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wwwkk123空间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师利法王子!顶礼龙树菩萨!
偈曰
无上甚深法 世间难得闻
能悟佛妙理 大智大福人 问曰。以何因缘。而造此论。历世大德。造论无量。何故叠床架屋。答曰。世尊入寂。三藏结集。经藏如海。汗牛充栋。智者一瓢而达本心。愚者虽溺而不得真味。末世众生。深著五欲。种种幻化。执为实有。三毒攻心。沉生死海。难有出期。吾哀之悯之。为利根之求解脱者。速成佛道。而造此论。又万法者因缘所生。经论虽广。历世大德之述亦备至。然今世外道邪师。沽名钓誉。妄言邪说。不实无益之辞。充斥世间。学子痴迷其中。更加热恼。于佛法醍醐。无缘得闻。故今更造此论。以成助缘。 偈曰
今世诸智者 有缘闻此论
速断诸烦恼 得证清净身 问曰。以何因缘。而名观心。答曰。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故名观心。问曰。将何观心。答曰。心者非色非空。无处无方。无形无象。可方可圆。可短可长。亦非方非圆。非短非长。心相如是。不可见。不可取。不可得。心者。不即色。不离色。色由心造。心由色成。实相非心非色。法不离心。心不离法。是法是心。是心是法。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一切时中。了不可得。心亦不内不外。不在中间。心亦非缚非解。非善非恶。非邪非正。非染非净。非美非恶。非生非灭。此甚深义。难闻难解。根器有别。或渐修或顿悟。熟虑深思。明此义者。上根利智。可速离生死。出三界。 问曰。心是有是无耶。答曰。心虽为三界之本。万法之根。然种种推求。终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者。因缘所生。亦不可得。中论云。 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心者缘生无自性。因和合故有。又和合亦空。故无。故中论又云。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论曰。凡夫执有。二乘或执空或执有。菩萨说空不舍有。说有不遣空。真如实相离空有二边。离一切相。但以假名说。了此义者。名达实相。方现真心。 偈曰
此心非是有 亦复不是无
凡夫执我见 以心将心缚
智者能了达 真谛离缚解
为除众热恼 依俗说有无 问曰。经说至心念佛。可生西方净土。何故但云观心。答曰。经岂有虚。然世人愚迷。不知佛意。但著文字。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音声者。有为法。败坏相。须明借假而修真。借言而达意。得意而忘言。若不作此见。而执之为究竟。便为不了义。纵诵十二部经。持号历尘劫。欲成佛道。无有是处。营像拜佛。种种造作。亦复如是。 问曰。心相如是。岂可观耶。答曰。肉眼者妄见。所见者妄心。须是慧眼可观真心。经云。慧眼无见无不见。观心亦如是。是心非地非空。如镜像水月。非有为非无为。无来无去。遍十方三世。作此观者。真心方现。 偈曰
心如虚空含万象 心如大地生善法
心如镜像离染净 心如水月离真假
是心有为造诸境 是心无为如空华
是心离相无来去 是心难量如恒沙 偈曰
大教西域来 绵绵遍华夏
去圣日已远 真金混泥沙
世间浅智人 见佛便献花
如从宝山过 弃宝取砾砂
学人须慧眼 锻铁去滓渣
我为乳狮子 吼声震天下
今造此浅论 略说观心法
智者善思维 速萌菩提芽
无冕称王子 精进护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