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86|回复: 0

示念彿參禪法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主题

16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98
发表于 2009-1-6 2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22 11:06 编辑

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彿作話頭,就於提處,即下疑情,審問:這念佛的是誰?再提再審,審之又審,見這念佛的畢竟是誰?如此靠定話頭,一切妄想雜念,當下頓斷,如斬亂絲,更不容起,起處即消,唯有一念,歷歷孤明,如白日當空,妄念不生,昏沈自退,寂寂惺惺,永嘉大師云: [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亂想非。] 謂寂寂不落昏沈,無記,惺惺不落妄想,惺惺雙流,沈浮兩捨,看到一念不生處,則前後際斷,中間自孤,忽然間打破漆桶,頓見本來面目,身心世界當下平沈,如空華影落,十方圓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時節,日用現前,朗朗圓明,始信自心,本來如此,到此境界,不可取作空見,若取空見,便墮外道惡見,亦不可作有見,亦不可作玄妙知見,但凡有見,即墮邪見。
若在工夫中,現出種種境界,切不可認箸,一咄便消,惡境不必怕,善境不必喜,此是習氣魔,若生憂喜,便墮魔中,當觀唯自心所現,不從外來,應知清淨心中,了無一物,本無迷悟,不屬聖凡,又安得種種境界耶?今人但信此心本來無物!如今做工夫,只為未見本來面目,故不得不下死工夫一番。從此一直做將去,自然有時頓見本來面目,是出生死,永無疑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20:3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