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30|回复: 0

一信以后 更不再疑(学佛当效杨公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主题

10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08-2-21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8 17:25 编辑

<H2> </H2>
<DIV>杨杰。字次公,江苏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西元一○七八~一○八五年),官职“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最初时喜好禅宗,追随天衣义怀禅师学法,参究庞蕴居士的机锋话语。有一天奉命祭祀于泰山,看到日出如圆盘般涌出时,忽然大悟。北宋神宗熙宁十年(西元一○七七年),因为母丧而去职归乡,平日闲居的时候则阅读藏经,因此而归心净土。曾绘画丈六的阿弥陀佛像,随身携带以观想忆念。杨杰平生所著述的文章,多指引归向极乐净土。<BR><BR><FONT size=5><FONT color=red>杨公以这些种种的因缘来观察之:有智慧的人容易往生,因为能够断除疑惑的缘故。有禅定的人容易往生,因为不会颠倒散乱的缘故。持戒的人容易往生,因为远离种种染污的缘故。布施的人容易往生,因为不会执著我所有的之缘故。忍辱的人容易往生,因为不会嗔恨愤怒的缘故。精进的人容易往生,因为不会退转的缘故。不执著造善也不造恶的人容易往生,因为心念纯一的缘故。诸恶已作而业报现前的人容易往生,因为心中实在是惭愧恐惧的缘故。而那些虽然有行众善的人,若是没有诚恳的信心,没有回向发愿心的人,则不能够往生净土!</FONT></FONT><BR><BR><BR><BR>唉!阿弥陀佛实在是很容易持念,极乐净土的确是很容易往生,而众生不能够持念,不能够往生,佛陀又能够奈众生何?造恶业就会入于痛苦的恶道,念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极乐的世界,这二者都是佛陀所说的,但是世间的人会担忧堕入地狱,而却怀疑自己能够往生净土,这不是很令人感到疑惑吗?’
< align=left><FONT face="细明体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西元一○八六~一○九三年),官至两浙“提点刑狱”时往生。临终时说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在此之前有一位参军叫王仲回,与杨杰是同一故乡的人,曾经追随杨杰受持念佛法门,他问到:‘念佛如何能够不间断。’杨杰回答说:‘<FONT size=6><FONT color=blue>一信之后,更不再疑惑,即是心不间断(一信以后,更不再疑)</FONT></FONT>’.王仲回听了之后踊跃欢喜。第二年,杨杰驻守在丹阳一带,有一天晚上,梦见王仲回跟他说:‘过去承蒙您以净土法门来导引我,我今天已经往生了,特别前来致谢。’然后一再地礼拜而出。</FONT></P><BR>
< align=left><FONT face="细明体 ">杨杰后来收到王仲回儿子寄来的讣文,说王仲回事先预知往生的日期,到处去告别亲友,然后安然往生。杨杰往生之后,当时荆王的夫人,梦见云游西方净土,见到一个人坐在莲华之上,其衣服随风飘扬,并以宝冠璎珞庄严其身。于是问他是何人,回答说是杨杰。(东都事略。乐邦文类)</FONT></P><BR><BR></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7:4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