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46|回复: 1

转一位师兄施炙的体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

主题

510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6320
发表于 2006-9-2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FONT color=#6600ff>不花钱的艾灸能治好病?这是目前人们普遍不相信的。殊不知这是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的极大一个误区。<br>不花钱的艾灸就能治好病,花很多钱的西药就是治不好病,而且越治越糟糕。<br><br><B>原因就在经络!</B><br><br>经络遍布全身,由表及里、由内到外、从上到小,联络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内的高速公路。所以许多疾病都与经络有关。治疗疾病很多也从经络入手。“针砭灸药”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这四种手段都是跟经络有关,针、砭、灸更是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br>而西医目前的水平根本无法发现经络,而且刚愎自用地不承认经络,也就决定了西医在治疗与经络有关的疾病方面上严重的缺陷。<br><br>试举两个自身的病例:<br><br><B>病例一:</B><br>2005.2.18傍晚,我的左腹开始胀气,估计是消化方面的原因,没太在意。结果在接下来两天由胀气转为疼痛,而且由点扩大到面,是一波又一波的刺痛,夜晚已无法入睡。<br>21 号到七医院检查,目的倒不是想由西医西药治疗,只不过想利用一下西医院的检查设备。做了血常规和B超。结果肝胆脾肾都无问题,血常规也正常。七医院的医生也不知道什么问题(这是肯定的,西医只相信仪器),他建议我做肠镜检查。这下我不干了,肠镜检查肯定很痛,而且我也不太担心了,肝胆脾肾没什么问题就不用太担心。<br>晚上回家,我用隔姜灸在关元穴灸了两炷,疼痛马上消失,直到睡觉。我知道我的治疗方法对路了。<br>半夜4点半痛醒,不能入睡。<br>22号疼痛部位出现红点,这下我高兴了,知道邪毒在开始排出了。继续隔姜灸。<br>24号腹部的红疮部分的疼痛开始减轻,但左腰部开始出现红点,很痛,不能触摸。继续隔姜灸。抽空到中医学院找张博士看了看,他说是典型的“带状疱疹”,也就是俗称“蛇缠腰”。“蛇缠腰”可不是一般的皮肤病,在民间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张博士都很诧异我自己治疗的疗效。<br>又过了两三天,整个腰腹部已完全痊愈,只是在左腰部留下一些痕迹。<br>  <br>就这样,几乎没花一分钱治好了我的“蛇缠腰”。我也不敢想象,如果是到西医院治疗“蛇缠腰”,将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后果</FONT></P>
<><FONT color=#6600ff><FONT color=#ff0066>“卢火神”(卢崇汉先生)点评:<br>带状疱疹(蛇缠腰)属血毒,肝肺之气虚时容易爆发。<br>施灸于关元,在于激发自身元气,使肝气条达、肺气肃降,病自痊愈。</FONT><br><B>病例二:</B><br>2004年夏天,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打羽毛球,连续玩了4个小时。结果第二天起来I<br>腰都有点直不起来,也是没太注意,想想过几天自然就好了。<br>过了几天是减轻了很多,平常也感觉不出什么,但每天早上起来感觉腰很胀,不太直得起来;而且更严重的是腰不能保持一样的姿势很久,比如弯腰十多分钟,或者立着腰站过十多分钟,就必须换个姿势,否则腰胀得难受。<br>因为不是大问题,就一直没管它。以为不要剧烈运动慢慢就会好的。<br>结果一直不见好转。持续了大半年。<br>今年春天,我在腰俞穴和阿是穴连续灸了两次,每次五炷。疗效非常好,症状基本上消失了,只是在过度地劳累后,腰有点微微发胀。<br><br>其实艾灸非常简单,我家里是常备艾绒。我的艾绒都是自己制作。将晒干的陈艾叶用豆浆机打成绒就可。<br>常用的艾灸穴位就那么十几个,在网上查查打印下来,需要灸的时候查查资料找准穴位灸它几炷即可。<br>也许在西医那里很严重的疾病,你自己就可治好。<br>而且我国医书记载,秋冬两季在强健穴(关元、足三里等)灸千炷,可百病不生。<br><br>大家都来试试,也许你会更加体会到祖国传统医学的无限魅力。*</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21:41:3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

主题

510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6320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6600ff>艾灸的应用之二<BR>《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和病损部位,称薰灸。另一是隔蒜隔姜灸:将艾作成半粒小花生米大小的艾柱,在穴位和病灶部位置放2~3mm厚的蒜片或鲜姜片,姜片可用牙签刺成数个小孔,将艾柱置于蒜或姜片上点燃,局部组织灼烫重时,稍挪动蒜或姜片即可,然后放回原部位。一般灸13~15柱艾即可。治疗神经性皮炎用薰灸法时,使穴位或患部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能耐受为度。操作者可将一手指稍(食或中指)置于施灸部位旁,通过手指来测定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之距离,以免灸伤。薰灸毕后,在艾柱燃点处倒水济灭,放安全处,次日点燃后再灸。艾灸火力直达皮肤,深通经络。特别是孙络、厚络和血络的作用,主要在于体表,经络环流气血津液,渗灌脏腑组织,即达到温经散寒、燥湿健脾、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艾灸具有很强的激发机体免疫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使其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渐超正常,一般艾灸三日后,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确有明显的抗过敏止痒和镇静作用。约10日后皮损逐渐消退,肤色恢复正常。若在皮损处涂皮炎平、尿素软膏、去炎松等软膏后,再用艾灸可加速皮损消退。神经性炎皮治疗后若再复发,再用艾灸数日即可消退,疗效颇著。典型病例如下:<BR>  苗××,女,42岁,颈胸部苔藓样皮疹半年余,满布针头大小不规则扁平丘疹,见抓痕,血痂及皮囊炎。严重影响睡眠和休息,痛苦异常,曾到省城医院皮肤科求治,诊断为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口服及外用药后略有好转,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未能治疗。接诊后,建议不服任何药物和外涂药膏,用艾熏灸治疗,患者抱着“试一试”的怀疑态度,同意用艾薰灸。遂用4支点燃艾柱捆绑一起,直接在颈部胸部移动薰灸,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三日后瘙痒明显减轻,安然入睡,信心倍增;十日后颈胸部皮损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彻底治愈。随访六年未复发。<BR>  临床上对一些原因不明的皮肤病,用艾灸后均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擅长用灸法治疗多种疾病,如对久不愈合的慢性皮肤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崩漏、中风偏瘫(出血性和缺血性)、胃溃疡、慢性胃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灸法有着极为广泛的适应范围,但要以经络学说为艾灸依据,常可显示出针所不及药所难能的疗效。“灸治百病”,千真万确,几千年来被世人所应用,且无毒副作用,特别在基层很受欢迎。<BR><BR> 艾条治疗神经性皮炎:<BR>神经性皮炎中医称顽癣,是一种慢性局限性皮肤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有关,少数有过敏病史。衣领摩擦、进食辛辣食物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好发生于肢体受摩擦的部位,颈部占90%以上,其次在骶骨部。初发时局部瘙痒,皮纹加深。由于搔抓致局部皮肤逐渐肥厚革化,局部出现针头大小不规则三角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干燥而坚硬,发展成苔癣样变,皮损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有鲜明的界线。由于经常搔抓,局部可见抓痕血痂及鳞屑。常合并继发感染。本病可分为两型:局限性和播散型。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胫前,骶部,有一块或数块;播散型神经性皮炎分布广泛,四肢、颈部和躯干等处,常对称分布。总之这种以瘙痒和苔藓样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治疗方法虽多,但复发率高,拖延数月和数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毒侵袭所致,当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为治。笔者经验用艾灸方法简便、有效、安全、经济,是易于普及的上乘疗法。</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18: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