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7|回复: 3

[转帖]成佛之道系列讲座(一)-破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1

主题

382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南无阿弥陀佛

积分
15342
发表于 2007-10-18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3 11:31 编辑

序<BR><BR>许多已修行证道的古大德、善知识曾言道:“开悟之前,无论你修何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围”。<BR>   佛曾言道:“正法时期,持戒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智慧成就”。所谓智慧成就,既是开悟明心后,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做到持戒和禅定,并依靠这种真实智慧才能取得修行成就。如今正是末法时期,要想进入真正的修行,必须先解决开悟问题。如果你没有开悟,即使你能修到一心不乱,也难以成佛。因为“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有些高级科学家在思考问题时也能一心不乱,但他仅仅是科学家,而不是佛。由此可见,成不成佛的关键所在是觉不觉悟。这就为我们点明了成佛的关键首先是觉悟。<BR>   真正的修行,是要按照宇宙真相以及它所包涵的宇宙规律为标准,来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真相及规律的各种习气,使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更贴近宇宙本性,最后达到与本性合一。但是,未开悟之前的修行者,不知道宇宙的真相及规律是什么,没有明确的修行标准,更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习气是违背宇宙本性的,又如何谈的上修行呢?因此古人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BR>   不仅如此,许多修行者,由于以自己的分别心来理解本门经典,难免解错悟偏。如果修行者再加上执着,不仅谈不上修行,反而造了更多更大的业障。因此古人云:“地狱门前僧道多”。<BR>   因未开悟明心,虽修某法,但不可能不起疑惑,虽也诚心努力用功,但由于始终处于疑惑之中,有疑惑则心不安定,不安定则是生死的根本。不安定则不可能一门深入地精进,因此难以成就。 <BR>   观察世间目前的修行者,心虽很诚,但大都处于十字路口,不知所从。佛和善知识都点的非常明确,修行就是修清静心,断分别心,立平等心。但有许多人还在到处找法,不知从何处修。如同在茫茫大海,无方向地游来游去,何时才能登达彼岸?<BR>   为使同修们早日开悟,少走弯路,提前进入正修阶段,故将自己参悟的一些心得奉献给同修们。<BR>   并书中道明了各道及十法界的成因,点明了修行是修什么?怎样修?以及如何修炼和证悟。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通过向一部分同修道友讲授此法,很快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验证。并有一些特别真诚的修行者,在短短几个月里,已得到明显的精进和成效,甚至已经有人坐入那朵开放的金莲。<BR>   原本不想再动念写书,因为宇宙本性是不可能用语言描述真切的,越是描述,反而离道越远。但又因许多同修有求悟道之法,只好随缘提笔再续心得,与同修共勉,作抛砖引玉之为。<BR>   佛法的内涵非常深奥,尤其是大乘佛法更是深秘难懂。难怪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讲大乘佛法时,一万二千听经者中,就有五千已修至罗汉层次的当场退席。那还是在正法时期,五千罗汉尚且难以接受大乘佛法,何况如今是末法时期,修行者的根基远不如当初的正法时期,故更难接受。<BR>   因此,望同修们无论当下能否理解,千万不要起分别心。如带着分别心来阅读此书,不仅难以受益,反而会生瞋恚心而造业,那不是作者的本意。真诚心是不加分别的,真诚心是受益和精进的基础。如果带着分别、挑剔的眼光,在进入内涵之前就已经被文字相障碍在外围了。<BR>  <BR>两边不立中何见?欲求反已离道远。 <BR>     真空妙有本自然,一法不见佛自现。<BR><BR><BR>                                 妙善<BR><BR>2004年3月1日<BR><BR><BR><BR>目录<BR><BR>破障…………………………………………(1)<BR>一.障碍在内不在外 ………………………(1)<BR>二.目前修行者中存在的一些障碍 ………(4)<BR>初识宇宙概况 ……………………………(34)<BR>一.宇宙大小的无限性 …………………(34)<BR>二.宇宙物质的无限性 …………………(35)<BR>三.万事万物变化的无限性 ……………(35)<BR>四.宇宙的启示 …………………………(36)<BR>五.宇宙是阴阳物质在不同时空的组合 (37)<BR>宇宙基本规律    …………………………(40)<BR>一.阴阳根本律    ………………………(40)<BR>1.神佛的存在形式    …………………(41)<BR>2.神佛与人勾通的方式 ………………(41)<BR>3.阴控制阳,并提前运行 ……………(43)<BR>4.阴阳是一不是二 ……………………(45)<BR>5.阴阳互偏互障的原因 ………………(48)<BR>二.因果律    ……………………………(52)<BR>1.因果实例 ………………………    (52)<BR>2.因果实例对人们的启示 ……………(58)<BR>3.因果循环的基本原理 ………………(59)<BR>三.中成极反律 …………………………(65)<BR>1.左右偏执的根本原因 ………………(65)<BR>2.修炼如何中道行………………………(66)<BR>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72)<BR>树立正知正见是修行的首要因素…………(76)<BR>心物辩证,相互转化………………………(96)<BR>1.修行必须修心……………………… (100)<BR>2.修心要修什么心…………………… (101)<BR>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真空妙有… (104)<BR>一.宇宙的本性及真相………………… (104)<BR>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106)<BR>三.宇宙真相的启示 ………………… (110)<BR>照见五蕴皆空………………………… (111)<BR>一.何为五蕴………………………… (112)<BR>二.五蕴使人们产生错觉…………… (114)<BR>三.“受”也实不可得……………… (115)<BR>四.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120)<BR>悟道…………………………………… (122)<BR>立平等心…………………………………(128)<BR>一.众生平等……………………………(129)<BR>二.法门平等……………………………(132)<BR>三.万事万物平等…………………… (136)<BR>四.佛魔平等 ………………………… (141)<BR>生命的奥秘 …………………………… (145)<BR>一.生命的本源 ……………………… (145)<BR>二.无限的生命层次 ………………… (146)<BR>三.寿命和命运 ……………………… (147)<BR>四.生命本来就不生不灭 ……………(148)<BR>五.异性相吸的奥秘………………… (150)<BR>六.人道利于修行 ………………… (152)<BR>七.死后及再生之迷………………… (153)<BR>八.生命记忆中断之迷……………… (157) <BR>九.中阴解脱之捷径 …………………(159)<BR>成功八要素 ……………………………(160)<BR>离师无法,离法无成 …………………(180)<BR>诚信是修佛的第一要素 ………………(195)<BR>祛“三毒” ……………………………(202)<BR>持“五戒” ……………………………(208)<BR>修“十善” ……………………………(215)<BR>行“六度” ……………………………(217)<BR>修炼 ……………………………………(222)<BR>一.定功修炼 …………………………(223)<BR>二.定力可使能量转化 ………………(225)<BR>三.性光修炼 …………………………(229) <BR>四.三密相应修炼法 …………………(232)<BR>五.修炼的基本程序 …………………(234)<BR>六.修炼的注意事项 …………………(237)<BR>修行捷径十锦言 ………………………(240)<BR>答疑 ……………………………………(248)<BR>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 ………(273)<BR>测验题及答案 …………………………(289)<BR>附:高效简易按摩器 …………………(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1

主题

382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南无阿弥陀佛

积分
153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3 11:32 编辑

<>成佛之道系列讲座(一)-破障 续</P>
<>破障<BR><BR>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真法界,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是由于人们心理有障碍,才使六根、六触、六识产生了十八界,这些界就是自己心理所设的障碍。要想证到一真法界,必须先破除自己心理的一切障碍。<BR>障碍越多离道越远,破除一重障碍,你就向道靠近了一步,因此,修行的本身就是破障的过程。而这些障碍都是自己多生多劫以来,执着于自我的心理需求,在逐渐背离宇宙本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长此以往,习惯成了自然,使自己已经完全察觉不到这些属于背道的东西,故非常难破。<BR>一、障碍在内不在外<BR>许多修行者,当自己修行中遇到各种障碍时,总爱眼睛盯着社会、家庭和别人。认为是社会、家庭和别人给自己设制的障碍,在阻碍自己修行。<BR>有些慧根较好的人可能有些小神通,常以神通显示自己。或常以神通来判断事物的对错、是非。正因为用神通来指导生活中的大小事物,似乎对自己有利,并有一定的准确性,还自以为了不起。其实,这是在以神通来搞分别,不知道神通是末而非本,等于自己的心时刻在随着末稍转。执着顺境,本身又是在培养自己的贪心,时刻都在背离本性,并在造三恶道之因,不仅加大了分别心,而且障碍自己的修行。相反,有些慧根较差的人总有一些自卑感,认为自己慧根差就永远赶不上别人。这种思想等于经常在给自己输入“自己慧根差”的程序。在分别“自己慧根差”的前提下又羡慕别人的慧根好,细查深究又属于嫉妒心,嫉妒又属于瞋恚心,同样是在造三恶道之因,其结果只能更加障碍自己的修行。如未明心细查,一般修行人很难透过表象查出这些背离本性的实质和细节。<BR>其实,一切障碍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心。“万法唯心造”,那么,障碍肯定也是你自己心理所造,无论你是否承认,事实就是如此。你可能会不相信,我可以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已经反复验证过的,你不必怀疑。即使你一出门偶然扭伤了脚,也完全是你自己心里事先输入了矛盾的程序所造成的。偶然和必然是一对阴阳,偶然和必然也是一不是二,因此,一切偶然之中定存在着必然。<BR>如果你遇到障碍总是强调客观,查找别人的原因,这就是本末倒置,这就是偏知偏见。这样找下去,你永远不可能破除障碍,这正是你修行无法精进的主要原因之一。<BR>甚至有些修行者,自己遇到了一些障碍,遇到一些小灾、小病时,常把责任推到师父和神佛身上。经常会说:“这是师父、佛在惩罚我”。其实,你又想错了。师父和佛从来不会惩罚任何人,他们是以大慈大悲之心和平等心在普度众生,哪有心思和精力去管你这些小事,他们是大超脱、大自在的圣人,绝不可能活得那么累,这只是你自己以凡夫之心度圣人之腹罢了。<BR>其实,在开悟者眼里是没有障碍的。所谓顺境、逆境也都是凡夫以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分别为顺境、好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就分别为逆境、坏事。而在开悟者眼里,已无我无他,何有顺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境都是帮我修行的助缘,来者不拒,顺其自然。那些总想顺境的人,认为顺比逆好,其实还是分别心。从本性来讲,顺境和逆境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助你修行,如果在顺境中把握不好,同样形成障碍,会使你栽大跟头。许多当领导的不正是在顺境中栽了大跟头吗?<BR>凡夫和圣人都生存在同一空间,同一环境里,所遇之境是同样的。为什么凡夫有障?而圣人无障呢?为什么凡夫有烦恼而佛菩萨无烦恼呢?关键在于自心,魔由心生,障从心起,一切源于自心。如果能够认识到障碍在内不在外,出现一切障碍都从自心找原因,这就是正知正见,如果出现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埋怨别人,总是找外面或别人的原因,就属于偏知偏见。许多修行人,心虽很诚,但正是由于知见上的偏差,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其结果很可能修入地狱,实为可怜!可惜!可叹!<BR>因此,要想破障,首先要明白障碍都是自己心里设置的,不要向外找原因。然后从自己心里把它放下,一切障碍将会不破自除。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什么障碍,只是你没有悟道而已。<BR>二、目前修行者中存在的一些障碍<BR>1、最大的障碍——分别心<BR>人们由于不明白宇宙本性和真相,一切以自己的五官感知判断事物,由于五官受三维的局限,把一切能感触到的东西都判断为“实有”,由此而分别出有、无,继而分别出好坏、取舍等等。<BR>人们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进行着更加细致和执着的分别。一切习惯于以自我利益为判断事物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取舍的标准。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好人,明天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坏人。多生多劫以来,人们就是这样来判定事物的。人们就是这样,被你自己错误的认识反反复复地输入的程序控制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分别心。<BR>但是,宇宙的本性中是没有分别的,万事万物中都包涵着宇宙本性。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宇宙本性变现出来的一种相和作用。既然万事万物之中都包涵着宇宙的本性,我们可以对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剖析,验证一下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否无分无别。<BR>例如:辣椒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但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好,不爱吃的人就说它不好。它本身并没有好坏,而这个“好”与“不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并强加给它的。<BR>又如:一套普通住房,让一般工薪阶层的人住,就认为正合适;如果让一个乞丐来住,他会认为这套房子如天堂一般;但是,如果让一个亿万富翁来住,他就会认为这房子太差了,如同贫民窟一般。房子的本性也没有好与不好,而好与不好完全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如果不信,你可以此方法类推一切事物。<BR>由此可见,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别的,而人们的分别心是完全背离宇宙本性的,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分别心,才导致出一切烦恼障。<BR>分别——善恶(好坏、是非、对错)——取舍——执着——欲望——得失——烦恼<BR>再往下分析,除了人们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烦恼以外,社会的动乱,杀、妄、淫、盗以及战争等一切不安定因素,都源于人们的分别心。而由于分别,才使得我们这颗心产生了种种不安定。而成千上万的修行人多生多劫未出六道,也正是由于这颗不安定的分别心。<BR>2、某些修行人为什么会产生更大的分别心<BR>许多修行者,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对善恶的标准懂得较少,脑子象一张白纸,分别也较少。但修上几年之后,懂了一些佛法,知道了一些善恶标准,或懂得了一些戒规。但由于尚未开悟,分别心没有减,却把分别心用在了学佛上。一切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程度,加上分别心,则产生了更大更多的分别。自己在执着修善的同时,眼睛看到社会、家庭、别人都在作恶。看社会处处是邪恶腐败;看别人都是自私、作恶;埋怨家里人不修行,强求家里人都不吃肉;这个人自私,那个人可恶;甚至还分别出“上贡不能贡梨”,有“让佛离开之意”;念佛不能在卫生间里念,有污佛之意;在修行者内部,眼睛时刻盯着别人,这个是破戒,那个是造业,这个是外道,那个不如法,这个要受恶报,那个要下地狱;甚至还公开攻击诽谤佛法和善知识,有些修净土的攻击修密的,有些修佛的攻击修炼气功的,这个是邪道,那个是外道,甚至还有人攻击净空法师传的是邪法,等等如此都是大分别心在作怪。<BR>若以平等心来看,众生皆是过去佛、现在佛或未来佛。每个不同的人和物只是表相不同,作用不同而已。如同钳子、锤子、锣丝刀,只是作用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但分别心较大的修行者,表相上是厌恶从善,实际上眼里看到众生和社会处处都是恶,其实说明自己心里念念都是恶。在分别善恶,执着修善的同时,另一面却在造恶。因为善恶是阴阳互根的,是一不是二。只要执着善,另一面肯定是造恶。这种人等于天天在往自己心里收垃圾,特别执善的人,等于连细小的垃圾都不放过,反而使自己烦恼重重。在执着善的心理支配下,总想朔造完美的别人和社会,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其结果是好心办坏事,自己还觉的很委屈,还认为是别人不领情。这种执善的行为实属攀缘,而不知是自己的分别心所造。在你执着造“善”的同时,另一面肯定是在造恶。因此,带着分别心执着修善的人,反而给自己造成了更大障碍和更多的烦恼。结果越修越不清净,因为这种人是在背道而驰,是在造恶业,当然要受到因果的惩罚。<BR>真正悟道者,应知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是一不是二。那些攻击气功或他门是外道的人,一是根本不了解现代气功的内涵,纵观现今社会上的气功门派,绝大多数都是性命双修,最终目标同样是成佛得道,绝非历史上专炼气功的门派同比;二是自己对佛法尚未真正悟道,会读几本经典就自以为悟道,执着本位而排斥他门,以我执偏见来偏解“不二法门”,是自己尚在二法的分别之中。只要你还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法门,就是分别心,就尚未真正地契入佛法,不知万法归一,平等不二。修行是要放下分别和我执我见,如果未立平等心,仍用执着心去研究佛法及法门,其结果只能是产生更大的分别心。自以为已契入正法,未入外道,实已离道更远。把本来是互为存在的内、外,看成是截然分开对立的法门,而且硬要排斥和消灭另一方,这本身就是背道的偏知偏见,要想排斥和消灭另一方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双方如同手心手背,本来就是一不是二。<BR>在各门各派的修行者中都有许多法执者,在本门经典的长期熏陶中,并未理解经典的真实内涵,反而养成了执着经典的“文字相”。例如:佛家称“佛”、“修行”,基督教称“神”、“主”、“操练”,法执较重者,听到不同的名词就会起反感。又如:在佛教中,对佛就有上百种称呼,其中“大医王”也是对佛的称呼。在末法时期,为了适应现代众生的需要,大多数佛都以“气功师”的方便法门出现来度众生,并以祛病健身为方便法门引其入门,然后再把众生引入佛法。观世音菩萨在无数次度生中,曾称谓过“妙善”、“妈祖”、“大罗刹王”、“圣母玛利亚”等。佛门常念的《大悲咒》,里面的每一句都是观音菩萨曾经来世间度众生时用过的名子。而且曾转生过鬼道。这些变化是佛在恒顺众生,随着时空及众生的需要而变化,所传的法门也是应时、应地、应众生的方便法门,这才体现了佛的大智大慧。而执着“名字相”、“文字相”的人,就是转不过来这个弯,换一个名称就不认识佛与佛法了,而且又在有意无意中攻击毁谤了佛法,造下了地狱的果报。实在是对佛的本性一无所知,对佛法并未契入实质,而是执着在表象上。<BR>在末法时期,要想普度众生,佛就不可能仅以某一个宗教门派的面目出现,如果仅以佛教的面目出现,只能度与佛有缘之人,就不可能普度众生。现在是大开普度、万法归一的时代,使命要求佛必须以能统领所有门派的面目出现。那么,为了适应这一使命的要求,在当今时代只有“气功”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可以使众生都能接受,因此,“气功”就成了引导众生进入修行之门的方便法门。而今的“气功”却完全不同于古代的“气功”,古代的“气功”大多是以修神通为主,而今的“气功”是性命双修,绝非同比。<BR>有些人看到气功在度人时显示神通为人治病,就认为是外道。其实这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法门。如今未法时期的众生是无利不上,因此,给他们治病和显示神通都是行方便法门而已。当年释迦牟尼佛曾有“空拳度子”的典故:一小孩爬至井边,将要掉下,释佛明知叫他回头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握空拳,说给他糖吃,于是小孩回头。释佛也是以利益行方便法门。如果我们只执着在表相上,而且认为佛是不变的,当然认不出佛的无量变化和方便法门。有不少佛门中人,由于自己未识佛性,还以“气功是外道、邪道”来障碍别人,造下了谤佛、谤法的大错。<BR>佛的空无本性中可产生无量无边的变化,而不变的是本性,因此,不变的本性与变化的表象和作用也是一不是二。在接触许多修行者中,这样的问题和障碍非常普遍,因此,特别需要引起修行者的注意。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别人,因此,对其他法门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应以平等之心视之,以免造下地狱口业。<BR>3、傲慢心产生的所知障<BR>有些修行者初修时尚可虚心求教,但学了一些经论戒律之后,自认为懂了不少佛法,甚至背的很熟,心位反而越来越高。自以为是,对他人总是生疑生嫉,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向别人请教。此时,只能说是对经论的字面上稍有理解,离真正开悟尚有十万八千里。但由于傲慢心产生的所知障,把自己障碍在经论的字面上,而不能深入参悟其中内涵。真正的开悟不是从经论的字面上得到的,是从清静心里自然流露的。有傲慢心的人却认为已有所得,对不如自己者轻慢瞧不起别人。对比自己强的却心生嫉妒,甚至千方百计找一些理由去攻击诽谤别人。说:“不是大德高僧讲的法我不听”。首先分别出来一个“大”和“高”,却不知一粒石、一滴水、一片落叶都能为众生说法。甚至还说“净空法师讲的太浅了,重复的太多了”。自己不度众生,反而站在一旁讥讽他人。别人在苦海里救度众生,自己却站在岸上指手划脚地挑毛病。真正做事的人,其精力大都用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上,而正是那些不做事的人才会无事生非,专挑别人毛病,说穿了实际是在嫉妒别人,是分别心引发的瞋恚心。<BR>这种傲慢心不仅障碍着自己不能进步,在攻击、嫉妒别人的时候,反而又造下了身、口、意三业。而且你攻击的对象场能越大,自己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其结果也越惨。过去曾有一女尼,讥讽一老尼:“念经像狗叫”,她不知这位老尼已证得罗汉果位,结果使自己转了五百世的狗,受到上万年为狗的果报。<BR>“要想佛法兴,必须僧赞僧”。修行者如果都是相互轻视、讥讽,实属破和合僧,是自灭佛法,不仅障碍着自己难以成道,还造下了毁灭佛法的大罪,是无间地狱的果报。有傲慢心的人,今生即使积累很大的功德福报,充其量也只能修至修罗道。如果造业较大,入地狱倒可能有份。<BR>有些修行人尚不明白,由于自己的嫉妒而挑拨或障碍了别人与善知识的缘分,使别人失去了请明师点化的机缘,就是障人修行,断人慧命。断人慧命比害人性命还要严重的多,害人性命只是害了人家一生的性命,但是断人慧命等于杀人无数次。因此,“障人修行,地狱果报”,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修行之缘很可能多生多劫才能得遇一次,障人修行既是障误了别人多劫难遇的修行和成佛的良机,耽误和浪费别人多劫的生命就等于杀生,而且等于杀害了别人无数次生命,因此必下地狱。而且必须等待被其所害的人们都出地狱之后,他才能从地狱里出来。被他所障的人越多,他在地狱里停留的时间也越长。如同人道里杀人越多被判的刑期也越长。如不明白此理,等到自己下地狱时还不明白是怎么下的,多么可悲!可叹!可怜!<BR>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修行的人,会有一种紧迫感,知道今生时刻改自己的过错都恐怕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挑别人的毛病?在悟道者心里,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别,一切都是正常的,因而不见世间过。<BR>傲慢心源于分别心,首先分别出有我有他,然后又执着于我的虚名和偏见,总想处处表现自己,而且别人还不能比自己强。如此心态在多生多劫中养成了傲慢的习气,仍然是分别心的扩大。<BR>要想破除傲慢心,首先要破掉“我执”,要想放下“我执”,首先要看破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和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事物都只能用它的作用,但实不可得,包括自我肉体,何况虚名和自我的见解?<BR>修行人应该明白,众生平等无别。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是众生,如同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与我平等无别,皆我兄弟姊妹,皆可为我说法。攻击众生就等于伤害自己。如明此理,才能树立平等无分别之心。如能树立平等心,傲慢心不攻自破。在飞机上看下面的人如同蚂蚁,在宇宙中看一个太阳系、银河系如同微尘一般,几乎都看不见,何况我们如此渺小的人,简直的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人类不应该自以为是,妄自尊大。<BR>4、五官被三维所障<BR>人类属于三维生命层次。因此,人类的五官被限制在<BR>三维层次中,障碍着自己对宇宙真相及多维层的认识。例如,宇宙及万事万物里面所存在的空间,肉眼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用手也摸不到。空间属于四维,时间属于五维。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但是,我们的肉眼只能看见这一秒钟的事物,前一秒钟和后一秒钟的事物都看不见。因此,人们判断和认识事物的标准是脱离时空的。人类的五官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以内的阳性事物,而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但是,人们却感知不到四维以上的阴性事物(肉眼可见的阳性事物只占宇宙空间的1%,而肉眼看不见的阴性物质却占宇宙空间的99%以上)。因此,人们看一切事物都是只看阳而不知阴;只看现在而不看过去和未来;只看事物的本身而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因果关系;只看事物的表相而不知内在的实质;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一个角度,而不能全方位、多维层地认识事物。这就使我们对宇宙及万事万物的认识产生了重重障碍。<BR>例如,多数修行者不知佛的真相,认为佛如果来到人间,都是驾着彩云,头顶放光,身坐莲花,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如神话影片中的描述。其实,神佛与我们同在一个空间,只是由于生命维层不同,我们的肉眼受三维所限,神佛能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他们。如同我们可以看见蚂蚁、微生物,而两维生命层次的蚂蚁和微生物,却看不见我们三维生命层次的人一样。即使蚂蚁和细菌爬在人的身上,也不知我们是人。同样,即使是佛在我们身边,我们也看不到他们。<BR>由于生命层次不同,相互之间很难勾通,因此,人们不相信有鬼怪神佛。修行人虽然相信,但由于理不通,再加上被三维肉眼所障,信中总带有一些疑惑,或者干脆就是迷信。由于疑惑而不能正信,就会不同程度地在修佛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障碍。<BR>一个修行人,如果判断和认识事物,仍以肉眼可见为参照标准,说明你还被三维的界限所困。如果你还是认为眼睛只能看,耳朵只能听,鼻子只能闻,这还是仍被三维所障。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相对“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从而产生“六识”,加在一起称谓“ 18 界”。而这 18 界都是人的分别意识自造出来的。认为眼只能看,耳只能听。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有了界限,人们就被这些界限所束缚。因此,“界”都是自己设置的障碍。<BR>有此障碍,说明尚未悟到本性,不知道能看的,能听的,能闻的是自己的本性。如果人死后灵体离开了肉体,你的眼、耳、鼻、舌、身还在,为什么不能看,不能听,不能闻?说明真正能看、能听、能闻的是真我本性。比如,你自己可以作一个小试验,你默念一句“阿弥陀佛”,虽未发出一点声音,但你自己却能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对于有神通的人更无界限,你在千里以外乃至他方世界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他都知道,无障无碍。“天眼”可以突破时空,观察过去和未来的一切事物。因为清静心使他回到本性之中,从而打破了一切界限。在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 18 界,所谓的“界”,都是自己心理设置的。如果能先从自己心理打破一切界的障碍,断掉以眼、耳、鼻、舌、身来判断和认识事物的习气,就接近了本性。无障无碍的“五眼六神通”都来自你那清静法身的本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1

主题

382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南无阿弥陀佛

积分
153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3 11:32 编辑

5、疑惑障<BR>由于不明宇宙真相,没有一个明确的总目标和某个修炼过程的阶段目标,修一段时间就开始疑惑了。“我修的这个法对不对”?“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会有灾?为什么身上还有病”?“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不出功能”?“为什么我没有一点感应”?“是不是这个师父教我的法不对?或者是不适合我修炼此法”?由于种种疑惑,又开始找法,或者改弦异辙,另修他门,或者对师父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废,不再继续修炼了。更严重的还会攻击或毁谤师父,造下地狱果报。<BR>这种现象所产生的障碍,基本原因仍在自己。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心是否能做到“真诚相信”。由于不能真诚相信,对师父和佛讲的话,不能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如实去做,所以未见成效。不察自己的原因,反而向外找障碍,其本身就是自己偏见过重。结果再去找法外求,反而背道更远。例如,一些人打坐怕腿痛,炼功怕冷、怕热、怕起早,自己懒惰怕吃苦,然后给自己找一堆借口,强调一些客观理由,这都属于偏知偏见。<BR>出现这种现象的修行人,你如果说他心不真诚,他可能不会承认,认为自己对佛是一片真诚,毫不疑惑。但是这并非真诚。真诚之心是对佛和代表佛的明师所说的话,不加任何思索,不加任何分别,不加任何疑惑,把自己的思想放空。如此才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按照佛和明师的教导去做,才能见到成效。<BR>6、法执障<BR>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着乃至停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论里不停地研究佛法,甚至研究到钻牛角尖的地步,反而使自己脑子不停地在想问题。甚至执着在经论的字面上,执着在“名相”上,生出许多自相矛盾的怪问题。越研究思想越复杂,反而越不清静。<BR>真正的开悟者,没有一个是研究经论才开悟的。经论都是开悟后的圣人写的,它只能指导你走哪条路,如何走才是捷径。但是,研究经论不能代替走路,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修行必须自己去修,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亲身证道。<BR>有些修行者总是抱着圣人的经论不放,总以为只要把圣人的经论研究透彻,自己也就开悟了。其实,凡人读懂的仅是文字字面的意思,如此研究下去,永远也不能开悟。有些长期研究佛法的人,讲起法来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习气一点也没改,只是增长了浮躁和傲慢的习气。这种人还不懂得什么是修行,他研究佛法不是用来修行的,而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增长虚名的。<BR>研究用的是识,而开悟用的是智,而且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开悟是在清静入定的前提下真智慧的自然流露。首先要把自己的头脑思想放空,进入真正的禅定状态。从古至今,千门万法都是修一个“定”字,定能生慧。相反,头脑使用的越多,分别也越多,越制造出更多的障碍,把自我本性给层层封闭起来,把自己从宇宙的本源中拉出来,背道而驰。因此,使用头脑修行是违背道的,不空掉自己的头脑是无法进入修行档次的。<BR>因此,经论里的道理懂了之后就应该放下,“解”之后应扎扎实实进入“行”的阶段。如同“愚公移山”,只停留在讨论和研究上,就是不动锹去挖,永远也少不了一点土。只有“行”才能在行中得到真正的“解”,只有“行”才能说明你是真信。“解”、“行”合一才能在“证”的过程中靠近本性,达到真正的解——开悟。如果一直停留在研究中,永远也不可能开悟,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位佛学研究家。仍属于“识”的范畴,而与真实智慧相比仍属本末关系。<BR>在修行者中还存在另一种法执。见到一些“名望高”或所谓“神通大”的人,则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去接近他们,总想求他们给个什么大。法。,几个月就可修成佛。最好是求他们的金口玉言说上一句话,自己就可不修而成,或者在将来有大灾难时能保住全家平安。这种现象从表相上看类似法执,其实是一种更大的贪心。这种人不想脚踏实地的修行,更不愿付出,是一种投机赌一把的机会主义心理。这种人不仅给自己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反而易走火入魔,进入邪道,十分危险。其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不仅是半途而废,而且贪心又造下了饿鬼道之因。还有不少修行者只看表象是出家人,是有名气的修行人,就盲目地跪拜求法,要求给点开示,不知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往往被一些邪师领入歧途。<BR>在宇宙中,得与失是平衡的,欲得先失,不失不得,得与失的总量是相等的。抱有投机思想和贪法之心修行的人,只能背道而弛,修入饿鬼道。一个连不失不得原理尚未理解的人,对于宇宙本性的“无失亦无得”则更难契入。<BR>法执还会表现在修行的各个阶段,在六道中必须先修得人天标准,以修善为主。但是,要想修出六道,又必须放下善恶之分别,此时,如果仍放不下善恶之分别,则形成法执障碍,不可能脱离六道。大多数人正是因修善而又放不下善,才障碍着自己生生世世未出六道。因为六道正是善三道和恶三道组合而成,你心里只要还有善恶之分别,你就难出六道。<BR>7、被急功近利所障<BR>有相当一部分修行人被眼前利益所障,每天也烧香拜佛,磕头念经,但求的是全家平安、消灾免难、身体无病、发财致富等福报。欲求近利,必失远利。如细分析,还是一种贪图享受的心理,仍在造三恶道之因。即使修得一些福报,不过是眼前近利。即使是天人,当福报享尽之后,依然要下堕恶道。何况你修的那点眼前之福,更是过眼烟云。由于为享受而修福报,因此,这种修行人为得大利也会舍些小利。但是,要想出离六道,成佛证果,前提条件是忘我,是彻底的舍,要放下一切。为享受而修福报的人,其实是在修贪心,更不可能放下一切彻底的舍。因为他心里还在执着“小我”,这就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修行是逆水行舟,需要吃苦耐劳的各种付出,这种人患得患失,一旦吃苦辛劳的各种付出大于所换得的享受时,他就认为不合算而退缩了,就不会再继续修行下去,许多人被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碍得步步后退,以至半途而废。<BR>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永恒之我方证果。这时的“我”,已不是凡夫概念中的“我”,这个“我”是宇宙的真我本性,是无我之我。而执着于近利,计较得失者,自认为很聪明,做事不会吃亏,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抱着“我执”不舍的人,是在背道而驰,怎会有得道之日?<BR>8、悟前障和悟后障<BR>许多修行者在开悟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开悟,这属于“悟前障”。例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把钱财名利看得淡了既是开悟;有些人懂了一些因果既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有些人由于在家有烦恼,能舍得家庭,总想出家修行既认为是开悟;有些人懂得一些佛法,从经论字面上得到一些参悟既认为是开悟;还有的人知道了自己前世的一些事就误认为是开悟;还有相当多的修行者把神通看得很重,认为有些神通的人是高人,用神通判断事物比较准确既是开悟的象征,还错误地认为这就是真智慧的显现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开悟,而且离开悟还有十万八千里。真正的开悟是悟透了宇宙本性、宇宙和人生真相,这才是初步开悟。而且开悟的过程并非一次完成,所谓“大悟十八九,小悟无其数”。由多次小悟、大悟的积累才能达成智的升华。<BR>在以上举例中,因有烦恼想出家,实为躲避烦恼,不是悟道而是背道。尚不知烦恼由心而生,心若不转,躲到天涯海角也照样生烦恼。因此,修心才是从根本上修。至于执着有神通既是开悟的人,更是本末倒置。神通无论多大,只不过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作用而已,如果神通出在开悟之前,不知如何把握,难免用神通造业,反而比没有神通的人造业更大。有些已经开悟的人并不一定显现神通。开悟之后,只有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除尽各种习气,神通才能自然出现。因此有无神通并不是开悟的象征,鬼神都有五通,天魔则有更大的神通。如果迷信、追求有神通的人,将是舍本求末,心外求法,则会导致走火入魔,更严重的还会被魔所控制。<BR>悟后障是指某些人认为“一开悟既已大功告成,就不用再修了”。其实,开悟仅仅是“信、解、行、证”中的“解”,“行”才是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开悟后才刚刚悟透宇宙真相,自己多生多劫养成的各种习气,只有在开悟后才能觉察到。此时才能进入一个长期的改正自己习气的阶段。因此,开悟后才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BR>在千千万万的修行人中,能够真正开悟的人微乎其微,万里挑一,非常难得。如果认为一开悟就万事大吉,不用修行了,实为可惜。这种人不仅误己而且误人。开悟只是“明心”,将开悟的真实智慧灵活变通,随缘不变地运用在各种事物中,对样样事物都能证道才为“见性”,见性才能成佛。修行人千万切记,不可自设悟后障,以免自误误他。<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89

帖子

40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358
发表于 2007-10-23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3 11:33 编辑

<>谢谢师兄!!!</P>
<>我个人认为很精彩!请师兄将未完部分继续上传上来!</P>
<> 谢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2: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