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30|回复: 0

好念头、坏念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12-16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42 编辑

<P>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P>
<P>  因此会有人说:“<U>我不做什么,想一想总没有关系吧?”这样的想法,对吗?</U></P>
<P><U>  当然不对</U>!虽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但是不好的念头、坏的想法一样会对我们产生影响。</P>
<P><BR>  通常人的行为包括三个部分:</P>
<P>  (一)心理的行为  (二)语言的行为  (三)身体的行为, 佛教称为“身”、“口”、“意”三业。</P>
<P>  这三种行为产生了结果,进而形成一种力量,就叫作“业力”。</P>
<P>  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的作用。如果心里没有动念,只是嘴上说说,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并不算是犯罪,因为他是无心、无意,不是故意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就好像精神异常的人犯了罪,法院经过专业的鉴定,证实他在犯罪当时心神异常,就不会按照一般罪犯来量刑。</P>
<P>  但是如果他是在精神正常、心理清楚的状态下犯罪,即使没有实际的结果产生,却有可能构成预谋,还是会视同有罪的;而如果精神状态很清楚,虽然没有预谋,只因无心误触了法网,则必须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负起法律责任。</P>
<P>  人的一切行为是“心”在做主,如果没有心的指挥,行为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心念”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从佛法角度来讲,从犯罪心理学或法律观点来看,也是如此。</P>
<P>  <U>如果心里时常兴起犯罪的念头,久而久之就会犯罪。就像一个人老是有说谎的念头,慢慢地就会觉得说谎没有什么。</U>又例如:如果心里有个想杀人的念头,只要这念头持续下去,即使没有杀人的机会,结果因为时常想,逐渐就会把杀人视为平常的事,不再觉得它是一种可怕的、犯罪的行为;想到最后,可能就真的杀人了。</P>
<P>  <U>心是人的主宰,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U>。明白自己的心念有这么大的力量,就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否则便是不负责任的。</P>
<P>  那么,该如何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呢?首先是要懂得如何判断什么是好念头,什么是坏念头。</P>
<P>  通常,对自己的身心有妨碍、会产生副作用的,或是对他人、对环境会造成损害的,就是坏的念头。反之,对于自己的身心平衡、和谐有好处的,对他人、对环境有正面意义的,就是好的念头、好的事。</P>
<P>  自己的身体是属于个人的,由自己的身体向外扩展,就是外在的环境,和个人关系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自己有好处的、健全的,对整体的环境而言,应该也是有好处的。</P>
<P>  有了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的基本的常识之后,接著要练习:当好念头出现的时候要多多培养它,多多发展它;坏念头出现的时候则要避免它,不要再想它,最好就是不要管它,不要继续朝同一个坏念头想,要用一个好念头来代替它。譬如说当想杀人的坏念头出现时,就应该立刻放下来,反过来想著要救人,救世界的人,并且不断强化这种善的、好的念头。</P>
<P>  但是也不要变成痴心妄想、狂想。譬如说:想著要救世界、救人,可是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和智慧?相关的问题和条件,都需要经过评估、分析,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念。否则救人救世的念头虽然是对的,但是不切实际的狂妄,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光阴,所以也是坏念头。</P>
<P>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条件来思考,对他人有利的,我们要多想、多做。对自己、对他人没有益处的,不要想、不要做。如果能够这样,我们的起心动念就都是好念头,做的事情一定是好事情,说的话一定也是好话。</P>

   ┦ ┦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11:3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