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25|回复: 2

上师与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7-1-4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38 编辑

<P><FONT face="MS Shell Dlg,Tahoma,sans-serif,宋体">上师与佛 (灵山居士)<BR><BR>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看到一个关于藏传佛教的帖子,比较糟糕的是这个帖子里充满了邪见,更糟糕的这个帖子出现在某个自称佛法论坛的地方并且里面的邪见得到论坛版主的支持和赞赏,这导致很多对这些邪见的批驳言论被刻意的屏蔽,他觉得这会对很多人造成误导,他希望可以获得我的帮助。<BR>我看了一下他所说的帖子,起因是由于某位师兄对于藏传佛教某些说法感到不解,他因此到他所认为的“佛法论坛”来寻求答案,很遗憾他去的地方是个存在着非常多误导言论的地方。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他们要看出这一点并不比要他们在水上走路更容易,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往悬崖上领,他们还以为自己即将经历美好人生。<BR>我看到甚至有人因为那个论坛让他“认识到藏传佛教的本来面目”而感谢他。这就好比一个人把一碗放了毒药的牛奶递给你,你还要感谢他为你增加营养一样。每个清醒的旁观者都会为此而感到悲哀。<BR>那位发贴的师兄看到某些关于上师照片如何摆放的讨论,他听到一位藏传佛教传承师兄告诉他,你应该把上师照片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上师比佛重要。这样的说法让他感到困惑,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上师应该比佛重要,因此他发了一个帖子,我注意到回帖中有人对此进行了刻意误导,<U>本来是关于上师比佛重要的问题,被偷换概念成了上师地位高于佛,甚至上师证量高于佛</U>。<BR>而事实上,藏传佛教的说法是,对于一个修金刚乘的人来说,他应该把上师看的比佛重要,因为不是每个佛都传授密法,贤劫千佛里传授密法的只有三尊佛。因此你遇到密法的几率远远小于遇到佛的几率,更何况是亲自传授密法的上师。即使从普遍意义上讲,上师的重要性也不会比佛低,因为是上师给你念传承,不是释迦牟尼佛给你念传承,是上师给你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不是释迦牟尼佛给你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是上师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以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之类的。对于修行金刚乘和禅宗的人来说,假如没有上师,你没有任何成就的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佛教成就者是靠翻阅佛经成就的,因此对你来说,上师的重要性显然要大于佛,但这不是说上师比佛要高。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上师其实就是佛对你的直接示现。他的重要性显然大于唐卡上的佛或者佛像。<BR>假如没有上师的引导,你自己去阅读佛经在多数时候只是给自己添乱,佛经里充满了各种矛盾的说法,没有上师的话,你不会知道这是针对不同根器的不同开示,有的是相对的,有的是绝对的,你可能会用其中一种否定另一种,从而犯下谤法的罪过。<BR>我遇到过很多自己看佛经的人,他们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那就是试图用自己对佛经的理解否定你的说法,我想他们误解了佛经的本意,佛法不是用来增加我执或者装饰自己批判别人的工具,它是用于调服自心,但是那些自学佛经的人经常把佛法当做一种知识甚至资本。这类人通常充满我慢,正是由于我慢,他们不觉的自己需要上师,他们认为倚靠经典就可以成就。我希望他们可以尽快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在没有毁掉自己和别人法身慧命之前发现。<BR>我还看到有人引用一种说法,被用来证明在藏传佛教确实把上师看作比佛更高的人,那种说法是:“上师修法时,十方诸佛,皆来右绕三匝,向之作礼”。假如只是这么断章取义的看到这一句,你可能会认为藏传佛教确实认为上师高于佛,不过我可以提供另一种说法,佛陀曾经说过:假如有很多罗汉坐在车上,他老人家都不一定会来用脚拉这俩车,但是假如车上坐的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甚至这个人只是听过菩提心的教授,佛陀都会亲自用脖子来拉这俩车。如果你看了这样的说法,是否会认为那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或者仅仅是听过教授的人也是高于佛陀。<BR>事实上诸佛菩萨并不象我们这么充满我慢,要我们去礼拜一个修行比我们低的人显然是非常难以想像的事,但是诸佛菩萨就不会这样想问题,他们不会认为这个人社会地位比较高,是个值得礼拜的人,这个人社会地位比较低,礼拜他会很没面子。他们不觉的礼拜一只土狗和礼拜十方诸佛有任何区别。从相对意义上说,他们为了鼓励我们发菩提心,可以为我们拉车,也可以为我们擦屁股(在我们做了坏事之后允许我们忏悔)。而一位真正的金刚上师,诸佛菩萨向他礼拜我们更加不应该感到惊奇,因为他早已具备圆满的菩提心,他将使很多众生得到解脱。他是佛菩萨事业的化现。既然仅仅是听闻过菩提心的人都可以让释迦牟尼当车夫,那么一位真正的具格上师当然也可以被诸佛礼拜。<BR>还有很多人指责藏传佛教的四皈依,认为它并非佛法,还有人找出藏传佛教某些修法甚至需要七皈依。不管是四皈依还是七皈依,皈依的都是佛的化身,空行护法本尊都是佛的各种化身。还有人认为藏传佛教是依人不依法,因为藏传佛教的老师们经常提供不同于佛陀的说法,我想这是由于有些人读的经论太少,假如你只看过佛陀说肯德基很好吃而没有看过佛陀在另一个地方对另一个人说“肯德基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吃”的话,你看到金刚上师们说出“肯德基不好吃”的话,可能就会感觉他在胡说。假如你没有通达所有显密佛法,就不要轻易断定某人的说法没有依据。一个成就的上师会根据弟子的不同根器予以开示,他不一定要按部就班,他知道每个人需要的都不太一样,比如很多禅宗祖师接引弟子就从来不是按部就班,有位伟大的禅宗祖师说过:一切众生皆无佛性。你是不是也认为他在离经叛道。<BR>当你认为吃素很好,对肉类产生强烈厌离心,并且因此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时候,你的上师可能会告诉你,不要吃素了。他这么说不是想成为佛陀的反对者,只是要打破你的某个执著。因为任何执著都会让你远离实相。但是假如一个拘泥于经典的人,就会认为这位上师在胡说八道。<BR>综上所述,对于不理解的东西要保持谦虚,佛菩萨的密意超出凡夫可以理解的范围。金刚乘里一项主要的见地就是净观,也就是要求你把一切事物视为平等,你不能认为诺基亚比三星要好,也不被允许喜欢肯德基而讨厌麦当劳,这一切都是不平等的分别心所致,而分别心则是由于无明。金刚乘知道,假如要求你在一开始就把一切视为平等并不容易,所以他先要求你从最容易做到的开始,你首先要把上师视为佛,如果你把上师视为佛,那么你将得到佛的加持,把他看成菩萨,只能得到的菩萨的加持,看成跟你一样的凡夫,就没有加持,即使他是佛。当你真的把上师视为佛的时候,即使上师不是佛,由于你的信心,佛也会通过上师加持你。从实相上来说,上师与佛也是不二的。不止是上师,甚至是你的茶杯,你的枕头,他的实相都是与佛不二的。不过你要认识到后面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上师当做佛。</FONT></P>

   ↙ ↙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楼主| 发表于 2007-1-4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38 编辑

<P><U>先須親近阿闍梨  所作諸法皆能成</U></P>
<P><U>若不親近阿闍梨  所作諸法不可就(因为难找传法的阿闍梨,唐密被破坏的很严重)</U></P>
<P>我今說彼闍梨德  汝諸菩薩及眾會</P>
<P>應當志心而聽受  尊重律儀大智慧</P>
<P>忍辱淳直無懈怠  善解密句及相應</P>
<P>粉壇儀式法則等  能了真實十種義</P>
<P>施諸眾生常無畏  恒樂大乘祕密法</P>
<P>悉能了知諸外教  持戒修行具律儀</P>
<P>通達甚深大乘法  能攝祕密真實義</P>
<P>若能具足前儀法  是故名為阿闍梨</P>
<P>若無慈悲行利益  亦無正信心懈怠</P>
<P>破戒散亂不律儀  見聞教法而誹謗</P>
<P>如是愚惡無善根  不堪行法為師教</P>
<P>若具如前儀相法  當為弟子親教師</P>
<P>此可粉壇為闍梨  一切教法令指授</P>
<P>所說密句皆能成  弟子具德亦如是</P>
<P>常樂禪定微妙法  恭敬孝順阿闍梨</P>
<P>恒以供養諸賢聖  <U><FONT color=#ff3300>云何承事阿闍梨</FONT></U></P>
<P><U><FONT color=#ff3300>如見諸佛等無異 </FONT></U> 常持金剛阿闍梨</P>
<P>當是寶生大如來  如是闍梨大智海</P>
<P>出如意珠施大財  常讚闍梨大功德</P>
<P><FONT color=#ff3300><U>勿見過失及謗毀</U>  如是尊重得法成</FONT></P>
<P><FONT color=#ff3300>違法輕慢終不就  若人驀踏於師影</FONT></P>
<P><FONT color=#ff3300>彼人壞塔罪無異  所作所求皆不成</FONT></P>
<P><FONT color=#ff3300><U>諸佛賢聖皆不許  勿令毀謗阿闍梨</U></FONT></P>
<P><FONT color=#ff3300><STRONG><U>乃至夢中亦不得    </U></STRONG></FONT><FONT color=#3c3c3c>若有愚癡謗闍梨</FONT></P>
<P><STRONG><U><FONT color=#ff3300>(夢中也不得对上师有所不敬)</FONT></U></STRONG>  </P>
<P>常被諸魔來驚怪  如是惡業愚癡人</P>
<P>智者宜應常遠離  所說地獄阿鼻等</P>
<P>墮彼地獄無出期  謗阿闍梨獲此果</P>
<P>是故志心求菩提  供養承事阿闍梨</P>
<P>恭敬尊重常孝順  能施難思最上果</P>
<H1>佛說瑜伽大教王經卷第一</H1>
<H3>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H3><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4 21:07:56编辑过]


   ㈡ ㈡注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13: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