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em01]南怀瑾师的生平<BR/>(准提慧明 惭愧居士的网络搜索2007.07.10) <BR/><BR/> 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BR/><BR/>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西行入川。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 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 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BR/><BR/> 1945年,南怀瑾先生离藏走滇,任教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1947年内战开始不久,南怀瑾先生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于杭州天竺,披阅了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继而于江西庐山天池寺旁结茅蓬清修。1949年春,南怀瑾先生辞别家乡,只身赴台。<BR/><BR/> 到台湾后,南怀瑾先生先后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并应邀至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执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不少台湾党政、军政要人及工商巨子都曾拜在南怀瑾先生门下。<BR/><BR/> 南怀瑾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这样称呼他。<BR/><BR/> 1985年夏,南怀瑾先生离台赴美。在美国期间,成立了“东西学院”,旨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BR/><BR/> 旅美三年,南怀瑾先生未偿一日不思念中华故土,身处异乡心系家国。其实又何止是旅美期间,南怀瑾先生旅台三十六年,因“书剑飘零,不见慈颜”,常常是“几回好梦至家乡”。其怀乡之情,并非发于个人小私,实出于爱国忧民之大公。不论在台湾还是旅居海外,南怀瑾先生每每念及国家振兴图强事业,特别是对祖国统一大业,系於心怀,百般关注。<BR/><BR/> 南怀瑾先生于1987年结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企能就近献力于国内各项建设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BR/><BR/>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BR/>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BR/><BR/> 这是挂在南怀瑾先生客厅的条幅,反映了他的修养和追求。几十年来,南怀瑾先生虽屡经人间磨难,然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南怀瑾先生焚膏继晷,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三十二部专著,其中一些著作一版再版,长销不衰。1990年以来,台湾及大陆多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孟子旁通》、《易经系传别讲》、《金刚经说什么》、《佛说入胎经》、《如何修正佛法》等三十几部著作,颇受欢迎。<BR/><BR/> 南怀瑾先生从国内文化教育事业入手,相继成立了光华教育基金会、国际文教基金会,自1989年以来,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及希望工程并其他科研文教机构捐款二百余万元,设立多种奖学金和各类基金,鼎力推进国内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南怀瑾先生还投资2000多万美元创建了十几家合资企业,其中最为卓著者,当数投资浙江金温铁路一举。<BR/><BR/>名士才情,英雄肝胆;<BR/>圣贤学问,仙佛心肠。<BR/><BR/> 这是南怀瑾先生赠我国家领导人的一幅条幅,用它来概括南怀瑾先生的高尚品德,也十分确切。<BR/><BR/> 时至今日,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在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位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且名播遐迩,声誉日隆……。 <BR/><BR/> 早在四十余年前,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其後,先生又奔走於美国、香港、欧洲等地,虽偶于经贸领域度化,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华传统文化之宏扬,盖以文化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 <BR/><BR/> 数十年来,南先生虽旅居海外,然心怀故土乡梓,深切关怀着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并率先在大陆投资一千二百八十六万美元修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资金在大陆南北十余所高等院校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此种种,令人感佩。<BR/><BR/>佛学之路:<BR/><BR/>南怀瑾先生说:<BR/>(一)【经部】大般若经 大涅磐经 华严经 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胜曼夫人经 大宝积经 法华经 楞严经 圆觉经 <BR/>(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萨戒(大乘) <BR/>(三)【论部】 现观庄严论 大摩诃止观 宗镜录 正续指月录 大智度论 密宗道次第论 瑜伽师地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BR/>(以上内容学佛指归网站有教好注解本下载)<BR/><BR/>假定一个人想学佛,想学佛法,把上面列举的这几部经律论,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作比较深入的研读,绝对足够了。有些朋友认为,只要修持作功夫就好了,不一定要看经论,那是绝对错误的。要知道,作功夫,如果理不明,见不正,功夫就不会上路。换句话说,功夫作不好,那就是因为理不通达。<BR/><BR/><BR/>南怀瑾所列佛学入门必读书籍的一些注本以及其他经论的注本:<BR/>更多的版本可参考中华佛典宝库(用搜索)<BR/><BR/>(一)经部 <BR/>大般若经:<BR/>大般若经纲要 (古南沙门通门阅正 七空居士葛彗提纲)。<BR/>大般若经知津(蕅益大师编) 般若经讲记 (印顺法师讲)。<BR/><BR/>大涅盘经:<BR/>大般涅槃经涅槃经游意(吉藏)。涅槃宗要(元晓) <BR/>南本大般涅槃经(上下)(刘宋沙门慧严慧观同谢灵运再治 )。<BR/><BR/>华严经: <BR/>华严义海 华严经浅释(宣化)。 华严经疏(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篡要(澄观疏钞 李通玄论 道霈纂要) 华严疏(通理) 华严经疏钞(八十卷) (唐沙门澄观撰述)华严经要解 (比丘戒环集) 华严经探玄记(上下册) (唐 沙门法藏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表解 华严十无尽藏讲义(能海) <BR/><BR/><BR/>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BR/>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南怀谨)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浅释(宣化) (净空法师(讲述))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释谛闲编)普贤菩萨行愿品讲记(济群)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 (黄智海演述)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 普贤行愿品辑要说 普贤行愿品经释(能海)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演培法师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唐.清凉国师疏) <BR/>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BR/><BR/>金刚经:<BR/>金刚经六祖口诀 (惠能六祖大师) 金刚经五十三家集注 (明.永乐皇帝集编)金刚经集注 (明)朱棣 集注) 金刚经一滴(黄念祖)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金刚经三十六品偈颂(南怀瑾) 金刚经讲义(江味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憨山大师直说) 金刚经决疑(-明-憨山)金刚经伯注讲义(慈航老法师鉴定 释慈空法师注解)金刚经破空论(智旭) 金刚经讲录 (道源长老讲)金刚经(直解) (南屏疯僧汇集) 金刚经句解易知 (清 王巨川居士加注) 金刚经讲义节要 (净空法师节录) 金刚经浅易(圣一老法师述) 金刚经的研究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主要精神 (黄念祖居士) 金刚经全注全解 (悟真子) 金刚经释(王骧陆) 金刚经观心释(智旭) 释金刚经(紫柏) 金刚经的启示(1—6) (净空法师)<BR/><BR/>心经:<BR/>心经略说(黄念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明.宗泐 如[王*已]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慧莹) 心经集注 (永觉禅师等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说 (-明-憨山大师直说) 心经修证圆通法门——般若正观略讲(南怀瑾)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非台颂解(1-8) (宣化上人)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释(黄念祖居士) 心经六家注 心经抉隐 (元音)心经三讲(袁焕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斌宗法师述)心经略说 (黄念祖居士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广超法师) 心经讲记 (圣一老法师) 般若心经要义(于凌波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释达庵著) 心经大意 (弘一法师著) 心经 (倓虚大师讲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斌宗法师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漫言 (明暘法师讲述 ) 心经释(王骧陆) <BR/> <BR/> 维摩诘经:<BR/>注维摩诘所说经(僧肇等注)维摩诘经讲记(太虚大师) 维摩诘经释会纪闻 (太虚大师著) 维摩诘经讲义录 (月霞法师(释显珠)讲)维摩诘经(慈恩疏)<BR/>维摩诘经(智者疏)<BR/><BR/>楞伽经: <BR/>楞伽大义今释(南怀谨)楞伽经义记 (太虚大师著)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成观法师撰注) 楞伽经玄义(智旭) 楞伽经义疏(智旭)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上.下) 楞伽科解 楞伽补遗(憨山) 楞伽玄义(贤首)楞伽经今文译注 (普行法师著) <BR/><BR/>解深密经: <BR/>解深密经语体释 (演培法师释注) 解深密经 (程恭让释译) 解深密经测疏节要 (罗时憲全集) 解深密经注 (遁伦注 )<BR/><BR/>胜蔓夫人经:<BR/>胜鬘夫人经讲记 (优昙法师讲) 胜鬘经讲记 (印顺法师讲)<BR/><BR/>大宝积经:<BR/>菩提流志译 大唐三藏义净译<BR/><BR/><BR/>法华经:<BR/>法华经通义 (憨山大师) 法华经大成(上下)(清 史洁珵(玉函)辑) 法华经玄义(智顗)法华宗要(元晓)法华经文句记 (隋天台智者大师)法华经文句篡要(隋智者大师说)法华经会义(智旭) 妙玄节要(智旭) 法华经论贯(智旭) 妙法莲花经忧波提舍(婆薮槃豆释.菩提留支/昙林等译)妙法莲华经科注 (一如法师集注)<BR/><BR/>观世音菩萨普门品<BR/>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1--10) (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与观音法门(南怀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明 (温光熹著)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圆瑛法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宝静法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演培法师释) 普门品闻记 (圣一老法师记讲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森下大圆著)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贤顿老法师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演培法师讲) 普门品题解(元音) <BR/> <BR/> 楞严经:<BR/>楞严大义今释(南怀瑾)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楞严悬镜(憨山)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 ( 智旭大师著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亲闻记、行策大师净土警语精华讲记 合刊 (净空法师讲述) 楞严经玄义、楞严经文句 (蕅益大师著) 楞严经摸象记 (莲池大师述) 楞严经通议(上下)(憨山大师述)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大佛顶首楞严经略述(知定)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宣化)楞严正脉疏(交光)楞严疏(通理) 楞严直解(全(孙仲霞) 楞严经研究 (太虚大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海仁老师) 楞严经宗通 (曾凤仪著)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辨魔法要 (释净空主讲) 楞严经五十重阴魔解----走向佛陀的菩提正道 {北京居士} 楞严贯摄 (刘道开纂述) 楞严经纲要 (圣一法师) 塄严补注(憨山)释楞严经(紫柏)楞严要解(元音)<BR/><BR/>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BR/>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清 沙门续法集)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亲闻记 (净空法师讲述 刘承符居士记)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民初 静权法师讲述)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1-23) (净空法师) 大势至圆通章疏钞菁华(1-3) (净空法师) 大势至念佛圆通法门 (明良法师) <BR/> <BR/> 圆觉经:<BR/>圆觉经略说(南怀瑾)圆觉经略疏(唐.宗密) 圆觉经略释 (太虚大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圆瑛法师讲述) 圆觉经直解 (憨山大师著)圆觉经讲义(谛闲)圆觉经抉隐(王骧陆)<BR/><BR/><BR/><B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