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9|回复: 0

清定上师开示4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1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11
发表于 2006-10-9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心经里所有修法,就是教我们:第一步照见色,受,想,行,识空,教我们转变成为大园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还教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要我们把六根六尘转变了。不要受六根六尘的影响,一切法是空的。第二就是说:不光是世界上世俗法是空,出世法也是空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就是把十二因缘法也观空了。假使执着了十二因缘法,就是不肯修菩提法。不光是十二因缘法,就是声闻法——苦集灭道四谛也观空。苦集灭道四谛能使我们证得阿罗汉果,我们发菩提心的阿罗汉就是登七地。始终是小乘阿罗汉。因地呢?我们修行的人,一步步地向上,要世间法空,出世间法空,然后到菩萨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万行。假使菩萨执着了六度万行,我是菩萨,你是众生,我度你,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连菩萨法最后也空,无智亦无得。不光是菩萨法空,连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观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过是名字上有,这个道理非常重要。<BR><BR>  心经上最后说:“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菩萨如此,佛呢?“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阐明了心经的功德,最后还说:这个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能观空,以智慧力量观我空法空,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彻底观空,以悲心的力量,对一切众生起大悲化度心的作用。<BR><BR>  最后一段咒子,把心经总结了,把六百卷般若经也总结了: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日:“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第一个揭谛,一切恶法不做,一切善法要做,揭谛是印度梵语,汉译为“法”或“出离”。出离一切恶法,修一切善法。第二个揭谛,,断烦恼,证解脱,断惑证真。第三个揭谛,是波罗揭谛,止恶修善,断惑正真,一定要到究竟彼岸,烦恼未断尽,问题还没有解决,止恶修善不能彻底解决。那么,一定要止恶修善,断惑证真,做到波罗揭谛了。是不是修完了?没有!波罗僧揭谛,自己证解脱,要度一切众生解脱——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自己到彼岸了,要度一切众生到彼岸,这个是要紧的。到了彼岸,菩萨修万法是不是圆满了?菩萨要真正圆满菩萨万行,要真正成佛,彻底能够圆满,所以,“菩提萨婆诃”,最后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BR><BR>  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印度语,译成汉语,“阿”字是 “无”字,“耨多罗”是“上”字,“三”是“正”字,“藐”是“等 ”字,“菩提”是“觉”字。即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刚才所讲的,也是最要紧的,是随时随地要正觉。正觉就是说,自己起一个念头,是完全为利他的。比方说,我们今天做一件事情时,对四化有利的是正的,反过来,要贪便宜,不肯去劳动等各种情况是错的。要起正觉。我们对人的关系,对一切众生,我们要知道佛法。打我骂我害我,到了极点,也不起一念嗔恨心。<BR><BR>  过去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有个冤家拿尖刀刺进他的心肝,还把刀转一转问他:“你痛不痛?”在这个时候,一般人要起不欢喜的恨心了。但这个时候的菩萨怎么讲,他说:“真可怜啊!你受烦恼的业苦啊,我们今天这样的情况,不是你害我,而是烦恼害你。今天你这样的烦恼作法,这个责任归我,我是菩萨,我应该使你觉。我没有使你觉,你还受烦恼的苦,这是我的责任,将来我成佛,我首先度你”。菩萨当时是这样表态,那么最后怎样呢?释迦牟尼成佛时,首先被度的五比丘中有一个就是这个人。首先度他成阿罗汉。菩萨是这样忘我利他的,所以我们处处要从大悲心出发。忘我利他,是最要紧的。做佛弟子。忘记了这个利他的思想就不是佛弟子。忘记利他就不是正觉。一样事情正觉容易,样样事情正觉就难了。要修成处处遍正觉,我们叫等正觉,无上等正觉,一样事情正觉,样样事情正觉,遍等正觉。比如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个初信佛法的在家弟子,虽是有一点相信但还没有彻底相信,听人家说佛能知过去,能知未来,现在的一切无不彻底知道,他心里怀疑。他想考验,祗园精舍四周有几百万株竹,他就喊了几十个人来,三天功夫砍了几千株竹,不但砍了竹,他还把砍下来的竹,每一株竹有多少竹叶都记录下来。到第四天,他在佛讲经的时候,对佛如来世尊说,我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如来世尊为我解释。如来说,你尽管问好了。他说祗园精舍四周原来有多少竹子,多少竹叶?现在有多少竹子,又有多少竹叶?如来世尊没有考虑,就说:“在三天以前,祗园精舍有多少竹子,一共有多少竹叶,这三天以内你砍了多少竹子,砍去多少竹子有多少竹子,现在留下来有多少竹子,有多少竹叶,同他所记的数目一样。这样,那个弟子心里一下子就惭愧了,才明白真知真觉,等正觉,样样事情都知道,一点不假的。<BR><BR>  比方,我们现在想身上有多少个白血球?有多少个红血球?昨日多少?今日多少?我们身子有多少细胞,多少分子,原子,离子,质子?邻虚尘到底有多少成份?我们自己知道吗?我们不知道。等到修行成就的时候,自己完全清楚。今天增加了多少白血球,自己清清楚楚,今天少了多少白血球之后也清楚。比如说,今天晚上我们在坐的,有多少男居士?有多少女居士?如果以现量观照起来,有多少个男的?多少个女的?是不会错的。我们修行到最后,不起分别念,起现量正智念了,就能知道过去,就能知道未来。<BR><BR>  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修行,就是根据上面所讲的,我们首先要归依三宝,要发菩提心。从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无上究竟菩提。一定要这样的修行,我们下功夫修行了,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第二,断一切烦恼,正一切解脱。第三,修行要紧的就是要安心净土。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清净刹土里去!什么是清净刹土?有三个:一个是十方诸佛的法身,就是我第一个清净刹土;第二个是自己同一切众生的佛性,就是我们内心的清净刹土;第三个看待一切法,看到一切有为法,比如房子,一看过去有相的立刻就观他是无相。即“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觉。<BR><BR>  能够这样修行,随时随地,不被环境——外面的境界所迷,自性是始觉,有这个始觉,逐步修成正觉,等正觉,到成佛,叫无上正等正觉,到了十地菩萨已经同佛差不多了。但有上,什么有上?最后成佛的妙觉还未现前,佛的觉法是遍虚空,遍法界的。一尊诸佛如来的平等法身。这个法的名字叫什么?他就叫妙觉。如法华经上说,大道圣智如来,已经坐菩提道场降魔了,但是十方诸佛的平等觉法没有现前,继续入定十个小劫。这么长的时间,诸佛平等觉法现前。为什么大道圣智如来要示现成佛?这因为要和无量无数的众生,无量无数的菩萨,结被度之缘。为什么他的觉法不现前呢?这有二个原因,一个是如来世尊现个样子给我们学佛的知道,学佛要懂得有两个我,一个就是假我,一个就是真我。懂得佛法道理了,翻来覆去的观想,看清楚,这叫做懂得道理了。<BR><BR>  一切法自性空,一切法缘起,作用不空,这个道理晓得了,佛的一代时教,从学华严经到法华、涅磐经,全部的教理都知道这叫解悟。你真正要亲悟入,叫证悟。什么是证悟?比方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一句话,你有没有感觉?你有没有修行证到?的确是自性同佛的法身,一切众生心合在一起了,懂得这个道理是解悟,要亲自证得有实际受用,这是证悟。<BR><BR>  我们佛法能够住世,不光是佛法,经教道理要解悟,还要取得证悟。所以我们要有教证正法永久住世。教证正法不是靠那一个人来维持,是靠我们在坐的,在家和出家的大众弟子们,大家发心。一个要认真学习佛法,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悟到悟。先有理解,解悟,慢慢修行到证悟。那么最要紧的是使这个证果自然有证法的,能够利益众生,永久住世。所以我们要紧的,就是利他自利。信佛度生就是每一个人都发愿,一定要成佛。这个愿头就是说: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发了,是一个佛子真正的善因,这个善因发了以后——现在发了菩提心,将来一定成佛。至于修行,一定要安心净土,随时随念,要想到诸佛的法身,念念不忘诸佛法身,念念不忘自性佛法。这样修行,大家很快就会成佛。<BR><BR>  今天晚上就简单地这样讲,祝愿大家一心修行,现身成就解脱,究竟趣向无上菩提!吉祥圆满
<br>
<p>
<P>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日于浙江温州</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04: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