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11|回复: 0

何谓真如?何谓法性、佛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主题

22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4873
发表于 2006-9-13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DIV>真如、法性、佛性都是同类概念,一般说来,均是用以表示佛教绝对不变的最高真理。由于中。。国语言的复杂性,也由于佛教思想的复杂性,在佛教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同类的概念还有很多,如真实、真性、真际、实相、实际、性空、法界、法身、涅槃等等。而在早期的中。。国佛教翻译过程中,还经常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称为“本无”、“无为”等。这些同类概念在实际使用和讨论过程中并不完全一致,就是在同一部经典,同一学派内部,名词的使用也是不一致的。如《大般涅槃经》对此类概念有12种称呼;《大智度论》32卷中有四种;《大乘止观》中则有七种。所以,对于上述同类概念,就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不同的分析,以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DIV>
<DIV> </DIV>
<DIV>真如,是梵文Bhutatathata的意译,亦译作“如”、“如如”、“真如性”等。所谓真,意为真实;所谓如,意为如常。一切万法,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曰真;常住不变,寂然不动,故曰如。原义是指事物的真实性质与状况。《成唯实论》谓“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大乘佛教认为,人们所认识的世界万物都是变幻不定、虚妄不实的,只有绝对不变的真理才是永恒的存在,是绝对的真实,这个绝对真实的存在,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如。由于佛教各派的主张不同,学说各异,故对于具如的真理,差别很大。中观学派以及般若学诸家,概以“性空”为“诸法实相”,认为世界万物乃至佛法,皆为因缘和合的产物,为假象,为幻有,皆非真实,真实存在的不过是一个“性空”,故以“性空”为真如。而瑜伽行派及中。。国法相宗,则以“三性”之一的 “圆成实性”或“成唯实性”为真如,认为“三界唯识”,“唯识无境”,世间之一切皆为识的转化,故以“圆成实性”为真如。而大乘如来藏一系如《大乘起信论》,则以“真心”、“如来藏”等为真如,认为“真心”、“如来藏”等先天具有佛的全部功德,永恒不变,就是真如。历史上,佛教对真如也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二真如、三真如、七真如、十真如、十二真如等。甚至对于二真如,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以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为二真如;有以空真如、不空真如为二真如;有以清净真如、染净真如为二真如;有以垢真如、无垢真如为二真如;有以在缠真如、出缠真如为二真如;有以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为二真如;有以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为二真如;有以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为二真如;有以相待真如、绝待真如为二真如。上述所说,尽管名词不同,意义却大体相近,也就是说,一种真如即是真如之自体,永离烦恼,清净无垢;另一种真如则是众生所具之真如,为烦恼所障,尚待显发。</DIV>
<DIV> </DIV>
<DIV>尽管各派对真如的解释不同,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佛教各家皆把真如看作是唯一无二的佛法真理。而所谓的法身、佛性等同类概念,则是从不同的立论角度出发,对真如所作的不同的表达而已,是因角度不同而得到的对“真如”的不同称谓。“法性”,又名“实相真如”。意为“真如”为万法之体,无论是处在染、净诸法之中,还是处在有情万物、无情万物之中,真如之体性不变不动,不增不减,故名“法性”。与“真如”一样,佛教各宗对“法性”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对此法性,小乘诸家多不言之,大乘诸宗之论则基本分为四家,一是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法性;二是嘉样的三论宗,以真空为法性;三是华严宗,将真如分为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二种,而以随缘真如为法性,意为真如随缘万法而本性不变,此即是法性;四是天台宗,认为法性自具染净善恶,能生染净善恶之法。《大乘起信论义记》谓“法性者,明此真体普遍义,谓直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与一切法为性”。意为:法性就是真如本体在一切万法中的运用,是遍布于一切万物中的唯一无二的存在,其实就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性,是真如在一切事物(非众生数)中的具体体现。</DIV>
<DIV> </DIV>
<P>所谓“佛性”,意为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本性。法藏认为, “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所谓佛性,就是众生成佛的原因种子,是对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所作的保证。对于佛性,佛教同样有多种分析方法,如以理佛性、事佛性称为“二佛性”;以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为“三佛性”;以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为“三因佛性”;以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果佛性、果果佛性为“五佛性”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反映了佛教对佛性认识的略微差异。抛开这些差异性不说,佛教对佛性的一般看法是说,宇宙本体的真如能显现在一切众生之中,成为众生成佛的内在原因,一切众生先天具有,这就是佛性,也就是众生心性。从这一理论出发,佛教认为,佛与众生是平等无二的,一切万法也是平等无二的。因为,全部的世界现象,只是真如的具体显现而已。所以,如果我们将真如看成是佛教坚持的最高真理,则法性就是这种最高真理在一切事物中的具体表现,佛性则是它在一切众生心中的具体表现。这就是真如、法性、佛性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02:2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