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29|回复: 0

回向法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主题

22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315
发表于 2008-10-17 19: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1:42 编辑

回向的意义。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的苦恼,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能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烛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回向的功德犹如聚宝盆,不但能使功德不会流失,反而会转大。
  诸经论有关回向的说法甚多,如《华严经疏》列举有十种回向:
  其一、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饶益一切众生。
  其二、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许的功德,发广大欢喜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普获利益。
  其三、回小向大:将自觉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其四、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众生同证菩提佛果。
  其五、回劣向胜:菩萨能够随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并且使他回向殊胜的无上菩提。
  其六、回此向证:一切善根回向永离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净的彼岸。
  其七、回事向理:将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
  其八、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从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回向圆融无碍的平等法性。
  其九、回世间向出世:所有世间善法都能随顺回向出世间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众生。
  其十、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从宇宙万有如如不动的理法界,回向本体与现象‘相即相人’的理事无碍218法界。
回向的实践。
  回向是一种无私无我的广大心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实践回向的修行,譬如行善之后,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念诵回向文(选择其一):
  其一、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其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众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其三、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其四、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其五、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时何地,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时时都能与上述等回向文的善行相应,并且将这些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当下就是佛果,当下就是净土。
  让我们记住印光大师的教导:“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 (《(续)一函遍复》)
回向的功德。
  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心常清净,远离诸毒225,离苦得乐。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会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可谓自他两利,怨亲平等。正如《华严经》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净离众毒。”
  总而言之,报祖国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伦理道德的提升。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就是人间天堂。不仅感激恩德,而且感谢逆境:
  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让我们记住:一切痛苦、烦恼、不幸和障碍,皆源于损人利己;一切真正的幸福、康乐、好运和吉利,皆源于报效祖国、利益众生。
                         摘自《居士学佛100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16: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