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10|回复: 0

[转帖]觉光法师畅谈与邓小平的因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3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336
发表于 2006-10-3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STRONG>觉光法师畅谈与邓小平的因缘<BR><BR></STRONG>觉光法师畅谈与邓小平的因缘<BR>觉光法师:伟大啊!伟大! <BR>  这就是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开门见山,对他口中的“邓小平老人家”的赞叹。 <BR><BR>  “众生平等”。这是佛教如春雨育润人心的精义,这个观念当然深植于修行了七十年的长老心中:自然界所有生命既无贵贱之分,人类更无高下之别;“伟大”两字出自这位修为精深的高僧之口,来得更真,更重。 <BR><BR>  佛陀的世界里万事不离“因缘”。有因必有果,与人之间的见面接触谈话莫非缘份。数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本港佛教善业,一朝参与了与六百万港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法起草工作,当有其因。这个决定不是一念之间,而是经过慎重的抉择: <BR><BR>法师参与起草基本法 <BR><BR>  一九八四年,佛教界德高望重的觉光长老,成为香港代表团一员,在北京见证了扭转香港命运的历史一刻--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其后,他被邀请代表宗教界加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我自己想想,为什么要我参加?参加对香港佛教界有什么影响呢?其它宗教怎么样?” <BR><BR>  觉光法师再三考虑了“十天八天”,其间与许多佛教界、其它宗教界代表讨论过这些问题,结果大家都同意说参加草委工作,对香港佛教界,以及沟通内地佛教界的工作有帮助;也知道圣公会的邝广杰主教作为另一位宗教界的代表,都参加了草委的工作。 <BR><BR>  “因此,我们两人都参加了起草基本法。”参与的决定,延续了他与“邓小平老人家”的缘。 <BR><BR>  觉光法师忆述,在四年十个月的起草过程中,“见是见过(邓公)很多次的,但他不跟我讲话,我也不敢与他讲话,因为他一位老人家,我跟他讲话,不知他欢喜不欢喜。” <BR><BR>  没有含蓄的措辞,心如明镜的长老说话总是那么率真,毫不掩饰他对邓公“仰之高山而弥高”的感觉: <BR><BR>  对十二亿人民而言,在邓公领导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对于虔诚的佛教徒,邓公落实宗教政策,使佛教在十几年间从四散凋零到香火重燃,从寺庙损毁到塔林重塑,善众的信仰也从数十年的黑暗走向光明;更切身的是,觉光长老在邓公鼓励下重回阔别四十年的家乡。 <BR><BR>  邓公促成重归故里行 <BR><BR>  自幼一心向佛的觉光长老,原籍辽宁营口市虎庄,十一岁在宁波天童寺受戒,一九三九年莅港后,潜修佛业,极少返回家乡。孰料邓公一席话,促成他重归故里之行。 <BR><BR>  话说当年邓公多次接见基本法起草委员,其中有两次亲切地与觉光长老闲话家常,成为长老不褪色的记忆: <BR><BR>  “你是东北人?” <BR><BR>  “你出家好久了?” <BR><BR>  “我知道你三十多年没有回东北了。” <BR><BR>  “你想不想回东北,回去看看?” <BR><BR>  刚过八十六岁寿诞的觉光长老,忆起日理万机的邓小平对自己说过的贴心话,出家人古井不波的平和神态,平添温暖的神采。“我确实有三、四十年没有回去了,根本不知道家乡情;出家人清修,要跟家庭少来往,为什么?因为家人的的感情会融化你。” <BR><BR>  邓公的关怀,宗教局的安排,或许还有难以割舍的血肉亲情,觉光长老还是踏上了回乡之路,更因邓公的“助力”,使山门没落的营口楞严寺重现金身。 <BR><BR>  “我在家乡说,这次确实是缘份,是邓小平他老人家指示我来的。”觉光长老在当地受到远远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热烈欢迎,他也是以一个“缘”字来表达。而他特别要求要到楞严寺参观,同样出乎当地政府意料。“他们说,还没有修复,还破破烂烂的”,但顺应要求,当地官员还是把长老领到楞严寺。 <BR><BR>  映入他眼前的是一副“营口的宗教还没有恢复”的影像:一座百年前建成的当地最大寺院,“佛像都没有了,房子还在,都生青草了,里面乱七八糟的。” <BR><BR>  觉光长老当下就说,邓小平老人家都支持佛教,支持宗教恢复政策。他希望楞严寺还给宗教,归还给出家人,结果半年就落实了。长老回想此事,更特别感念邓公。“没想到我讲那几句话,好有用处呀,小平同志都不知道我这么能干,我拿他的意见一说,马上他们都说对呀。结果半年不到,就打扫得很清爽。”之后,他每次趁开会时间就回去走走,感觉一次比一次好,每次都不一样。“现在比以前好得好多,变成我们营口的名刹,现在里面寺院都修复好、佛像僧舍都修得非常好,还有图书馆,好大好漂亮,好庄严。” <BR><BR>落实宗教政策结善果 <BR><BR>  不只是家乡的寺庙,现在内地还有许许多多的寺庙,乃至道观、教堂,不论重修或新建,均呈现出生机勃勃,长老指出,这都是内地落实宗教政策后的“果”。“是他老人家最早提出来要落实的,全中。。国的宗教不要忘记他。”长老特别加重语气。 <BR><BR>  佛家有个说法:“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大意是指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因由缘起。觉光长老在言谈神情中所释出,正是邓公祖国统一,收回香港的坚定信念的“因”,种下了香港一九九七年回归祖国的“果”;长老见证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是因,加入草委工作是果;加入草委工作的善因,所得之果,指的不仅仅是与邓公闲话家常、或重归家乡,而是结下了为全港佛教徒争取到每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成为回归后香港的法定假期--这颗令全港佛教徒感戴的最大最大的善果。 <BR><BR>  然而归根结底,所有的善果当来自于邓公,“人的身体健康有生老病死,所有人都会经历,邓公也已离我们而去,但是精神永久存在。大家想想,今天中。。国有这么好,是由邓小平开端的,现在的领导人都跟他的路线走,我们所有的人民都跟他的路线去走的。” <BR><BR>  “这个路线是对的,越走大道越宽,越走越发展,所以现在我们的国家十三亿人口,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工作做。今天全世界都看得起我们中。。国人,不敢藐视我们中。。国人,为什么?” <BR><BR>  与世无争却又洞悉世情的长老,抚今追昔,此情此忆,怎一个“缘”字了得…… <BR><BR><BR><BR><BR>觉光法师:伟大啊!伟大! <BR>  这就是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开门见山,对他口中的“邓小平老人家”的赞叹。 <BR><BR>  “众生平等”。这是佛教如春雨育润人心的精义,这个观念当然深植于修行了七十年的长老心中:自然界所有生命既无贵贱之分,人类更无高下之别;“伟大”两字出自这位修为精深的高僧之口,来得更真,更重。 <BR><BR>  佛陀的世界里万事不离“因缘”。有因必有果,与人之间的见面接触谈话莫非缘份。数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本港佛教善业,一朝参与了与六百万港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法起草工作,当有其因。这个决定不是一念之间,而是经过慎重的抉择: <BR><BR>法师参与起草基本法 <BR><BR>  一九八四年,佛教界德高望重的觉光长老,成为香港代表团一员,在北京见证了扭转香港命运的历史一刻--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其后,他被邀请代表宗教界加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我自己想想,为什么要我参加?参加对香港佛教界有什么影响呢?其它宗教怎么样?” <BR><BR>  觉光法师再三考虑了“十天八天”,其间与许多佛教界、其它宗教界代表讨论过这些问题,结果大家都同意说参加草委工作,对香港佛教界,以及沟通内地佛教界的工作有帮助;也知道圣公会的邝广杰主教作为另一位宗教界的代表,都参加了草委的工作。 <BR><BR>  “因此,我们两人都参加了起草基本法。”参与的决定,延续了他与“邓小平老人家”的缘。 <BR><BR>  觉光法师忆述,在四年十个月的起草过程中,“见是见过(邓公)很多次的,但他不跟我讲话,我也不敢与他讲话,因为他一位老人家,我跟他讲话,不知他欢喜不欢喜。” <BR><BR>  没有含蓄的措辞,心如明镜的长老说话总是那么率真,毫不掩饰他对邓公“仰之高山而弥高”的感觉: <BR><BR>  对十二亿人民而言,在邓公领导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对于虔诚的佛教徒,邓公落实宗教政策,使佛教在十几年间从四散凋零到香火重燃,从寺庙损毁到塔林重塑,善众的信仰也从数十年的黑暗走向光明;更切身的是,觉光长老在邓公鼓励下重回阔别四十年的家乡。 <BR><BR>  邓公促成重归故里行 <BR><BR>  自幼一心向佛的觉光长老,原籍辽宁营口市虎庄,十一岁在宁波天童寺受戒,一九三九年莅港后,潜修佛业,极少返回家乡。孰料邓公一席话,促成他重归故里之行。 <BR><BR>  话说当年邓公多次接见基本法起草委员,其中有两次亲切地与觉光长老闲话家常,成为长老不褪色的记忆: <BR><BR>  “你是东北人?” <BR><BR>  “你出家好久了?” <BR><BR>  “我知道你三十多年没有回东北了。” <BR><BR>  “你想不想回东北,回去看看?” <BR><BR>  刚过八十六岁寿诞的觉光长老,忆起日理万机的邓小平对自己说过的贴心话,出家人古井不波的平和神态,平添温暖的神采。“我确实有三、四十年没有回去了,根本不知道家乡情;出家人清修,要跟家庭少来往,为什么?因为家人的的感情会融化你。” <BR><BR>  邓公的关怀,宗教局的安排,或许还有难以割舍的血肉亲情,觉光长老还是踏上了回乡之路,更因邓公的“助力”,使山门没落的营口楞严寺重现金身。 <BR><BR>  “我在家乡说,这次确实是缘份,是邓小平他老人家指示我来的。”觉光长老在当地受到远远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热烈欢迎,他也是以一个“缘”字来表达。而他特别要求要到楞严寺参观,同样出乎当地政府意料。“他们说,还没有修复,还破破烂烂的”,但顺应要求,当地官员还是把长老领到楞严寺。 <BR><BR>  映入他眼前的是一副“营口的宗教还没有恢复”的影像:一座百年前建成的当地最大寺院,“佛像都没有了,房子还在,都生青草了,里面乱七八糟的。” <BR><BR>  觉光长老当下就说,邓小平老人家都支持佛教,支持宗教恢复政策。他希望楞严寺还给宗教,归还给出家人,结果半年就落实了。长老回想此事,更特别感念邓公。“没想到我讲那几句话,好有用处呀,小平同志都不知道我这么能干,我拿他的意见一说,马上他们都说对呀。结果半年不到,就打扫得很清爽。”之后,他每次趁开会时间就回去走走,感觉一次比一次好,每次都不一样。“现在比以前好得好多,变成我们营口的名刹,现在里面寺院都修复好、佛像僧舍都修得非常好,还有图书馆,好大好漂亮,好庄严。” <BR><BR>落实宗教政策结善果 <BR><BR>  不只是家乡的寺庙,现在内地还有许许多多的寺庙,乃至道观、教堂,不论重修或新建,均呈现出生机勃勃,长老指出,这都是内地落实宗教政策后的“果”。“是他老人家最早提出来要落实的,全中。。国的宗教不要忘记他。”长老特别加重语气。 <BR><BR>  佛家有个说法:“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大意是指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因由缘起。觉光长老在言谈神情中所释出,正是邓公祖国统一,收回香港的坚定信念的“因”,种下了香港一九九七年回归祖国的“果”;长老见证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是因,加入草委工作是果;加入草委工作的善因,所得之果,指的不仅仅是与邓公闲话家常、或重归家乡,而是结下了为全港佛教徒争取到每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成为回归后香港的法定假期--这颗令全港佛教徒感戴的最大最大的善果。 <BR><BR>  然而归根结底,所有的善果当来自于邓公,“人的身体健康有生老病死,所有人都会经历,邓公也已离我们而去,但是精神永久存在。大家想想,今天中。。国有这么好,是由邓小平开端的,现在的领导人都跟他的路线走,我们所有的人民都跟他的路线去走的。” <BR><BR>  “这个路线是对的,越走大道越宽,越走越发展,所以现在我们的国家十三亿人口,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工作做。今天全世界都看得起我们中。。国人,不敢藐视我们中。。国人,为什么?” <BR><BR>  与世无争却又洞悉世情的长老,抚今追昔,此情此忆,怎一个“缘”字了得……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04: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