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23|回复: 0

大方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14
发表于 2009-9-30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6-28 16:28 编辑

大方廣
大、方、廣三字,其所證之理,乃是本覺,理智無分,圓融之一真法界。是諸佛之所已證,是菩薩之所欲證。一真法界,無外內不可言之有,橫遍豎窮不可言之無,強名曰「大」。
其又無有定相,以無定相故,能隨緣現一切法相。而一切法相本皆無其相,強名曰「方」。
其體是一,其用無量,用雖無量而其體是一。以體約用,無量即一。以用分體,一即無量。強名曰「廣」。
大方廣三字,分而無分,原是一真法界。無分而分,名大方廣。
1) 「大」者:以體為名,即以法性為全體。此體豎窮三際,無始無終,歷塵劫而常住;橫遍十方,無邊無際,無名立名,強名為大。當體論之,非小大之大,若大外有小之對,也非至大可言。更非先小後大之大,若大由小而成,則非本大之意。今當法性之體,絕對待,無前後,是至極之大,本來之大,斯為大義。
2) 「方」者:就相來名,乃指法性之德相。此相不離體,乃體中之功德相。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圓照。一切諸佛,因地法行,皆依正智圓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返照自性清淨覺相。
3) 「廣」者:從用得名,乃指圓法性之妙用。此用從體起,謂此覺體周遍,有不可思議之用,潛興密應,廣多無盡。諸佛已證覺體,大用繁興;眾生在迷,運轉施為,亦頭頭是道,故有廣義。
簡而言之,「大方廣」三個字就是體、相、用之意。體是本體;相是相貌、現象;用則是作用、妙用的意思。從體能產生種種相貌,發揮種種妙用。但體的法性總體是看不到的,只能從感受得之。
譬如本體就像風一樣,誰也見不着,可是要如何知道有風呢?看到樹葉在動,就知道有風,此是一種現象;樹葉飄得厲害,知其風大,飄動得很微弱,就知道是微風而已。這就是一種感受。又如火爐上的火很旺,而從作用上,也可知曉,風是很大;若火很微弱,為免爐火熄了,就要搖動扇子搧風。從這些事相與作用來分析,樹葉、火爐、火、扇子總是圍繞著主體----風,在運轉著,就像這些現象恆包著主體風,本來就常存在那裡。只是我們要運用種種方法、技巧等,去逐一剝析那些現象,用有相的方法,或無相的感受,就是要去瞭解主體風,去知曉風的屬性、特性等,去證驗本體風無誤。在世間的主體風,是沒有辦法產生樹葉、火爐、火、扇子等的事相;乃因處在非一之時空,是有對治之世間,與學佛修行是不同的。
諸佛如來菩薩已證法性覺體;古今大德祖師們也有證得。皆曉得所證之體,必竟當下之時空次元,非語言文字所能闡述,僅能以籠統的第N個象限表示;今以科學之名目,強名曰能量。在經典中常有記載,放
光明雲、大光明雲、種種光明、大瑞光---等就是了。以如地藏菩薩本願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內有:
-----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那是以當時次元空間之描述,後人就不易瞭解了,有之者落入意識形態來解釋。
此是世尊輕鬆地微笑着入住三摩地,即調整身心住三昧境。為欲令法性宣流,所發射出一波又一波的光波,若此一波是a頻率、b波長、發射t時間、中心戴著法性,其積就是能量;這些a、b、t是德相,是體所產生的,法性是體,其德相圍繞著體,其能量為N象限n次元之時空,這些狀況係數所積之能量,暫以名大圓滿光明,由於發出之時間t有長短,其積有深淺、大小、多少之量,強名為雲;故稱大圓滿光明雲。接著又一波發出為a1、b1、t1,強名稱大慈悲光明雲----類此一波又一波發射出去;當場眾等就產生效用。或提昇生命能量,或昇果位,或登地,或昇地-----這些就是法性的妙用。總括強名稱為能量,是我們所易懂得。而其微妙之音,亦是音波長、振動的頻率、震盪得的時間,也就是N象限n次元空間的音能量。
重點是欲如何證得展現體---法性,雖曰人人皆有之,但大多烏雲無明所籠罩包圍,無法啟動。因之古師大德就留有那些經典紀錄行法等等,好讓後世驅除烏雲露出光明見證之。因而各宗各派都有其宗門之功法行持,不管是禪、淨、密、律、經教、瑜伽----等,途徑方法各異,最終目標是一,就是成佛。故大方廣的境界就是要我們掌握住本體,進而展現種種事相,發揮無窮的妙用。
因此許多學佛者喜歡講求神通、境界、變化等等,都是「方」的境界的展現。但事相的展現,只是修行過程中的附帶品。如雕刻木頭,在其過程中就會產生木屑,有之者會驚歎說此木頭竟能變成細碎的木屑,但木屑只是副產品,非主要的產品。當做成筷子成品後,其作用就產生了,總不會就直接拿樹枝、竹竿當筷子吧!這就是成就以後所能發揮的效用了。
時下的中脈七輪功、動靜禪功、女神功、瑜伽功----等,皆是欲使本體能量展現能開啟出來;若已有微火侯者,如在持誦經典,就能交感入其境界。因經典位能高,若本身沒啟動能量體,一時就難于交感,無法入其境界。也就得需長期持誦,長時間與經典接觸,其位能會轉化你的能量體,到時也可交感入其境了。這些神通、境界、事相等,不是不可得、不可求,只是成就過程中的前一段,是人所不要的,若你去執著它,練成就它,就成為特異功能,或神漢、神婆,或通靈者----等。而後一段的是在成就後才會有的,要達到成就的目標,就得花相當大的功夫了。對修行人要證得「大」的本體為目標,不在於神通作用,也不是不求,而是不必求,到時自然會有。
那些前一段有微侯者,欲如何成為後段之成就者?
由小迴大,由境界、事相等入手,回歸到本體來。有的是常住於效用,那就以用為下手處,回歸到體來。
即體、相、用;若身處相,由相入手,去感受體,練就小體,由小體歸入大體;體相融,你是我,我是你,一合相,成就矣。若處用者,以用為入,亦去感受體,練自體融大體,一合也就成了。當欲行持前,就得發大願,方得成就。
不管是何程入,未入、初入、前入、後入等,主要是自身要有能生命能量,在此之前一定要人格健全,資糧要足,依因緣入,浸淫法流,練就各體,成就大體,是證得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6 06:5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