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经过: 某位网友看了慧律法师的网路文章(文如下),之后他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认知。 。 我告诉你:一个小朋友或者大人发高烧,烧不退的时候,记得!你用一杯水,你去看医生,拿那个药回来,用一杯水念楞严咒,念楞严咒七遍,五会全部念喔,念七遍,念七遍,如果实在楞严咒不熟,那就念大悲咒,大悲咒二十一遍,把那一杯水跟那个药给病人喝,给病人喝。所以,一般人忽略的这个,也就是说当你在生病的时候,很多人只知道要吃药,不知道要持咒,这个就是疏忽。如果你有碰到你儿子、或者女儿、或家人生病了,去医院拿药,记得!你楞严咒不熟,持大悲咒;如果大悲咒再不熟,那么就持三百二十四遍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尼叭德美吽;然后念三百二十四遍的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那个咒水放着,就给病人喝,给病人喝。 ------慧律法师《楞严经》 。 看完后,这一位网友发表了他的见解与认知!(文如下) 底下皆是他的回覆: 1.咒语没那种力量,不懂别乱说…… 2. 真有奇效,就不会有人医不好了…… 3.记着,佛不动各人因果,也动不了,会生病,也是因果回圈,知道吗 4.那因果制度可以作废了…… 5.因果是公平的,您前世欠多少,今世就得还多少,绝不会有折扣的 6.想想吧,佛都动不了的因果,区区咒语,会有这种功能? 7.我只认同佛说的,因果动不了就动不了,错了?
*-*-*-*-*-*-*-*-*-*-*-*-*-*-*-*
他的认知就是,生病是因果,不能改变的,持咒亦无法消除病苦,他认为因果不能改、不能动,认为佛陀经典就是这样说的,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佛学知识,所以认定因果不能改变! 但佛陀真的是这样说的吗? 我们且看佛经《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佛怎么说的! 再看窥基大师《瑜伽师地论.略纂》、《陀罗尼集经》、因果可转变-李炳南老居士的网路文章怎么解释的! 这是末学从网路上摘选一些因果可转变的相关佛经与网路上高僧、大德的文章,来释疑这位师兄的错误认知! *-*-*-*-*-*-*-*-*-*-*-*-*-*-*-* 底下摘录自净庆居士的网路文章: 《大般涅槃经》卷31: 一切作业,有轻有重,轻重二业,复各有二:一者决定,二者不决定。 ……非一切业悉定得果。虽不定得,亦非不得。 业有二种,定以不定。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 ……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 若言诸业有定、不定,定者现报、生报、后报。不定者,缘合则受,不合不受。以是义故,应有梵行、解脱、涅槃,当知是人真我弟子。 ……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 ……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则修梵行及解脱果。 ……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 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 ……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善、恶之业所招感之果报有定与不定之别,决定受异熟果者为定业,受果不定者为不定业。由三因缘而成者为重业:(1)意乐,造业之动机为强烈之烦恼;或以善心深思惟者。(2)加行,行为无间断而郑重造作者。(3)功德田,造业之对象为有恩之父母、有功德之佛法僧等。又有(1)异熟定,果定而时不定。(2)时分定,时定而果不定。(3)俱定,果、时皆定。(4)俱不定,果、时皆不定。果、时「俱定」为定业,其他为不定业。时之定者有三:顺现法(今生)受、顺次生(来世)受、顺后次(第二世以后)受。 《优婆塞戒经》〈业品〉云:「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若以上五种心去造作,就是定业;否则是不定。定业是主动决定我们受来生或今生的异熟果。不定业则须有其他的业来激发,是被动的业[4]。但是,储存在藏识中的恶业种子,死前还有机会转变。如发露忏悔,广植善因,或可改变未来恶果。 《优婆塞戒经》:「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定业,是后世受报,若有善行及智慧的因缘力,或可转为不定业,于今生受报,则重罪只得轻报。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窥基大师《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顺现受,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为二。……若无间业,定顺生受,不可转者;三界善业,非想最胜,亦应无越得圣道者,彼既可转,此亦应然。今大乘中,业信同彼阿闍世王五逆之业,既忏悔已,绝不受果,则是生报可转灭义,时、报俱不定也。鸯掘摩罗转地狱业,于人中受,报定时不定,义亦同之。故决择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业。……解脱身中诸业,皆名不定业故。」举阿闍世王为例,虽造作了五逆重罪,但在佛前真心忏悔,并奉行佛陀的教导,就没受无间地狱的恶果。 佛虽有无边的智慧,能证知一切相无自性空,而成就无上菩提,了知宇宙过去未来的真相;却不能无端、一时就扭转定业之报;然而,一切善恶业乃因缘作,所谓「罪性本空唯心造」,无固定、非必然,可由忏悔、持咒之力或止观、悟道之智去改变、解脱,不至于永远受困于果报。业乃「造作」,众生起心动念,对应于外境与烦恼,而做种种身口意行,不只感召未来的果报,也储存为业种子。定业受报的时节及轻重已决定,释尊成佛之后,仍示受金枪、马麦……九报[5],晓谕世人「定业」有报之理;一般人也懂「自作自受,无人替代」,以及「神通不敌业力」;然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亦知「业力不胜愿力」,常忏悔、发大愿、依教奉行,则可能「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重业转轻报。 《陀罗尼集经》卷第六〈地藏王菩萨灭定业真言〉,(地藏菩萨法身咒);地藏菩萨有救度「地狱及三恶道一切罪苦众生」的大愿,若定业不能灭,佛菩萨就不能广度众生。藕益大师对于此咒特别重视,有〈补总持灭定业真言疏〉: 敬礼慈尊地藏王,神呪善能灭定业。普救无边五浊苦,绍隆三宝种不断。智旭与法界众生,迷本净心,已造定业。无明所覆,不自觉知。故于今日,同婴苦报,远隔正法,遭遇魔邪。 ……果岂他尤,因原自造。唯扪心内悔,悲仰求哀。恭念「地藏大士」,无上医王,灭业真言。无边神力,定能拔三障苦,施三德乐。 *-*-*-*-*-*-*-*-*-*-*-*-*-*-*-* 底下摘录自因果可转变-李炳南老居士的网路文章: 因果可转变-李炳南老居士 (佛教通俗讲座)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诸位老师,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前次讲的戒杀是息刀兵之本,我们大家已经明白要消除刀兵劫的灾难,必须要放下屠刀学佛,有这样改往修来的办法是否确实可靠呢?学人现在要接下去讲的就是「因果可转变」。 (甲)因果定律 一、不消灭 在座的各位,有的必定会想:你讲因果可以转变,似乎不合佛法道理,佛法是讲有因有果,因果定律是不消灭的,你为什么说因果可以转变呢?对!因果定律是不能消灭的,经中也有一首偈说:「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意义是说:假若过了百千劫那样久的时间,各人所造的罪业是不会消灭的;要知道因与果的中间有个「缘」,因与缘会逢的时候,果报还是自己要受的。 二、不抵销 假若过去作恶很多,现在作出很多的善来抵销也不可能吗?对!不可能!因为因果定律是无法可以抵销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定的道理,好比一块土地上同时种下瓜种,亦种下豆种,将来瓜种一定生瓜,豆种一定生豆,瓜是不会消灭豆,豆亦不会消灭瓜的;可是现在又讲因果可以转变,要怎么个转法呢? (乙)知因断缘转果 一、明事理 诸位要知道,因是因,缘是缘,果是果。此要分为三段来说明,因由缘而生果,学人今天所要讲的是缘,什么叫缘呢?我且问大家:「目前刀兵劫会来面前吗?」诸位必定回答:「不会来。」这是刀兵劫的缘还未到,在此缘未成熟的时候,才可转变因果。假若断掉了刀兵劫未成熟的缘,就可能转变刀兵劫的果报,一旦缘成熟了就没有办法补救,因为过去共同造的业缘成熟,即使你神通广大亦没办法解决。 二、运方法 那么刀兵劫的缘未成熟以前,要用什么方法补救呢?那就是要用消灭「增上缘」的方法,好像大夫医治病人要对症下药,患者若是发烧,就要开凉药,病人是寒症,就要开温补剂,对症下药就是良药!假若患者热病用补药,寒病开凉药,这种医生就害死人。话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说:「要挽救刀兵劫的事情,多多为善,修桥造路就能息灭刀兵劫的灾难。」这种话是不可靠的,因为受刀兵劫,不是你过去破坏道路、破坏桥梁的因,现在用修桥造路来抵销,这是牛头不对马嘴,讲不通的,这就好像庸医不认识病症乱开药方,患者发热开补药一样,要知道受刀兵劫的报应,是过去造了杀因,所以要受杀的因果,现在要断杀因就没有缘,无杀缘就不结杀的果报,就不发生刀兵劫,这种断缘的道理诸位假若听不明白,我就讲一个故事来引证。 故事:法师善喻
过去某地方有一座寺庙,有一位法师在那里讲经,同时有一个曾经造了大罪业的人,听完了经就去请问法师说:「我过去杀生害命,已经造了大罪业,该怎么办呢?」法师就教他:「你要真心流露发心忏悔,现在还未结果,断缘就可以。」但是此人只知因与果,不明白缘的道理?法师就善巧方便,拿一包蒺藜给他,教他种在寺后空地的东西两条小路边,东边种的蒺藜要撒石灰,不要浇水;西边种的要天天浇水;法师又交待他每隔五天要赤足走一次,东边走走西边走走,此人头一次东走走西走走,没有什么感觉,法师就再叫他西边依然天天浇水,东边依然不可以浇水,再隔五天亦是赤着足两边走走,又隔了五天亦是如此走来走去,忽然看到西边蒺藜已经出芽,再五天看到芽已长了三寸,且开出黄花,仍是走来走去。再五星期后在西边赤足走时,就被蒺藜的刺,刺得不能走了,法师就问:「东边呢?」那个人答:「不感觉什么。」法师再说:「东西两边皆种蒺藜种子,为什么东边能走西边不能走呢?」这时也才恍然觉悟,原来东边撒的是石灰又不浇水,断了缘就不发生作用,西边的天天浇水,这水的增上缘,就发生了力量。所以同时下种,东边的不发芽而西边的却茂盛,这就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因果可转变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