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41|回复: 0

漫谈学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发表于 2006-10-22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52 编辑

<P>漫谈学佛 <BR> <BR>  中。。国佛学院北京法源寺首座能行法师开示</P>
<P>  什么是佛! </P>
<P>  时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尤其是年轻人和有些知识分子没有接触到佛学的人们,往往对学佛的人,会产生一种偏见和误解,进入寺庙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或误认是封建迷信,甚至认为是落后、无知、愚蠢。这都是对佛教缺乏认识的具体表现。 </P>
<P>  如果了解研究佛学之后,绝对会消除疑惑和误解。有鉴于此,特作如下的漫谈。我们要了解佛是什么? </P>
<P>  “佛”,是印度梵语佛陀,全称“佛陀耶”。简称谓:“佛”。译汉语,谓“觉者”。即觉而不迷之义。佛不是神,亦不是上帝。佛与我们每个人是平等的。成了佛,比我们凡夫并不多一点。我们虽然是凡夫,比佛不少一点。所谓:“在心性上不可以增一物,在心性上亦不曾少一物”。佛与众生是平等的,在佛不增,在凡不减。 </P>
<P>  凡夫与佛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佛是觉而不迷,凡夫是迷而不觉。所谓:“迷者众生”,“觉即是佛”。佛是有觉悟的人,人是没觉悟的佛。正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就是佛”。用印度梵语讲,即“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汉语谓:“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觉悟的众生。譬如说,佛是一面镜子,能照天、照地、照万物,无所不照。既然凡夫与佛平等,为什么我们凡夫不能照呢?佛这面镜子,镜光是干净的,凡夫镜光是污染的。什么叫污染?就是我们心性上的沾染,坏思想、坏习气、坏作风、十恶不善、五欲杂念、贪嗔痴爱、名利恩爱、酒色财气,所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使心光不能显现。什么叫修行呢?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我改造。修者,改也。修改自己的行为是也。就是与坏习气作斗争。能把心性中的染污除掉,就成佛了。所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是学佛之纲领。 </P>
<P>  凡夫与佛差别在什么地方呢?佛是“觉”而不迷,清净无染。凡夫是“迷”而不觉,心光污染。学佛即是去“迷”还“觉”,去“染”还“净”。凡夫与佛差别即觉、净、迷、染四字差异。 </P>
<P>  以上所谈,我们明白:佛是人,是有觉悟的人。修行并不神秘,就是自我改造,与坏习气作斗争。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高尚完美有觉悟的好人。 </P>
<P>  关于“宗教信仰”!</P>
<P>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宗教,所谓宗教就是有一定的“宗旨”和“教育”。例如我国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这五大宗教有三个不同的分类,既无神教、多神教、一神教三个不同的概念。佛教是无神教,道教是多神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属一神教。 </P>
<P>  中。。国过去就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由于上古时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大自然现象不理解,例如雷电的震闪、风雨的暴注,疾病死亡的莫测。因此有一种恐惧的心,产生了迷信,形成了什么牛鬼蛇神的崇拜。科学发达以后,知道很多是属于自然规律,并非神的作用。迷信及受到自然的淘汰。但是还有很多问题用科学也做不出正确的解答,既有一神教的产生,例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上帝和真主。所谓上帝万能,创造一切,我们世界和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命运都掌握在上帝手中,一切听命于上帝的安排。佛教是否定上帝万能,不承认有个万能的神和上帝能创造一切,故佛教属于无神教。 </P>
<P>  不论是多神教、一神教和无神教,教义不同,它有个共同的愿望和目标,就是希望人类能过一种幸福生活,世界达到永远持久和平。宗教之间是互相尊重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信的自由,亦有不信的自由,有信这教的自由,亦有信那教的自由。过去信现在不信有自由,过去不信现在信亦有自由。今天信,我明天不信,有自由,后天我想再信亦有自由。 </P>
<P>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论怎样自由,必须要在爱国爱教的基础上自由。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国家法令、法规,都必须爱国,用户政府。 </P>
<P>爱教就是要遵守佛的教导:佛教到弟子要“断恶、修善、利济众生”。佛教对善恶的定义是:“损人利己”即是恶,“有利于人”即是善。“不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即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大家都能爱国爱教,遵守国家法令政策,精神文明可以胜利的实现。 </P>
<P>  佛教既然是无神教,究竟佛教信仰的是什么呢?我们佛教不信神鬼、不信上帝,2500年前佛陀在讲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说:“佛弟子不能求神拜鬼、信天、看相、算命、择良辰吉凶、推步营虚等迷信活动”。所以说佛教是正信、智信、破除迷信的宗教。 </P>
<P>  佛教徒学佛的目的“是以智慧及慈悲来自利利他,而不是以怪力乱神及称圣称佛来迷惑众生。智慧必然是合乎因缘观念及因果观念的,必然是合情合理的。慈悲的表现,不在于讨好殷勤,乃在于感谢恩人、原谅仇人、帮助苦人、救济穷人、调伏狂人、启导愚人、感化恶人、鼓励善人、警策懒人、醒觉迷人,那便是以全新关怀一切众生的菩萨精神”。 </P>
<P>  佛教不信鬼神,是相信“因果”的。使自己种因,自己结果,命运是自己掌握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作自受、自因自果”的。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但世上的事不尽如此,有人说:“善人得不到善报,恶人生活得很好”。若只看到现世因果,确实有些好人过得并不幸福,有些恶人过得很美满。佛教是要人们明白三世因果。三世并非指祖父、父母,而是指本人前世、今世和来世,是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即前一分一秒、前一年、十年、百千万年都是过去世。“未来”之今后的一分、一秒、数月、数年乃至百千万年。“现在”是不住的,“现在”马上是“过去”。“未来”即可变为“现在”。是前无始后无终的。有些人不承认后过去或未来,说:“过去种什么因我不知道,未来结什么果我也不晓得,我是现实主义者,只见活人受罪,没见死人带枷。人死如灯灭,只要现在享受快乐,管什么来世转牛变马”。这样不信因果的人,精神非常空虚,所以六神无主,胡作为位,为非作歹。造成社会紊乱,不安定现象发生。 </P>
<P>  因果律是这样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例如说,你现在能得到荣誉、奖金、表扬、模范等,不是命运好,不是上帝恩赐肯定是你自己过去一定对社会、对人民做有好事和贡献,所以才评为先进模范的奖金荣誉和表扬,是自因自果。假若你现在上班迟到早退,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做坏事,将来一定会受到扣奖金、开除、法律制裁等应得的恶果。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佛教相信因果。还相信因缘。所谓“因缘果报”内因外缘,因是种子,缘是条件。例如说,将种子放在石板上是不会发芽的,必须有水和土的外援才能生长。因果律有偈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譬如说:有些人很有才能得不到发挥作用,埋没一世,潦倒终身。也就是没有“缘”的关系。又如有些人有地位有权有势,违法乱纪,没有人能管它,逍遥法外,横行霸道,等到打击经济犯罪运动时,一定逃不出法网,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P>
<P>  因果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故有现生报,多生、多劫的报。“劫”是时数,一个大劫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每一个小劫有一个增劫和一个减劫。一增一减时数为1680万年。每一个大劫等于80×1680=134400万年。故此因果不受时间限制。故而佛教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报。佛教不信神、不信天、不信上帝、不信命运,只信因缘果报。“万有因果律”认为世间事没有无果之音,亦没有无因之果,“有因必有果”。古人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P>
<P>  我们人生在世,大家都是希望求幸福,求安乐,争取离苦得乐的。佛教的教义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幸福、安乐、离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自求多福。“佛”叫我们要想离苦,首先要“断恶”,要想“得乐”必须要“修善”。佛教之义是:慈悲平等的、万物一体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自他不二的。以“慈悲为怀”,所谓“慈悲”,是与乐拔苦。如果大家都有一个万物一体,自他不二,同体大悲的观念和共识,人之善犹己之善、人之恶亦己之恶,利人即利己,这样即所谓人间净土,大同世界就可以到来。 </P>
<P>  有人说只要做好事就可以,又何必要学佛呢?要晓得,做善事只能得人天福报,仍然在四生六道生死轮转之中。学佛是为了解决一个最大的问题:“生死”。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生死”大事,只是不去追究何谓生、何谓死,以为一死即百了,什么也不存在了,这是错误的想法。“死”只是现有的肉身改变,但我们体内的佛性犹在。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认为的灵魂犹在。我们所作的“业”犹在。这是去不掉的。其实“生”与“死”是一体两面,犹如手掌与手背,生死是不二的。“未知生、焉知死”。 </P>
<P>  一个不明生死的人,往往是贪生怕死、喜生厌死、醉生梦死。这样即便活一万岁,亦是等于“行尸走肉”。生死是一件大事,但诗人漠不关心。我们饿了会预备食粮,冷了会预备衣服,热了会预备空调、扇子,下雨会预备雨伞,可是人有生必有死,而没有准备,实乃可叹可悲。 </P>
<P>  我们学佛的人,对生死观念,是不二的。大丈夫视死如归,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呢?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像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雷锋年轻虽死,他的精神仍在,有重于泰山。所谓“死得其所”。 </P>
<P>  要知道我们这个“色身”,即现在的假我,是父精母血配合而生的,所谓:“二五成形”,是一部机器,四大假合的。除了“假我”色身之外,还有个“真我”,即使不生不灭的“佛性”所谓“二五成形,三五成性”。</P>
<P>  身形有生有灭。佛性是不灭的。世人迷失了本真,只为假体的追求,吃喝玩乐,迷真逐妄。所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这是张家为男,下世李家作女,天上人间,驴胎马腹,六道轮转,永无出期。没在生死苦海中。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P>
<P>  学佛的人,就是遵循我们伟大的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导走出四生六道的苦海,到永远超出三界之外的极乐世界,就的真正的解脱。什么十四生六道呢?我们世间的生命有四种:(1)胎生;(2)卵生;(3)湿生(4)化生。胎因情有,卵惟想生、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六道通四生。</P>
<P>  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称三善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谓三恶道。合称曰:六道轮回(详看六道轮回导论)。 </P>
<P>  有人问,我们这个色身是假的,真的在什么地方呢?要晓得人是生不认魂,死不认尸的。真如佛性是不生不灭、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充塞宇宙的。儒教云:放之弥漫六和,卷之则退藏於密。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奔运。明白曰“佛性”,不明白谓之“精魂”。色身中有它在,是活人。它若离去,即死尸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力寸步难行”。世人只逐妄迷真,不晓得舍妄存真。佛教是真妄不二。真因妄有妄依真立,真妄不二。故曰心性之中不曾少一物,心性之上不可添一物,即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也。</P>
<P>  色身虽然是假躯壳、臭皮囊,也是来之不易的。佛在世时,有一天,与阿难尊者有段对话,佛用小拇指甲在地上挖了点土问阿难曰:你说是大地土多,还是爪甲土多?阿难答曰:世尊,大地土多,爪甲土少。佛说:答的很对,一点不错,你要晓得,人身难得嘛。得人身者如爪甲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为什么呢?人身是从五戒中来的,现在我们能得到人身,前世是遵守了五戒,所以今生能转入了人道,得到了人身。(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什么人道中有富贵贫贱,智愚贤傻等苦乐不同的差异呢?五戒全则富贵,五戒缺则贫贱。我们佛弟子知道遵守三皈五戒。不学佛的人试问有几人能遵守五戒呢?故曰:“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要明白现在我们在人道中的色身是来之不易的。希望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利用它来为我们培福修慧。不可随它造业。故曰“借假修真”。我们的假躯壳,譬如是汽车,真如佛性比喻是司机。汽车是一部机器,有司机在才能前进,后退,奔驰活动。如果汽车坏了,就要到厂里修理,修好了还可以用,如果修理不好,零件不能使用了,就是废铁。汽车坏了而司机并没有死,就又开另一部汽车去了。 </P>
<P>  我们色身假体亦复如是。身体比喻汽车,佛性比喻司机,我们有了病要到医院中医治,病痊愈就能继续工作,治不好,就死了,色身死了,佛性未灭,又转世投胎了。故曰之分段生死,此乃自然规律,所以说生死不二。 </P>
<P>  以上色身与汽车、佛性与司机是一种比喻,我们从比喻中悟明些道理。 假如我们真如佛性来运用色身,为大家做好事,勤奋工作,就能受到表扬、奖励、荣誉,得到幸福的乐果。如果终日为非作歹、干坏事、吸毒等,自然会得到恶报的苦果,汽车的运用亦复如是。司机会运用他的汽车,搞运输开出租,能挣钱养家致富,假若用它来防毒走私,搞违法活动,必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停运扣留。 </P>
<P>  故曰:“祸福无门,为人自招”(《太上感应篇》)。以上说的人身难得的道理。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既得人身更应运用这易失而得得假体,追求永久的解脱。 </P>
<P>  欲达解脱之道,除了学修佛法之外,别无它门可求。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可真难闻了,佛经云,世人闻到佛法,比喻盲龟遇浮木。“盲龟”喻人,“浮木”喻佛法,人能遇到佛法,如大海洋中一直瞎眼盲龟,一口咬着了一块漂浮的木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呀!若随便丢掉,是再难遇上的了。遇到佛法有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泸州,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世智边聪难。也就是说,知识分子信佛是较难的,因为知识分子一般来说有固步自封的习气,误以为佛教是迷信、落后、无知,总想到这些都是愚夫愚妇所为之事,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以不值一晒。但知识界的古往今来的学者,信仰佛教的人,如唐朝李白,清莲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近代的有康有为,梁启超、鲁迅、赵朴初、启功等。有识之士精研佛学的人很多。不可例举。 </P>
<P>  盲聋喑哑难,边地下贱难,三途恶道难,佛前佛后难,北俱泸州和长寿国等都是不易闻道佛法的。故开经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P>
<P>  闻而不信等于不闻,信而不行等于不信。佛学是重实践而非空谈。故曰“从闻思修”。佛学是博大精深的教理知识。佛法是修行的方法。若能依佛教、佛学、佛法、和学佛的概念应当分清楚。所谓“实践出真知”。很多人欲学佛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觉得学佛“神奥莫测”,或者说清规戒律太多,遵守不了。这不让吃,那有不准喝等等障碍不敢步入佛门,若做不到还不如不入门。又有人说我现在还没有研究明白,条件不够等。因循而自误,未免太可悲叹! </P>
<P>  佛是大慈大悲的,对一切众生慈悲平等,希望众生都能短恶修善。离苦得乐,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生极乐之莲邦,同成佛道,共证真常。假如说,我们不能因不动法律可以去犯法,这同样要受惩罚。也就是说我不受佛制定之戒律,这同样要受惩罚。也就是说我不受佛制定之戒律,而可以犯戒。例如医生给病人处方也不能因不明药性而不去吃药,必须等待研究明白药性后,再去服药。我们学佛之人,只要认清目标,去努力实践,自然能达到预期的果报。如果只去研究教理,而不去实践的人,恰如只背药方而不肯吃药是同等道理。 </P>
<P>  很多学者,教理精研的很好,只当一种学术研究,无常到来之时,一点也不起作用。所谓“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 </P>
<P>  怎样能入佛门成为居士呢?首先,皈依三宝(即佛、法、僧)。佛是觉而不迷、法是正而不邪、僧是清净无染。佛法僧是梵语,译汉语,即觉、正、净。 </P>
<P>  遵守五戒,力行十善,勤修六度……即使解脱之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依普贤菩萨行愿、观音菩萨之慈心、文殊菩萨的智慧、地藏菩萨之愿力,使我们精神升华到最高境界,做一个优秀的三宝弟子,证到无声法忍,达到圆满解脱。 </P>
<P>  关于唯物与唯心的问题,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加以分析。有些人认为两者是对立的。我们学佛的人,认为心物是不二的矛盾是统一的。唯物论说存在决定意识,我们应该明白“意识”能影响“存在”,若只有“存在”没有“意识”,还有什么存在不存在呢?佛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是不二的。</P>
<P>  也就是说“意识”与“存在”是不可分割的。唯心唯物:“合之则完善,破之则两伤”。在庄严劫第一千尊毗舍浮佛传法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此半偈包含了三藏之奥义。心即是佛,借境明心。</P>
<P>  境即森罗万象,即物质。心与境,色语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万物一体自他不二。所谓“明心见性人,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净秽都是心”。由此可知佛教亦唯物,亦唯心。故称不二法门。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谓:心物不二,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包太虚。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悟明心地说:“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若人明悟佛与众生心物不二的道理,也就明白佛与我们每个人是息息相通的,起心动念。佛是晓得的。因心即是佛,做件再机密之事,也瞒不了佛。不能违心呀。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所以我们佛弟子,使自然清净之心,当外托事仪,内明理观,而起广大慈护之心,偏缘一切情非情境,放此境上,誓断恶修善,利济众生,心境缘览,系法於心,心法和合。</P>
<P><BR>出处:南海海上观音 作者: 时间:2006/08/26 <BR> <BR></P>

   σ σ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29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0458
QQ
发表于 2006-10-24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52 编辑

<P>受教</P>

   ‘ ‘注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52 编辑

<P>受持&lt;&lt;地藏经&gt;&gt;的不可思议殊胜利益</P>
<P>能弘法师</P>
<P>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若能忏悔业障,身心清净,行诸善行,不为了吃肉或瞋心乃至无故杀生害命;不损人利己偷盗蒙骗别人;不要有夫妻以外的性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骗人;不要吃酒、抽烟、吸毒。如此虔诚至诚恳切的善男子、善女人也不要吃葱、蒜、韭菜、洋葱、兴渠(因这五辛生吃生瞋心,熟吃长淫欲;其臭秽浑浊之气味令一切护法善神远离不接近)。</P>
<P>    假如以上的条件具备好了之后,不论是未来或是现在的众生,在所住的地方,于南方清洁清净的位置,用土或石或竹或木的原料,做一个龛座,在这佛龛中能够塑造或绘画,乃至用金或银或铜或铁的原料(随自己的最大能力,欢喜不勉强,诚心诚意做到最好的方式)来铸造地藏菩萨的形象,时常的烧香,供养甘露净水或水果、饮食、七宝、衣料等,经常恭敬的瞻仰、顶礼、诚到极点的念诵、赞叹地藏王菩萨。那么这个人所居住的地方,就可以获得十种殊胜的利益:</P>
<P>    一者:他所在的地方肥沃富饶,衣食无忧。<BR>    二者:家中大小眷属平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BR>    三者:已亡故的祖先可以仗此地藏王的不可思议愿力和亲属的至诚功德力感应祖先的善根之力而从苦趣出来,超升天上。<BR>    四者:现在眷属皆能增福增寿,一人真心向善,全家和谐,家和万事兴。何况全部向善。<BR>    五者:一切合情合理的愿求皆能遂心满意。<BR>    六者:没有水火的灾患。<BR>    七者:一切惊恐不如意的事都得消除。<BR>    八者:杜绝一切恶梦的干扰。<BR>    九者:出入平安,有善神护持。<BR>    十者:多遇善知识、正法,多遇成圣成贤及建寺造塔的无上善因缘。</P>
<P>    若能从此多吃素放生,不贪心过度,不恶心生气,不愚痴荒唐,不恶言恶语,不说人坏话,不伤害人,不挑是非,不花言巧语,不欺蒙拐骗害人,不诅咒人(应明白心大量大福报大)。不单祈祷地藏王菩萨让自己好,而且祈祷天下人好、冤亲债主乃至无量法界众生都安乐,如此慈心悲愿,至诚真心善念为己为人,真是大福德大智慧人。</P>
<P>    注:为何不杀生害生呢?因为四点:<BR>    一、因果业力,冤冤相报何时了? <BR>    二、无始轮回以来,众生与我等皆是六亲眷属,应报恩解怨。 <BR>    三、谁也不愿被伤害,上天有好生之德。发心慈悲众生,也是为自己培养善根福缘。<BR>    四、众生与我等本来一体,皆是一真法界之幻化。伤害他人,如割身肉,于心何忍?善念为人即是为己矣!</P>
<P>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地藏经》及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者是恭恭敬敬瞻仰,经常的诚心毕恭毕敬礼拜地藏王菩萨的形象,如此至诚恳切,真心真意的用清净善心,无恶、无虚伪的来读诵这部地藏经,又随自己的能力,放下自己的贪心,至诚用清香的花,美味清净的不带荤腥的素食、清净素洁的新衣服,以及珍珠、金、银、琉璃等宝来布施供养地藏王菩萨,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P>
<P>    一者、一切天龙护法善神都会发心来保护诚心念《地藏经》的人。<BR>    二者、善的果报会日日增长。<BR>    三者、能积累无上佛道的胜因种子,如印经、修缮建寺、塑画佛像、刻录佛经、修路补桥、放生利生之功德,善因胜缘多成就。<BR>    四者、由此真心诚意恭敬礼念《地藏经》功德,将会使得我等于成佛的道路不退转,而向前进步。<BR>    五者、衣食丰足,善根(无贪、无瞋、无痴)具足,五戒十善逐渐圆满,衣食无缺,积极向善向上。<BR>    六者、恶疾、瘟疫不临近。<BR>    七者、远离水火灾难,即使面临,至诚恳切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罪灭福生,有惊无险。<BR>    八者、礼拜忏悔,身心清净,罪灭福生,无杀盗心,不遇盗贼难。<BR>    九者、德、行为人钦佩敬服,受人尊重。<BR>    十者、一切鬼神皆会帮助扶持,早成道业,不会有鬼神惊吓之事,因为一切鬼神皆受地藏菩萨的行愿加持。<BR>    十一者、若至诚恳切的善女人愿意转变女人态的不方便,成男人大丈夫气概,那她将今生具足无畏勇气,来生成大丈夫。<BR>    十二者、若此善女不愿成男,那她来生也会生在社会地位如王侯的书香门第中,成为有福德又端庄,有智慧具足亲和力、慈悲心、受人尊敬的大家闺秀。<BR>    十三者、无论是男是女皆在今生改变气质,都有修养、有德行,来生成为端正相好的容貌。<BR>    十四者、就是去世了也可生在天上享用天上的福乐,不用下恶道。<BR>    十五者、或者投生人间为国主首领。因为具足智慧慈悲德行,堪能领众为民故。<BR>    十六者、能通达前世的禀赋,过去的智慧、善业能在今生天份现前。<BR>    十七者、凡所合情合理的意愿皆能遂心。过份非份例外。<BR>    十八者、善心福业感召家亲眷属和睦相处。<BR>    十九者、由此真心善念至诚恳切心,一切意外的伤身伤物之灾殃会消灭。<BR>    二十者、由此真心断恶修善的礼念地藏菩萨功德将会远离地狱、饿鬼、畜生三罪业报,来生不受诸恶苦。<BR>    二十一者、凡所去的天上或发愿往生净土的目标都非常顺利,没有障碍。<BR>    二十二者、晚上睡觉安稳,即使做梦也是安乐,不会做恐怖惊吓之恶梦的。<BR>    二十三者、已亡故的先人,承这种血肉相连、心灵相应的功德力量的加持感应,也会离苦得乐。<BR>    二十四者、凡过去的一切福德、善根种下的功德,皆会承这真心诚意的持诵本经,在地藏王菩萨的福力加持下,将会投生天上或人间,更得享如意自在的福报安乐。<BR>    二十五者、这种至诚恳切的善心,利己利人的礼念地藏菩萨之行为将会受到一切佛菩萨的称扬和赞叹。<BR>    二十六者、这位善男子善女子如此经常性诚挚真心的礼拜诵念,将会越来越智慧聪明,身心清净舒畅。<BR>    二十七者、这位善男子、善女人会越来越具足慈悲的心肠,越来越有宽恕心、同情心、利益众生心,怜愍有情人,越来越象菩萨的伟大。<BR>    二十八者、这位至诚真心,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以此至诚恳切的不断持诵《地藏经》,恭敬礼拜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将会让他(她)毕竟在将来成就无上的佛果。</P>
<P>    若行住坐卧间至诚恳切念地藏王菩萨,念到万罪悉灭,万福滋生,千遍万遍,默念心念乃至出声念,则功德无量,吉祥安康矣!切记,不要吃葱、蒜、韭菜、洋葱、兴渠,不杀生害命,不邪淫,不说谎骗人,不恶口脏话,不挑拔是非,不淫秽无聊,不贪淫想入罪恶事。让身心清净,那实利益无边,常得地藏菩萨加持矣!若有昏沉愚笨者,若能真心真意,忏悔过去业障,让身心清净,十万分虔诚的供养地藏菩萨,以香、花、水果、素斋、衣料、宝贝等随力布施地藏菩萨,按上面的要求,不吃五辛,不杀、盗、邪淫、妄语、酒烟等,以清净善念,早晨沐手洗刷干净后上香礼拜,供养干净凉开水第一杯于佛龛前二十四小时,如此临入口时,转身向南方,闭目祈祷地藏菩萨加持,让自己身心清净,业障消除,智慧明了。如此虔诚无杂念,静心默祷,感觉自己十万分虔诚时,即便慢慢服下此圣水,服圣水后再礼拜谢菩萨加持之恩,若出门在外,即向南方问讯礼拜,更回向自己及所有众生皆消灾免难、吉祥安康,有同样病苦者皆得安乐(心大量大福报大)。注意用圣水前一定要闭目先万分虔诚的祈祷地藏菩萨加持,用的时候一定要虔诚的念地藏菩萨圣号或地藏菩萨灭罪真言。一定要吃素忌荤腥,不杀、盗、邪淫、妄语、酒等。一心一意至诚恳切。如此则感应不可思议。如果三年至五年如此努力修行、持诵《地藏经》、礼拜念赞地藏王菩萨,将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佛基础,将受益无穷,实践者自然能深刻体会。若能经常多喝水多拜地藏王菩萨,则功德不可思议,每天能一次或两次,如此坚持几年不断,或外出也不断的持圣号,每次礼拜不能着急,不能为了任务似的作样子,应万分虔诚,真心实意,在不影响别人也不被影响的时候,专心致意的礼拜即可。每一次不计数目,拜到有微汗出、背发热即可回向:让自己乃至一切众生皆蒙菩萨加持,离苦得乐。也不要拜的太累过度,重在质量、经常性的恒心、诚心。如此将受益无量,如此真心三、五年乃至一生那将是不可思议的功德矣!如果在这基础上更学佛、念佛,发出离心、菩提心,以强烈正念求了生死、往生净土,那必满大愿矣!总之,地藏王菩萨威神愿力能让一切断恶修善的佛弟子们遂心如意,让命根有者消障、离恶缘、增长诸福慧;让命根尽者灭罪增福、往生善处,乃至求愿往生净土皆如愿。阿弥陀佛!</P>
<P>    诸位吉祥!菩萨至孝、大愿大行,历劫修证、威神实不可思议!若能至诚恳切依教奉行,感应道交(业力自然转成功德力),其殊胜不可思议处,真心行者自能深刻体会矣!其感恩、感动处非亲历者所可知!此文,实为惭愧学人为报菩萨之恩而依经记下的!愿诸行人共同受持,同蒙法益!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BR></P>

   ル ル注
地藏缘论坛: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10:1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