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81|回复: 1

冈波巴对直指本心的开示 与中。。国禅宗极接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4

主题

649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1832
发表于 2009-9-3 20: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6-28 16:55 编辑

心外无法
作者:祖师冈波巴大师
汉译:智学法师(宝吉祥译师)
摘自:《冈波巴大师全集》之二《法会大开示·功德荟萃》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大宝达波仁波切又曾这样教诲说:
  所谓的“界”和“(本知之)智”又是指什么呢?
  *所谓的“界”,就是从本元、本始、本初上本来就是自性清净与光明的心性;
  *所谓的“智”,就是指一切轮回、涅槃诸法的表相与本性呀!
  (假如我们希望了解)“一切轮回、涅槃诸法”(的表相与本性),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反观自心。
  倘若我们证悟了此心,那么,一切(轮回、涅槃诸法),也就无不囊括其中了;
      另外,我们又须将“自心”,确认为就是“正觉”。
  由于一切诸法都摄于此心,因而,若证悟了自心,就是那所谓的“秘密真言教法的大印殊胜成就”了。
  所谓的“光明”,也就是这“自心”。
                       ●心内有“见”1
  假如真已修习(体会)了圣法,那么,我们就会不经更改地放下自心了。若能如此,那么,在(无所更改地放下自心的)第一刹那或者第二刹那等等时刻,若对此心生出了证悟,那么,那就是所谓的“大觉”了;如果我们更改了此心,那么,那就是流于了“心意的造作”。
  (在这样实修的时候,)纵然是产生了沉没和掉举,但由于它们本来无根无基的,因此,(对于如此的实相,若能如实的了悟,那么,)那沉没和掉举,也就并不能对我们的实修,带来什么危害了。
  (在实修方面,)无上恩师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这样教诲说:
  犹如虹霓般地修习本尊之身及修菩提心,要知道,这两方面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可是极端重要的啊!
                       ●内心有“修”2
  在日常行事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宽松而不散乱的心识。打个比方说,这就像是一个有经验的牧人守护牧牛一样,我们也应该如此宽坦而不散乱地守护心识。
  有关这层道理,如瑜伽女冈嘎达拉(义即“恒河度母”)也曾开示说:
  子兮!
  勿观外境勿观心!
  勿发欲求勿多事!
  勿怀希冀勿担忧!
  心于怡处放而放!
  (上偈翻译为:)
  我的法子呀!
  不要去观察(外在的)尘境,
  也不要去观察(内在的)心,
  不要去(多)做事,也不要生发出欲求来,
  不要心怀希冀,也不要心怀忧虑,
  在哪里(充满着)喜乐,
  就应该在那个地方,
  把这个“心”呀,
  宽宽坦坦地释放开去!
  我们应该像偈中教诲的这样(来宽坦而不散乱地守护心识)呀!
  如果说要观察自心体性的话,就是要将此心从从容容地放下、鲜鲜活活地放下、
原原本本地安放、宽宽松松地放下呀!要知道,这其中“相续不断”,又是极其重要的。
                     ●内心有“行”3
  至于说“佛果”,也是自心本自具足的。
  有关这层道理,如至尊那若巴大师有偈云:
  自性本是大觉佛,
  以妄念故不见彼。
  (上文翻译为:)
  “自性”本来就是大觉佛陀,
  但是,因为妄念的缘故,
  却未见到(自性)就是佛性(的真相)。
  另外,至尊帝洛巴大师也曾这样教诲说:
  此俱生明知,
  即是真如智;
  除此之外我,
  帝洛无所示。
  (上偈翻译为:)
  这个浑然天成的“惧生明知”,
  就是真如本知之智,
  (初此之外,)
  我帝洛巴再也没有什么可教示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4

主题

649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183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2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6-28 16:55 编辑

雪峰真觉大师语录
又曰。大王。起初观心时。无心可观。向无功用道。初观心时。随颠倒想起。
从幻化起。如此想从妄想起。如空中风。无依止处。如是法相。不生不灭。
我心自空。即悟真实法相也。此法无坏。观无心法。不住法中。诸佛解脱寂灭相.
寂静相。如是知者。速得成佛。灭无量罪。大王即今既知。即今是佛。
此是百千诸佛玅门。百千三昧门。百千智慧门。百千解脱门。一切神通玅用门。
尽在方寸。周[彳*扁]法界。俱在大王心。本来自在。无有三界可出。无有菩提可成。
大道[虎-儿+丘]旷。大王。今既已知本性。一时放下。[立*立]不得起别生丝发许也。
了了之人。见观想念等绝虑。既已知了。切愿不得知有之人见。久久自有大乘之功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6 07:1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