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2|回复: 0

必须要利益众生的13个理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发表于 2007-1-29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21 18:03 编辑

<P>必须要利益众生的13个理由</P>
<P>节选自《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P>
<P>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P>
<P>索达吉堪布译 </P>
<P><BR>此外,按照大乘窍诀中所说,应当思维十三种道理而利益众生。如何思维呢? <BR>   <BR>(一)如是一切众生都曾屡次作过自己的父母,为父母时无一不是慈爱饶益我,为了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也必须利益众生。《圣者涅盘经》中云:“此大地土抟成豌豆许丸用以衡量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则作成之丸可数尽,然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却不可胜数。” <BR>   <BR>(二)若不精勤报答曾利益自己的众生,则将会被不感恩图报的沉重负担所压,因此为报恩德也必须利益有情。《广戒经》云:“诸地诸山海,非为我负担,不报众恩德,乃我大负担。” <BR>   <BR>(三)如果一切众生都幸福快乐,那么也无需饶益。然而,由于为我们造罪而受轮回恶趣痛苦压迫,因此为偿清宿债我也必须饶益有情。 <BR>   <BR>(四)一切众生虽然无不希求安乐,不愿受苦,可是,因对此愚昧而唯一遭受痛苦折磨,为解除他们的痛苦我也必须行利众事业。 <BR>   <BR>(五)无量众生未能蒙受往昔诸佛引导、调伏,我若不引导他们,则已断绝了大乘种姓,为了那些无依无怙的众生我也必须行利众事业。 <BR>   <BR>(六)为了调化那些由于我执我所执而被烦恼业风所吹的颠倒众生,我也要发愿尽力精勤利益有情。 <BR>   <BR>(七)虽然诸法是无我空性,但众生却未证悟,应当以大悲心引导这些如梦有情,若未引导他们,则已泯灭了大悲种姓,由此我也应当成办利他之事。 <BR>   <BR>(八)我已发心利益众生,若未利益则违犯了自己的学处,由此也应当成办利他事业。 <BR>   <BR>(九)我漂泊于轮回中也是由于曾对有情生嗔心等烦恼所致,如今此等众生成为我修菩提道之殊胜对境,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事业。《入行论》云:“如此利众者,今已圆证果。” <BR>   <BR>(十)若直接利益他众则间接可成办自利,由此也必须利他。《入行论》云:“亦成自利益。” <BR>   <BR>(十一)若利众生则令诸佛欢喜,因此必须利众。《入行论》云:“除悦众生外,无余可悦佛。” <BR>   <BR>(十二)发心后若不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业,则堕入声缘乘,由此也必须利众。 <BR>   <BR>(十三)证悟了不缘我与众生如虚空般的胜义谛,则于世俗谛中利益如梦般的众生也是无有困难的,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之事业。 <BR>   <BR>    总之,应当发心乃至仅有一个众生未从轮回中解脱前我愿为度之而住于轮回中,日日夜夜无有厌倦地精进,若能于百俱胝劫令一个众生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应当以最大的勇气尽力而为。《经观庄严论》云:“佛子依胜勤,成熟诸众生,为生一善心,千万劫不厌。”当以此种方式利益众生。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21 18:03 编辑

<>略说佛教因果</P>
<>仁俊法师著</P>
<>佛教所说的因果,是建立在不可动摇的理论与事实上的;理解了因果的理论与事实,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潜性与显相,则能洞彻无疑。约这一意义说,证明佛教所阐扬的因果,实是恰如其分的说明一切事相的来龙去脉,非但毫无愚弄作用,且更具有对治一切邪因邪果的伟大效用。佛教建立因果的动机,首先是将一切有情从邪因邪果中引进到正因正果中来;信解了正因正果,心行则能自动自警的力趣于正。从因果果因的复杂性上看,真够深微而难以了知,所以,‘世间智者’虽也讲因说果,但因对它的深微性没有体悟,总不能直从自身上把握因果的真义。佛法的因果主要是从自身上讲起,了知自身无实性,无真我,乃是由因缘幻合所引起的相续的生命之流,因果就建立在相续的生命流上。生命必依时空而存活,从时间上认定著「三世’,生命流上的因因果果才信得切。</P>
<>一切因果的创变者——生命,离了生命,一切因果就没法谈了。因果是由生命的活动,所表现出的无限现象,生命是由因果的支配所演化出的无量有情,二者有著连锁性的关系。生命最神秘的是个生字,生,是指每一个生命都在长期的引续下去,向前看有过去的生命,向后看有未来的生命,向中看有现在的生命,过去的生命为因,现在的生命是果。同时,现在的生命为因,未来的生命是果;生命之流就这样的三世三世的流下去。有情界到处结织成因果网络,各自的活动,就各自拘限在各自的因果网络上。世俗因缘所引生的世俗因果的生命现象大都如此。这种因果就理论上说,似乎太机械,就事实上说,似乎太平凡,但却是世间实相。讲因果,信得了这,才能接受高深因果的理论与事实。从因果的恒转上看,确是可变的,真能改变因果的惟有人,能改变因果则能创造因果。生命之路—因果,这条路大有宽狭明暗之别:迷信邪因邪果则最极狭暗,正信正因正果则非常宽明。因果本身给人的启示:将生命之路先辟得宽明了。</P>
<>人类的得救,是自救自,虽然也需要他力相助,但那仅是增上缘,自心才是得救的因缘。视自心为因缘之本,理会到一切因果皆此因缘所生,而此因缘乃是心熏心、心生心相依而起的。因果既离不开缘起的心,那末,把握现前的心(意识),注察其最微的动念—因,以法以智熏培而纠导它,就会感到好果。人类生命的真转机—抉择因果,在因上抉择得精密正确,果上就免得许多纡曲波折。佛法教人‘慎因’‘畏因’,都是要人重视因!</P>
<>业行的律则——因果,有因一定要感果的,这是约因已种而果快成熟说的,假使因虽种而尚未成果,新的强有力的因透入了心坎,它就会多少起著变化,甚或全部改观。这与宿命论所讲的不同。因果能起变化,当然就能进步。佛法倡说世间因果,用意即在于由变化而臻于净化,由恶而向于善,是进化的基础。陷在流转中的有情,受著种种障覆,总是退化多于进化。这,一切通在恶未止而善未行,对于善恶因果的本质还未清楚。对治这,只有弘宣五戒十善,以此为因而感果,再由果上而践因,生生世世则能以人生而上进。正因果中养成的正式心境,对己则不敢贪纵,对人则不肯刻暴,兹福观念由此而来。这是人间的和善之本;和善中的相互提携,一切才能进化。一分科学者的进化观,著眼在由物而人的竞争上,进成退败的世相是如此,但因竞争而引起的斗争、杀害,许多处又显得退化了。依佛法说,动物虽有进化的潜能,但因种种限制,决不能真实进化,一定要舍了物生而取得了人生,明因果,持戒善,才能步入进化之程。从自家一个个的生命上讲进化,这在特重见(到才)知(到)的物质实验者很难相信。但是,佛法从现象的推知与智慧的证知上,确是如此。蔽于见知的人,总是将现生孤立起来看,一死就都完了,这谈到进化吗?佛法彻见到这弊端,故以推知与证知说明生命的继续相引。人类生命的特征—灵知性强,进化,即是灵知性向正确方面一直发展。不过,人的灵知一被(染污)无知所掩,就难以进化。因此,必须以善行扶植灵知,进化始能趣入定向。在善行的进化中讲因果,这是人生进化的开始。</P>
<>人,知道生命无尽,而又信得生命进化,便能提起积极精神。人类社会最大的稳定力:是各人‘确信业报由各自负责’。这个观念一遍透了,自洁自好,自强自立的风气才播得开。</P>
<>进化,专限在世间上说,不够彻底,有漏戒善中的凡夫,观慧薄弱,一著果而昧因就难进化了。因此,佛教才又说转染为净的因果。这一层因果著重在出世间。世间的一切是无常,是蒙蔽,有进也有退。所以,真实的进化必须于净化中求。三乘圣者都是于净化中求进化的。净化之因是(八正)道,净化之果是(择)灭(无为)。依八正道而起信起行,则能悟灭而得净。生活在净化中,一切尽是赤裸光灼,鉴彻无碍。这样的生命所表现的,不但超世也能化世。有情误认染欲为美,这都是偏著在事境的艳丽的一面,而忽视了理境的空净的一面。为艳境迷陷的人多极了,要跃出这个陷坑,非悟入空净的理境不成。世间的宗教与‘净道’(四禅、四无量、四无色),虽也能相对净化,但不能绝对净化,惟有八正道才能绝对净化。自利之根—净,这个根彻底净了,净他的净力才会充实。净化的法味熏得深了,虽不能立即转染成净,至少不会粘得浑身泥滓。在净化过程中不昧因果,在世间事行上才能扭转因果,这是凡圣迷悟的关键,拨开了这道关键,才能出迷入悟。</P>
<>学佛最重要的:把握凡圣之辨,把握由凡入圣之念。这一念深牢了,转染成净就不远了。我们应该重视这一念,护持这一念。</P>
<>生命净化到无系(缚)无(流)转,约价值说,已比世间的神或贤圣高得多。一分的二乘到此境地,出世而感到无事可‘作’,安寂地等著入灭。重自净而忽于净他,当然要受到弹斥。大乘是自净与净他同样重视,因果观才圆纯了。这一层因果,是就六度与大菩提说的。因位上不计时劫而广修六度,从法相的分别抉择而契入诸法实性,从法性的冥会默照而断尽一切惑习,便能证大菩提。最超胜的因果—因满而果圆,因满了所应作的尽作了,果圆了所应(适)应的尽应了。从诸佛菩萨的悲愿上看,所作所应则又是无尽的。因此,虽然证得佛果,亦可示现菩萨因身而度生;同样的,虽在菩萨因位,亦可暂现佛陀果身而度生;这种回果而向因,由因而现果的大用,显示了无限的自由。佛法的根本意趣—彻底自由,这是于智证悲行的融彻中实现的,因果的最高的理论与事实—泯除限制。生命到达这种境域,才能面对而深入一切因果果因中去,将有漏的趣寂的根性,一齐接引到圆纯的因果中来。</P>
<;P>学佛法,劈头就得选一个正大的因,因选得大而培得足,果才会粹美而圆实。一切的因以六度为最大,一切的果以菩提为最圆;践此因而趣此果,始能浩荡敞豁地于因果大道上往来便捷!<BR></P>

   
地藏缘论坛: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0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718
发表于 2008-3-27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21 18:04 编辑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8: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