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4|回复: 2

學習如何布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主题

16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98
发表于 2008-12-28 0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9 20:11 编辑

平時學習隨緣、依自己的能力作布施捨得清淨法、同時也是消業、布施捨得清淨法不一定要花錢。向父母問安、或見到朋友向對方問好、也都是布施捨得清淨法的一種、稱讚與鼓勵別人作好事、也是一種隨喜 (隨著別人歡喜)的福報。
佛陀在金剛經裡頭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目光明照、見種種色。
當我們學習布施、布施一分錢、有一分錢的福報、如果我們很在意、很計較別人是否會報答我們、那福報一樣有、也很好,但是不大、佛陀教我們布施時學習三輪體空。
第一:施空 :(每件所布施的事倩都是暫時性的)
第二:物空 :(所布施出去的錢,物質也是暫時性的)
第三:受空 :(自己布施出去的感受,精神與體力都是暫時性的)
學習三輪體空布施、布施得乾淨、即是心中不黏住自己所布施的東西、所幫助過的人、所發生的事、明白好壞的感受都是暫時性的、這樣的布施就會很自在了。
當我們一開始學習布施時後、因為習氣太重、會很在意自己所布施出去的錢、物質、精神或體力、當對方不但不感謝與了解、自己心中就會起不平衡的煩惱與難過、當煩惱與難過一生起、就是我們的習氣了、也就說布施的還不夠乾淨、代表心中有所黏、所以不能自由、沒關係、慢慢來、修行就是這樣的、從跌倒的地方、起煩惱的地方來反省、再爬起來、當學習三輪體空布施久了、功夫深了、不黏住自己所布施的人事物時、就算別人罵您、自己提起一句何彌陀佛、別人稱讚您、也是一句何彌陀佛、為什麼呢?因為心已不黏在人事物裡頭、而心中只有何彌陀佛的佛念、何彌陀佛是自由的、我們念佛也是跟著學習自由了、不是要什麼都忘掉才名為三輪體空、而是不黏、不執著、輕鬆、自由、自在、
當智慧一開、就如佛陀所說的:如人有目、目光明照、見種種色、就明白佛陀所教的妙智慧、真正得智慧報、是無邊大的、
願大家一起努力修行、學習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修行在個人、轉變在自己、學習把惡緣消掉、善緣培養、有多的善緣給別人、自利利他、老實念佛、一心稱念:南無何彌陀佛、莫懷疑、莫夾雜、莫間斷。
願所有的善舉迴向何何彌佛淨土、盡此一生、願生何彌陀佛極樂國土
南無何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8-12-28 1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觀师兄讲得真透彻,学习了!
    “心”与“事”不粘连,实践起来真的很难呀!尤其是当我们布施了“善”而得到的是“怨”时,嗔恨的情绪立刻就升起来了,有时还很强烈,意识到了也无法把心平下来,这都是把“我”看得太重的缘故。以后就多想想:这些都是暂时性的感受,不要介意,慢慢的克服这个最难克服的人性弱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主题

    16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9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2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9 20:12 编辑

    很好、努力加油
    南無阿彌陀佛

    心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20:2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