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02|回复: 0

唐密述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1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505
发表于 2007-7-14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13 编辑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体"><STRONG>  <FONT style="FONT-SIZE: 16px">目 录</FONT></STRONG></FONT></P>
<><B>第一部分:唐密流传</B></P>
<>   第一章 唐密的形成</P>
<>    第一节 源于印度</P>
<>    第二节 三个阶段</P>
<>    第三节 东传汉土</P>
<>  第二章 唐密的东传</P>
<>    第一节 东密</P>
<>    第二节 台密</P>
<>    第三节 东台二密的差别</P>
<;P>    第四节 东密实质依然是唐密</P>
<;P>  第三章 唐密的回传</P>
<;P>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一时复兴</P>
<;P>    第二节 显密圆通的持松法师</P>
<;P>    第三节 持松法师的著述传法</P>
<;P>  第四章 唐密复兴的期待
 </P>
<;P> </P>
<;P><B>第二部分 唐密传承</B></P>
<;P>  第一章 教主</P>
<;P>    第一节  大日如来</P>
<;P>    第二节  大日如来法像</P>
<;P>    第三节  大日如来与释迦如来</P>
<;P>    第四节 显教与密教</P>
<;P>  第二章 传承八祖 </P>
<;P>  第三章 阿阇梨与三昧耶戒</P>
<;P>  第四章 法嗣与法脉</P>
<;P>    第一节 唐朝诸祖法嗣</P>
<;P>    第二节 空海大师法嗣</P>
<;P>    第三节 持松祖师法脉</P>
<;P><B>第三部分 唐密特点  </B></P>
<;P>  第一章 即身成佛</P>
<;P>  第二章 速获悉地</P>
<;P>  第三章 适合所有有情</P>
<;P>  第四章 护国利民的大。法。</P>
<;P><B>第四部分 唐密教相</B></P>
<;P>  第一章 教相与事相</P>
<;P>  第二章 一乘同圆之教</P>
<;P>  第三章 根本经典</P>
<;P>  第四章 两部一具之曼荼罗</P>
<;P>  第五章 体相用</P>
<;P>  第六章 发菩提心</P>
<;P>  第七章 五智与四身</P>
<;P>  第八章 三妄执与三大劫</P>
<;P>  第九章 六无畏</P>
<;P>  第十章 往生净土</P>
<;P>    第一节 密严佛国</P>
<;P>        第二节 十方净土</P>
<;P>    第三节 诸天修罗宫等  </P>
<;P><B>第五部分 唐密事相</B></P>
<;P>  第一章 印明与印信</P>
<;P>  第二章 灌顶</P>
<;P>  第三章 护摩</P>
<;P>  第四章 观心法</P>
<;P>  第五章 供养</P>
<;P>  第六章 修学之顺序 </P>
<;P><B>第六部分 唐密文化</B></P>
<;P>  第一章 唐密祖庭</P>
<;P>        第一节 大兴善寺</P>
<;P>    第二节 青龙寺</P>
<;P>    第三节 高野山</P>
<;P>        第四节 其他    </P>
<;P>  第二章 法门寺地宫与唐密</P>
<;P>  第三章 唐密高僧的文化贡献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2:0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