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67|回复: 10

请诸位大德师兄帮忙解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59
发表于 2009-2-13 22: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4 00:16 编辑

我是个初学者.在学习净土法门.有几个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各位大德师兄帮忙解释一下: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请问,如果我们不造新业,带旧业往生的话,到西方净土之后,
     我们之前的果报,是消失了,还是以某种形式去受报.
     如果是往生了就消失了果报.那就说不通了.
     还是应该象释尊在世的时候受金枪马麦一样,我们也又回六道现各种身去受果报.?
     
    还有个问题: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这是楞严经上的一段经,佛这是故意破和合之说,为了让阿难悟道.同时这个说法也是破儒道的理论.
     儒道说:虚以生气,气以成形,世间万物,皆从阴阳之气所成.,错误的理论.
     那么,佛故意破和合之说为了开示阿难,那同时不也把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之说,自己的说法打破了吗
   就算是故意打破的,那打破的这个理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是对的,那和合之说就是错的,如果是错的,那这个
   理论应该有漏洞啊?
       还有个问题:
      在中阴身的时候,"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什么情况下,没有适当的缘,中阴身才会永远存在?
      
   
请各位大德师兄不要多心,我是决定的学佛弟子.不是对佛法经典不尊敬.是有不懂的地方,但不是怀疑.
    这几个地方我不太明白,希望大德师兄们能抽出宝贵时间帮忙解答一下.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9-2-14 0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4 00:16 编辑

我是个初学者.在学习净土法门.有几个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各位大德师兄帮忙解释一下: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请问,如果我们不造新业,带旧业往生的话,到西方净土之后,
     我们之前的果报,是消失了,还是以某种形式去受报.
     如果是往生了就消失了果报.那就说不通了.
     还是应该象释尊在世的时候受金枪马麦一样,我们也又回六道现各种身去受果报.?

是暂时不受报了,当然,也可能不受报了或轻报,你转变了这里的果报,转变的过程有不同的结局,好比冰变成了水,你也可不去转变这个果报,转变因果靠的是智慧,不同的智慧在影响因果就有一些差别了,按秘法的概念,在佛菩萨的愿力芮某些定业也能转的,其实没有不能转的业,因为业没有自性,他的成注坏空是一个园圈,他的作用必须依靠一定的缘起才能起作用,你有智慧就可以把他变成是一个小圈,还没来的及起作用圈就画园了,所以这个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佛法讲究的是智慧,智慧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佛做祖真正靠的就是这个,成佛时间也有长有短,依靠的是版若智慧到达彼岸,这里具体的不好多说的,如在生活中就可以多说一些了
   
   还有个问题: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因空生有,有复入空,空有重叠一体无有穷尽,色尘都是自性妙用因缘体现的,所谓的妙有便是自性的妙用的体现,执着这种妙用的话烦恼就会无有穷尽,不去执着,而妙用无有穷尽,而且这些妙有妙用都是你的了,你就是这些自性妙用的主人,前提是不要去执着他们,所以有舍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的话就是一种执着,就会被各种无常折磨了,早晚入空,而在过程中你因执着又会有其他的种种有好比种种想法,而这里这种有的结果往往不好,种种有缠绕一起,无有穷尽了,就有业了,有轮回了,所以要打破种种执着,不同的秘法就是佛菩萨给你一把不同的锤子,不同的一种方便,让你打破这些种种执着,拥有这些本性的种种妙用的,因为你就是他们的主人
    这是楞严经上的一段经,佛这是故意破和合之说,为了让阿难悟道.同时这个说法也是破儒道的理论.
     儒道说:虚以生气,气以成形,世间万物,皆从阴阳之气所成.,错误的理论.
     那么,佛故意破和合之说为了开示阿难,那同时不也把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之说,自己的说法打破了吗
   就算是故意打破的,那打破的这个理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是对的,那和合之说就是错的,如果是错的,那这个
   理论应该有漏洞啊?
佛法是一种智慧,关键是破除执着,你有什么执着就相应的 破除,佛法很多是相对的
       还有个问题:
      在中阴身的时候,"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什么情况下,没有适当的缘,中阴身才会永远存在?
      

不要被假象迷惑了,不要执着了,赶快醒醒
   
请各位大德师兄不要多心,我是决定的学佛弟子.不是对佛法经典不尊敬.是有不懂的地方,但不是怀疑.
    这几个地方我不太明白,希望大德师兄们能抽出宝贵时间帮忙解答一下

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呵呵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9-2-14 0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4 00:16 编辑

你还是多看看大德的开示把,有很多东西不太适合公开说的,有点担心,会有很多的问题,多实修,理论的东西没有实修都是空谈,末法时期一边实修在一边看佛经比较好,实修就要求放下自我,要发菩提心,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修法坚固执着越来越多,那就麻烦了,但也不一定,有时是以前的障碍被激发出来了,修行检验要有标准,多看看大德的开示吧,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9-2-14 0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4 00:17 编辑

善的种子会产生善的力量,恶的种子会产生恶的力量,善的力量越大越好,反之则反,这些力量交织在一起,那个大最终你就会跟那个走了,所以善种越多越好,这样善的力量就会慢慢的强大,最终影响支配你,如果不会转化烦扰,那多结善种善缘就显得非常重要,以善抗恶,要知道做神仙首先要圆满三千善行的,靠善的力量很多关键时抵制其它的力量,人家靠的是自己,佛法在这里就显得非常的殊胜方便无比了,多念一些经文,但这里还有些注意的地方,这里不好多说,简单的说是用智不用识,还有不要太执着,还有非常非常推荐的是念些长的咒文,比如:楞严咒,尊胜咒,大随求咒,大悲咒,药师咒,准提咒,这些大咒多念些,等等这些咒可以帮你种下无数的善种子,慢慢你的善业力量就强大了,对恶的抵抗力量就强大了,然后重点专修一个法们,在辅修以参读经书和大德开示,人生就有意义了,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少做些无谓之事,多增加善法的力量,菩提路上多点保障非常重要有意义的,涉及生生世世,意义很大,在下一点意见供您参考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0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4 00:17 编辑

阿弥陀佛普行师兄!
     不过有的问题您还没回答我呢呵呵
   您说得对,理论再精通没有实修是不行的,不过要做到中道,做到不执着确实很不容易
   有大舍才有大得,这话没错.但执着于舍,也是一种执着.
  
       我是决定报着往生信念的人.不过对佛法佛理懂得太浅了.希望能在实践中慢慢证悟这些道理!
      顶礼普行师兄!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7

主题

184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711
发表于 2009-2-14 0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4 00:17 编辑

赞叹两位善知识!
后学天天在网上听上净下空老和尚佛经讲座,受益良深。最近,老和尚有一个专题讲座,就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这是《华严经》的修学精华,我听了,深为震惊,为世尊为我们揭示的诸法实相所震撼!感觉佛49年所讲的一乘妙理,尽在其中,真是百听不厌,遍遍有悟处。特推荐有缘,共沾法益!
善知识所探讨的问题,佛都有究竟开示在其中。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有字幕)
2008.11.14 啟講於 台灣華藏電視台 / 編號: 12-47 / 共 10 次講演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所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9-26 17:16
  •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胜妙罗施食村善闻同修

    7

    主题

    1583

    帖子

    1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积分
    23792
    QQ
    发表于 2009-2-14 1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让你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一样像平时那样吃喝睡拉!
    其实,你想知道的这些还太早呢!
    因为:佛所说的法,都是对机而说的,请问你达到阿难的境界了吗?当然没有啦.所以说,想知道就还早着呢.
    另外,你学佛为的是什么呢?如果为的是往生西方净土,那你好象不该把精力放在这些内容上.而是先从佛教历史里,了解清楚佛教,再寻找具德的师傅,好好带你修行才对.
    千万不要自己乱修一通,以免走了弯路而不知道!
    在这个时代,我们什么都应该小心谨慎哦.想往生西方净土,了脱生死,那就要更小心了.
    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23:39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00

    主题

    908

    帖子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365
    发表于 2009-2-14 18: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请问,如果我们不造新业,带旧业往生的话,到西方净土之后,
         我们之前的果报,是消失了,还是以某种形式去受报.
         如果是往生了就消失了果报.那就说不通了.
         还是应该象释尊在世的时候受金枪马麦一样,我们也又回六道现各种身去受果报.?
    --------------------------------------------------------------------------------------------------------------------------
    菩薩倒駕慈航, 迴歸娑婆時, 因果自然現前.  故因果不虛.
    **************************************************************


         
        还有个问题: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这是楞严经上的一段经,佛这是故意破和合之说,为了让阿难悟道.同时这个说法也是破儒道的理论.
         儒道说:虚以生气,气以成形,世间万物,皆从阴阳之气所成.,错误的理论.
         那么,佛故意破和合之说为了开示阿难,那同时不也把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之说,自己的说法打破了吗
       就算是故意打破的,那打破的这个理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是对的,那和合之说就是错的,如果是错的,那这个
       理论应该有漏洞啊?
    ----------------------------------------------------------------------------------------------------------------------
    這經文前頭佛陀已經先說: " 如是阿難, 當知是覺, 非離何來, 非違順有.--------?  
    是故當知, 身入虛妄, 本非因緣, 非自然性."



    這段經文後面還有說明 :
    "
    汝元不知,  如來藏中,  性色真空,  性空真色,  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   隨眾生心,  應所之量,  尋業發現.  世間無知,  惑為因緣,  及自然性.  皆是識心,  分別計度.  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

    世間法是由因緣和合, 一切妄相皆由四大組成,  隨緣而轉.  然從出世法的角度來看,  這些都屬於執相而取分別的妄識,  真如法性中是沒有因緣與和合這種妄念.  佛說這段經文在顯示覺性與世間法中思維的差異點.
    *********************************************************************************************8



           还有个问题:
          在中阴身的时候,"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什么情况下,没有适当的缘,中阴身才会永远存在?
    ---------------------------------------------------------------------------------------------------------------------
            
    中陰身時會受到業力, 願力, 念力,  習性幾種力量所牽引而轉世.  師兄所說的情形不可能存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09: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大德师兄的开示!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林振海于2009-02-14 10:41发表的  :
    就算让你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一样像平时那样吃喝睡拉!
    其实,你想知道的这些还太早呢!
    因为:佛所说的法,都是对机而说的,请问你达到阿难的境界了吗?当然没有啦.所以说,想知道就还早着呢.
    另外,你学佛为的是什么呢?如果为的是往生西方净土,那你好象不该把精力放在这些内容上.而是先从佛教历史里,了解清楚佛教,再寻找具德的师傅,好好带你修行才对.
    .......
       
         阿弥陀佛,这位师兄.您的话说得我不敢苟同!

        你说"就算让你知道了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一样象平时那样吃喝睡拉,"  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一直吃长素.
        我没有象以前那样吃肉,这就是让我知道了和以前我不知道的区别.
        还有,如果按你的思维逻辑.,那你既然知道活着最后都得死.你又何必吃喝睡拉呢.你的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了解佛法和不了解的结果
    都是一样的,都得在这个世界上和以前一样吃喝睡拉.如果按你的说法,那了解佛法就没有意义了.
        你说"其实,你想知道的这些还太早呢"我认为,每个人都值得尊敬,在对一个人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应该对他下定论.我想问一您,您认为我
    什么时候知道这些不算早?请您给我定一个年龄可以吗?您是不是以为所有的人都在你的想象当中有成就或者失败?您是不是以为您认为一个人什么时候该知道什么,他就得该知道什么呢?如果说没达到阿难的境界就不该了解佛法,那如果都象你这么想,佛法就真的要灭了.
        我学佛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你所说的往生西方净土,那里只是完美化理想化的修练场所.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证到佛菩萨的
    觉行圆满,以此之后再来度化众生,让大家都能永远脱离痛苦和烦恼.我想,大多数人也都是和我一样的目的,
    如果师兄您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往生西方,那这样恐怕适得其反,很难往生的.
    请师兄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愿.不是为了往生,而是为了普度众生!
    你说"先从佛教历史里,了解清楚佛教,再寻找具德的师傅,好好带你修行才对"
    请问师兄,佛教历史里了解的是佛教的常识,难道不看佛经,就光了解佛教的产生年代等历史,就可以了?
    佛经是每个字都意义深刻,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悟性不一样,难道每个人都不该去了解佛经,都不可以吗?
    难道您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就觉得我不应该对自己看的<<楞严经>>中有不明白的道理,就不能看了是吗?
    您或许对每部经都不敢看,觉得自己理解不了,但是您认为比您悟性低的或者高的就不应该看了是吗?
    能遇见大善知识,是因缘,是善根.并不是每个学佛的人都一样会找到具德的师傅,难道一生找不到具德的师傅,
    就不能修行了吗?到末法后期,能听到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都会有证悟的人,那时候去哪找具德的师傅?
    我现在没有你所谓的具德的师傅,但是我依释尊的佛法经典为师,难道不能修行?我依阿弥陀佛为师难道不能修行吗?
       好好思考一下您的话语吧师兄.
      我的回复或许有些用词强烈,但是这未必是坏事.
      应该用平等心去对待每个人,不管是初学还是深学,都该尊敬.眼里要带有高低.上下.大小.长幼之分,那会阻碍你修行的!
      如果我的话让您生气了,那您就当我没说过好了.呵呵.
      如果您看到后没生气,那就算我恶度您了.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主题

    16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98
    发表于 2009-2-21 01: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轉頭一看,解答全在裏頭

    阿弥陀佛
    心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23:1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