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6|回复: 0

[修行感悟] 修法,务必一切以佛说为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51

帖子

3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183
发表于 2025-1-10 13: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说罗摩伽经,出现一尊圣者,名叫婆须蜜多女人,若有众生听闻此圣者婆须蜜多女人名号,就会成就三皈依。这是佛和大菩萨利益安乐诸众生的方便。基于这个方便,三皈依是不需要任何仪式的,也就没有必要坚持一定要有个形式上的三皈依,更不用担心没有进行三皈依的仪式就得不到三皈依。成就三皈依,是佛法成就的第一步,缺了这一步,修持佛经里的任何法门其实都不能称作修持佛法,只能称作修持善法。成就三皈依之后,修持佛经里的任何法门,乃至修持世间的一切善法,都能称作修持佛法。正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亦如阿弥陀佛本愿所言,修诸善根回向,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当然,从阿弥陀佛本愿出发,哪怕没有成就三皈依,但有修持各种善法,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能往生。
成就三皈依,也是修持密法的基础。佛经从汉朝开始翻译到我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开元三大士来到我国弘法之前,佛经里就出现过大量的密法,大多未要求修法者必须先接受灌顶传承。自从开元三大士来我国弘法之后的千年里,新翻译出来的佛经,才逐渐要求修法者必须先接受灌顶传承,但仍不是所有密法都要求修法者必须先接受灌顶传承。这些是可以亲自翻阅大藏经查阅的,现在大藏经已经上网,查阅起来也方便。
当然,密法中有一些法门,在不同的经文里,修法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耶曼德迦咒,在唐朝金刚智大士翻译的《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经文里,此咒是“不能依佛教者”也能修的,并且但专念诵即得成就。试想,其既不能依佛教,又岂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接受灌顶传承?又岂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不犯忌讳?但是金刚菩萨大悲心,为方便接引此辈,仍然开许此辈修持此法。然而,在宋朝天息灾大师翻译的《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经文里,修持此咒是需要先接受灌顶传承的,并且必须遵守一些禁忌。也就是说,修持此咒所依经典不同,则对修法者的要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修法者是依哪部经典而修此咒。
当然,除了耶曼德迦咒,其他密法也是如此,比如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在大藏经里面,说这个法门的经典有十多部,其中有些经典说要求先接受灌顶传承才能修持,有些经典则没有这个要求。有些经典说修这个法门必须保密,有些经典也没有必须保密的要求。
如果某甲修法,依据的是不要求先接受灌顶传承的经典,而某乙依据要求先接受灌顶传承的经典对某甲进行抨击,则某乙构成毁谤某甲及其依据的经典。如果某乙修法,依据的是要求先接受灌顶传承的经典,而某甲依据不要求先接受灌顶传承的经典对某乙进行抨击,则某甲构成毁谤某乙及其依据经典。
纵观论坛上,有关修法是否必须先接受灌顶传承的争论,全都是因为各人所依据的经典不同才引发的。若依据自己所依据的经典,说出来都有理,但是听在对方耳朵里,则是无理指责乃至横加毁谤。所以,这样的争论是大可不必的,各人只需要依据自己所依据的经典去修法就行,不要因为别人依据其他经典而对自己进行批评,自己就作茧自缚,要么去跟别人争论,要么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修错了。须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一切以佛经原文为依据,才是修法成就的基本保障。倘若连自己所依据的佛经原文都不信,那么修法纯粹徒劳浪费时间,不会获得任何成就。
别人要不要先接受灌顶传承才去修法,关自己什么事?自己要不要先接受灌顶传承才去修法,又关别人什么事?
《妙法莲华经》非常明确,佛是真实依,法、僧是方便依。《阿含经》也说,佛是法根、法眼、法依。所以,一切以佛说为准,虽然法赖僧传,但是当僧说与佛说不一致时,务必一切以佛说为准,僧说只能作为补充或者参考,不能作为标准,甚至应当以佛说去纠正僧说。这也是世间贤人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妙法莲华经》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在某一部经里面,佛为什么那么说,为什么与在其他经里说的不一样,都是有原因的,但是这个原因只有诸佛才能究竟明白,修法者只要还没有成佛,那就一定是不能完全明白的,甚至有可能完全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用自己还没有完全明白甚至完全没有明白的小聪明,去毁谤佛经原文记载的佛陀大智慧及其奉行者,是相当不智的愚蠢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19 13: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