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回复: 1

受持五戒的功德利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8 23:19
  • 签到天数: 1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观察

    5

    主题

    220

    帖子

    101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792
    发表于 前天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手机版
    受持五戒的功德利益
    五戒作为佛教的基础戒律,对于修行者来说具有无尽的功德和利益。这些功德和利益不仅体现在现世,更关乎来世的福报与解脱。

    五戒的功德
    ‌慈心不杀‌:

    持不杀戒,能培养慈悲心,广结善缘。
    护生能感无病长寿、世界和平等报。
    ‌贤良不盗‌:

    持不盗戒,能培养廉洁正直的品质。
    布施能发财富贵,积累善资。
    ‌贞洁不淫‌:

    持不邪淫戒,能尊重他人的名节,维护家庭和谐。
    身心清净,有助于修行和提升智慧。
    ‌诚信不妄‌:

    持不妄语戒,能培养诚信和真实。
    赞叹他人能获得善名美誉,提升人格魅力。
    ‌不饮酒‌:

    持不饮酒戒,能保持清醒和明智。
    远离毒品的诱惑,保护身心健康。
    五戒的利益
    ‌现世利益‌:

    受持五戒的人能免除苦恼、恐怖,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与快乐。
    持戒清净者所求所愿容易得到,因为功德力大。
    ‌来世利益‌:

    持好五戒者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坠落恶道。
    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远离灾难恐怖。
    ‌修行利益‌: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有助于断除烦恼、增长智慧。
    持戒者易得禅定,修行更易有成就。
    持戒清净者能证悟圣果,乃至成佛。
    此外,根据经典记载,受持五戒者还能感得二十五位善神的护佑,使万事吉祥。这些善神会在持戒者左右守护,保护其免受非人、灾害等的侵犯。

    综上所述,五戒的功德和利益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不仅能提升个人的品德和修养,还能为修行者带来现世的安乐与来世的福报。因此,我们应当珍视并努力受持五戒,以积累功德、增长智慧、追求解脱。你是否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五戒或其他佛学知识的信息呢?

    五戒居士有哪些功德利益?
    五戒居士所能获得的功德利益是多方面的,这些利益不仅体现在现世,还关乎来世。以下是对五戒居士功德利益的详细阐述:

    一、现世利益
    ‌财富增长‌:

    持戒的人因为戒行坚固,会因其精进而获得财富。戒律的清净使得居士在事业和生活中能够保持正直和诚信,从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进而带来财富的增长。
    ‌善名远扬‌:

    一个持五戒的居士,其行为举止必然符合道德规范,因此在社会上会获得良好的声誉。这种善名不仅有助于居士的个人发展,还能激励更多人向善。
    ‌内心安稳‌:

    持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和安稳,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这种内心的平静和自信使得居士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远离灾难恐怖‌:

    持戒者能够远离灾难和恐怖。因为他们的行为正直,不会招致恶果,同时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的扶持与帮助。
    ‌鬼神善护‌:

    鬼神会保护和敬佩持戒者。在佛教中,认为善神会保护那些持戒清净的人,使他们免受邪恶力量的侵害。
    二、来世利益
    ‌死后升天‌:

    持好五戒者,在死后有机会投生到天界,享受更高的生命境界。这是因为他们的善行和戒律的清净使得他们具备了投生善道的条件。
    ‌感得如意果报‌:

    受持五戒的居士在来生能够感得如意的果报。具体来说,不杀生能得健康长寿报;不偷盗能得物资不匮乏报;不邪淫能得妻子贞洁报;不妄语能得声音好、说话有威信、口无异味等报;不饮酒能得聪明相好报。
    三、修行上的利益
    ‌易得禅定‌:

    持戒清净的居士在修行禅定时更容易获得成就。因为他们的贪、瞋、痴等烦恼较少,内心更加平静和专注。
    ‌能证悟果位‌: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也是证悟果位的必要条件。只有持戒清净者才能有可能证悟圣果,达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综上所述,五戒居士所能获得的功德利益是多方面的,这些利益不仅有助于居士在现世中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还能为他们的来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持戒也是修行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居士在修行道路上不断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8 23:19
  • 签到天数: 1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观察

    5

    主题

    220

    帖子

    101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79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1、持不杀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次,厌离生死,必须断淫欲故。菩萨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普度九法界众生,皆成佛界,开显有情的自性,本来平等,由是杀一条性命,就是杀未来诸佛,过去父母;《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尔杀尔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这里所讲“男女”通指六道皆有男女故。

    心地观经中有报众生恩,指近说飞禽走兽,羽毛麟甲,就远说六趣四生,此等众生,从无始来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儿女,但今妀头换面,睹面不识!由是不但不知报恩,并且互为杀害,背恩亡义,真可怜悯!如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说:“生养不得杀生,死亡不得杀生,结婚不得杀生,祝寿不得杀生,宴客不得杀生,祭鬼神不得杀生!”详看《放生文》可知了。《地藏经》说:“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三世因果经》说:“今生长寿为何因?前世戒杀放生人。”所以不杀生的功德,就能感无病长寿和众生有缘,及世界和平等报,下再引诸经论作证:

    (一)《罪福报应经》说: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喜杀生者,后生水上浮游也,朝生暮死。

    (二)《正法念经》说:若先世有杀生业,寿命短促,疾速命终。

    (三)《毗娑沙论》说:若人持不杀戒,于未来世决定不逢刀兵灾劫。

    (四)《楞伽经》说:诸恶罗剎,闻佛说法,悉舍恶心,止不食肉,递相劝发菩提之心,护众生命,过护自身。

    (五)《大庄严论》说:有数比丘旷野中行,为贼所掠,剥脱衣服,触恐比丘告人追捕,欲尽杀之,中有一人语曰:比丘之法不伤生草,还以生草缚其手足而去。比丘等恐犯禁戒,不断草缚,相与伏处,待人解救!至于次日,国王出猎,见而问之,得其实情,国王为所感动,解其草系!说偈赞之,并延比丘至国,从受皈戒。

    (六)《苏摩王经》说:释迦往昔曾做大力毒龙,力能返国移山,一日受斋戒,静卧山上,被人剥其皮,赤肉在地,又被诸虫唼食,自知持戒,后果晒死!

    (七)《大庄严论》:一比丘抵卖珠家乞食,恰巧一粒真珠落地,被鹅所吞,珠师以为比丘盗去!逼打鲜血淋流,鹅来吃血,无意打死!比丘才说珠被鹅吞腹中,剖之果在,珠师向比丘自责坦白!并证其戒德。



    2、持不盗戒的功德

    盗有能盗人,通于七众弟子,所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所盗的物,统指男女牛马猪羊猫狗鱼龟等动物;金银宝玉七珍,山石泥沙等矿物,柴草竹木蔬菜花果等植物,飞机洋船火车,衣被用具的器恤,总而言之,无论正报依报,万事万物,非已所有,皆不得故取,不但一针一草不能盗。同时尽己所有,随力随能,有施众生,如此持戒,生多功德,今生人见欢喜,将来荣华富贵。

    《因果经》说:“今生富贵为何因?皆由前世不盗布施人。”如《梵网经》第二盗戒说:“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绿、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3、持不淫戒的功德

    吾人出家为佛弟子,欲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大事的,必先淫戒清净,皎如冰雪,不但色身上禁止行淫,就是心念中亦不起染污,这样持净戒,此人精气饱满,无病长命,肌肤润泽,相貌丰彩,冬不畏冷,夏不怕热,无论修那一种法门,若念佛容易一心不乱,参禅即得开悟,持密亦能相应,古人所谓:“人生若能透得此一关,即是出尘的阿罗汉。”如《天请问经》偈云:“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再引经来证明持淫戒的功德:

    (一)《譬喻经》云:有大迦罗越子,端正聪慧,出家作比丘,奉行戒法,一日乞食至一大家,妇寡淫欲,欲与比丘行淫,比丘不从,妇怒呼婢抬置火坑中,逼之使从,比丘言且止,容我计较,即自言,我入火中,为一死耳!若因持戒死,可得生天,如破戒犯淫,死堕地狱,无有出期!便跃身入火,火忽化为冷水,比丘无损,妇大惭愧,乃送比丘安徐而去。

    (二)《贤愚因缘经》云:安陀国有一沙弥,奉其师命到供养主优娑塞家,催迎食供,时优婆塞全家外出,只留一女守门,女见沙弥,心生欢喜,欲火炽盛,以诸妖媚,强追沙弥成淫,沙弥不能脱身,乃自禁戒,污佛法僧,乘女闭门,拾得刺刀,遂合掌跪向拘尸那城佛涅盘处,自立誓愿,我今不舍佛法僧护持禁戒,舍此身命,愿所在生,出家学道,净于梵行,漏尽成道,即刎颈死!国王得闻,亲往作礼,赞其功德,而旌奖之。



    4、持不妄语戒的功德

    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有则言有、无便言无。如自己没有才能,缺乏福德,家庭中几人,生活如何困难!一一真实不虚,同时对于他人分上,智者言智,愚者言愚,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亦然,《金刚经》说:“如来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说三世不打妄语,舌根能伸到发际,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意表信心,释迦与诸佛,金口不虚,极乐弥陀,愿力宏深,吾人若能信愿念佛,决定往生,古德说:“弥陀甚易念,极乐甚易生”,诚者不诬。

    又如释迦往昔做普明王的时候,受佛禁戒,一天游华园,被斑足王捉去!在那里悲泣!问曰:“你何怕死如此?”答曰:“非为怕死,因我持不妄语戒,今被破了!”这样才答应他回宫七日转来;普明王还到宫中;开大布施,请百法师升座说法,第一法师说四无常偈曰:“劫火终劫,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飘,二仪尚殒,国有何消?”详阅《仁王般若经》。他七天之后,再还见斑足,为说此偈,亦为开悟,如是展转相说,皆得明心见性,大家共同住此修道,故称王舍大城,前来不妄语戒的功德竟。



    5、持不饮酒戒的功德

    酒的种类很多!若有米麦花果葡萄等做成,若果米不做酒的话,饭能长养诸根,维持生命,酒不能当饭吃可知!

    不饮酒有什么功德?慧性清净,知行端正,恭敬三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至于持斋念佛,禅观学密等功行,皆易得力,饮酒反此!同时有五位护法神,日夜卫护。五戒中前四是性戒,第五饮酒是佛遮戒。以上别说持戒功德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1 07: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