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14|回复: 2

广结善缘的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190
发表于 2005-10-16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16 16:48 编辑

<P><p></p></P>
<P><p></p></P>
<P><p></p></P>
<P>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巡探访民瘼,到一古庙忽觉口渴,有一农夫适时奉上一杯茶,明太祖感激之余,赐农夫为县令。当地一名书生闻晓,心里极为不平,便于古庙作一对联:‘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翌年,明太祖重游此庙,见此对联,知道是针对自己而题,遂提笔写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p></p></P>
<P><p></p></P>
<P>佛教以为:‘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懂得广结善缘,才会有人缘,才能得道多助,如同农夫,也是先有一杯茶与明太祖结的善缘,而后才有获得官位的果。在做人处事上,广结善缘很要紧,如何做到?有四点意见:<p></p></P>
<P><p></p></P>
<P>第一、关怀他人要多赞美:赞美是世间最好的语言,无人不欢喜获得赞美。尤其别人失意时,你对他适时的关怀、问候,如同寒冬送阳,能激发对方的信心,让他振奋心情,重燃希望。常言:‘口边就是缘’,对他人施予关怀,也为彼此结下好因好缘。因此,关怀赞美是结缘的最佳妙方。<p></p></P>
<P><p></p></P>
<P>第二、面带微笑要常问好:中。。国人重视‘见面三分情’,既然有缘相见,经常保持笑容,真心问候,给人感觉如沐春风。好比处在陌生环境,一个微笑,能化解不安的心绪;人我间有了芥蒂,一声问好,能驱散阴翳。所谓‘嗔拳不打笑脸人’,微笑代表友善与沟通,能相处融洽,减少磨擦;常常与人问好,对方得到你的安慰、鼓励,彼此间,即已结下一份善缘。<p></p></P>
<P><p></p></P>
<P>第三、言谈举止要能温和:与人来往,态度气势凌人,或语带讽刺,容易令人心生畏惧而不愿亲近。佛门教导学人爱语才能和众,‘爱语’即是以体贴温和的语言待人接物。前秦时代,僧伽提婆大师来中土,译出许多佛教典籍,也开启南方译经的风潮。他尤以开朗的气度、温和的举止和悔人不倦的精神,感动当地许多人心,无人不乐于与之亲近。可见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能广结善缘。<p></p></P>
<P><p></p></P>
<P>第四、有事相求要不推托:人际之间是相互成就的,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人有所困难请求相助时,不轻易推托,花一点时间,吃一点亏,发心与对方结缘。如果自己真的力有不足,所谓‘拒绝要有代替’,也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如语带和缓婉拒,对方自能感受我们的善意。愿意为人付出,播下的善缘善种,久而久之,自会开花结果。<p></p></P>
<P><p></p></P>
<P>人我相处,只要愿意为人服务,那怕是一个点头、一脸微笑、一句赞美、一臂助人,都是结缘。所以,如何广结善缘?四点意见希望大家参考:<p></p></P>
<P><p></p></P>
<P>第一、关怀他人要多赞美,<p></p></P>
<P><p></p></P>
<P>第二、面带微笑要常问好,<p></p></P>
<P><p></p></P>
<P>第三、言谈举止要能温和,<p></p></P>
<P> 第四、有事相求要不推托。</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16 16:48 编辑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STRONG>邪淫的定义</STRONG>
<br>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泥、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对优婆塞来说,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为邪淫。有关邪淫在戒律上,有详细的规定。本经在这里仅讲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优婆夷可参照领会,同样适用。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在“非时”[制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日期及时间],“非处”[指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处所及“三道”],“非女”[指除女性以外的,各种不同性征的人,畜之类],“处女”[未婚女],“他妇”[有夫之妇],“属自身”[在自身行淫]等情况下行淫的,均为邪淫。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邪淫罪,只有东,西,南三大洲有,北郁单越洲则无邪淫罪。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对畜生{女},对已经坏烂的[女尸],对众多[女性],对狱中的[女犯],趁人之危,对逃亡的女性,对师长的妻子,对出家尼众等亲近,作非梵行的,名为邪淫。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已经出家的人,虽已无所系属,但对自己的亲属,王属等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在恶世时,乱世时,暴君出世时,怖畏时刻,若强令自己的妻妾剃发出家,当出家后,仍同她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在“三道”[指:口道,小便道,及大便道]作非梵行的,得淫罪[有关“三道”,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得不同轻罪或重罪。此处从略]。
<p>
<p>
<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在道路边,塔庙边,祠寺边,大众集会之处,若自身,若与他人在上述等地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p>
<p>
<;P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在父母,兄弟,国王死亡后守护“灵”期内,或先与他人约会,或先应允他人,或先接受财礼,或先接受邀请[其目的是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p>
<p>
<;P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在木,泥,画像旁(一解,应指圣贤像),以及死尸等人边,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p>
<p>
<;P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若在“自淫”时[因无实体对象]起妄心,产生了与他人作非梵行想(一解:把自己的配偶想象为他人的配偶);又见到属他人之妻,不怀好意,产生了自己与之作非梵行想,这种单方面的“意淫”,也名邪淫。
<p>
<p>
<;P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以上所列举的邪淫罪,也有轻重,从“重烦恼”[如贪嗔痴比较强烈],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发生的,则得轻罪。
<p>
<p>
<;P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以上摘自《优婆塞戒经讲义》校对无误。以下是我的补充看法。怕有人不能了解。“属自身”[在自身行淫],“自淫”都说的是手淫或者是其他的自淫方式。“口道,小便道,及大便道”,指口交,肛交,小便道性交。“非女”指同性恋,人畜之间,与太监等等。见他人之妻的意淫也是邪淫。夫妻之间的非时非处行淫也是邪淫。请斑竹从其他的地方转来。
<p>
<p>
<;P 11.25pt? MARGIN-RIGHT: 15pt; LINE-HEIGHT: 11.25pt;>用性具自淫也是邪淫,卖淫嫖娼就更是邪淫了。邪淫有罪,必有恶报。<BR>一夜情是邪淫;婚外恋婚外情包二奶婚外通奸是邪淫;婚前同居偷尝禁果试婚是邪淫(没有登记领取结婚证得到法律承认保护即是未婚同居\'\')。如果再由于这种邪淫引起的堕胎杀生更是罪过无量无边,要在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希望大家谨慎小心。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p>
<p>
<;P>
<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16 16:49 编辑

<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在佛菩萨圣像处行淫的地狱苦果:</B>(以下摘自经典)<p></p></P>
<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何者邪行。所谓有人。不善观察。若羊若驴。以无人女。是故淫之。彼人于佛不生敬重。或在浮图。或近浮图。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朱诛朱诛地狱处生。受大苦恼。所谓铁蚁常所唼食。一切身分。受大苦恼。彼地狱火。满其腹内。彼地狱人。内外烧煮。自种恶业。得此恶报。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有恶虫朱诛朱诛。在地狱中啖食其肉。复饮其血。既饮血已。次断其筋。既断筋已。次破其骨。既破骨已。次饮其髓。既饮髓已。食大小肠。彼地狱人。如是烧已。如是炙已。如是食已。唱唤号哭。种种浪语。悲号大哭。如是乃至不可爱乐。不善恶业。食受未尽。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被烧煮。炙熟食之。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p></p></P>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多有怨对。虽在王舍而不得力。生常贫穷。资生乏少。又不长命。是彼邪行恶业势力。在于人中。受余残果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3 02: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