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35|回复: 20

师父打来电话,大家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

主题

510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6320
发表于 2006-8-30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align=left><FONT color=#ff0033></FONT>
<><FONT color=#ff0066 size=6>现在正值夏秋之交,一年之中唯此时节是灸关元的最好时机,无所谓多少壮,越多越好,这是长命百岁益寿延年的灸时机,吾国过去都是选在此时来灸关元穴,主要因为这时节就是温疫好发的时节,不但可以强身健骨,绝对可以预防禽流感的,大家按照师父教的隔姜灸最有效,灸出疤痕都没有关系的,外人不信无所谓,但是我要保证所有师兄都活120岁的,所以无论男女同学皆要灸关元,时机一去就得等到明年了!关元穴在肚脐下面四横指(同身寸的3寸)处。</FONT></P><br>[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0 19:11: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3

主题

1772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积分
33891
发表于 2006-8-30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灸啊,师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6

主题

847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7980
发表于 2006-8-31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sm5566</I>在2006-8-30 20:34:00的发言:</B><BR>
<>怎么灸啊,师兄???</P></DIV>
<br>是呀 同问[em09]
  梦里不知身是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37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15
发表于 2006-8-31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怎么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

主题

510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632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00ff>可以自己用搅拌机将艾叶打成艾绒,然后再制作成艾条,如果觉得不方便制作,也可在药店购买已经制成的艾条,我自己家就常备有艾绒。每次点燃艾条的一端后直接对准穴位薰烤,每次5至10分钟,或者以局部发红为度!一个月至少有10天时间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的薰烤,如果是每天薰烤每个穴每次5至10分钟就可以了!必须长年坚持薰烤,您可以在治疗前查一次血常规,然后二周后再查一次血常规,会发现有明显的改变!</FONT></P>
<><FONT color=#3300ff>我外公为宜昌名老中医,中国名医录收入!他老人家很久以前就告诉我们这些保健穴位要常按摩和薰烤,能明显减少疾病发生,强身壮体,特别对很多慢性难治病有意想不到作用,他自己还发明了多种以艾叶为主的配方密方,针对不同的杂病,但是他说基本方法总离不开艾叶!只要坚持用艾叶薰烤,久久必能强身,比喝鸡汤好的多!可是当时我们都太年轻并未引起重视!总以为小方法,比不上西医,麻烦不方便,无法坚持下来的!现在身体有问题,才知道病去如抽丝!</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16:30:2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6-9-1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按师兄介绍的方法制<FONT color=#3300ff>艾绒没问题了,但是穴位怎么找呢?师兄可否用相机拍下来,发布给我们看一下。</FONT></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3

    主题

    1772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积分
    33891
    发表于 2006-9-1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能不能多介绍几个穴道,及功效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

    主题

    510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632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height=30>
    <DIV align=center>
    <H1><FONT color=#6600ff>艾灸补益的常用穴位</FONT></H1></DIV></TD></TR>
    <TR>
    <TD class=title_txt vAlign=top><FONT color=#6600ff size=6>
    <HR SIZE=1>
    </FONT></TD></TR>
    <TR>
    <TD class=maintext style=\"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5px; COLOR: #333333; LINE-HEIGHT: 1.4; PADDING-TOP: 5px\" vAlign=top height=6>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FONT size=6><B>    </B>◆灸身柱穴</FONT></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大椎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中脘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关元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气海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壮。</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神阙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足三里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灸三阴交穴</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FONT></DIV>
    <DIV align=left><FONT color=#6600ff size=6>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FONT></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6-9-2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呵呵,我搜到人体穴道图啦,与师兄们分享:</FONT></P>
    <><a href=\"http://www.mifang.org/am/xue/\" target=\"_blank\" >http://www.mifang.org/am/xue/</A></P>

    <><FONT size=4>如怎样找身柱?</FONT></P>
    <><FONT size=4>1、点击倒数第三行、第三列的身柱,则打开背部腰部图解页面</FONT></P>
    <><FONT size=4>2、在背部腰部图解页面中找到左边第三行第一列的“身柱”,点击它,就会在图中出现红点,此点即为身柱。</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0:24:3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6-9-2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常灸“身柱”穴 宝宝多平安 <BR></FONT><a href=\"http://www.511511.com\" target=\"_blank\" ><FONT size=4>http://www.511511.com</FONT></A><FONT size=4> 2004-8-16 8:44:00 李亚兰 <BR>查看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BR>( 关键词:灸 身柱穴 宝宝 ) <BR> <BR>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组织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医称之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特别以肺、脾胃的相对稚嫩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婴幼儿才常常容易患肺系(即呼吸道)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泄、消化不良等。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贵经验。灸身柱以助小儿生长发育,防治各种呼吸道病症,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FONT></P>
    <><FONT size=4>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1938年在长野县小学校为身体素质虚弱容易感冒,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施灸身柱穴,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后于他人。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轰动,其它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FONT></P>
    <><FONT size=4>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FONT></P>
    <><FONT size=4>  小儿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燃端距皮肤3 cm上下)3~5分钟,每周灸2~3次,可连灸数月。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无知好动,不易配合,故在施灸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施灸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的皮肤上,以感知艾灸热力的强弱,防止烫伤幼儿皮肤。</FONT></P>
    <><FONT size=4>  身柱穴除了运用灸法之外,还可以施行拔火罐法,拔罐时应选择口径稍小一点的罐具,拔后置于穴上不动,停留10分钟左右,叫做“坐罐”;若先在罐口涂上少许润滑油(如凡士林或食用油),罐具吸附于穴位上之后,手握罐底,水平向上下左右移动火罐,叫做“走罐”。走罐可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由于小儿皮肉娇嫩,为防火罐温度过高烫伤皮肤,拔罐时火力不宜太强,以免火罐吸拔过紧,取罐时用手指轻轻按压罐口皮肤,动作要轻,切忌硬拔。</FONT></P>
    <> <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主题

    91

    帖子

    7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087
    发表于 2006-9-3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看古书里面说,三十岁以下的人不能施灸,因为灸法火气太旺,年轻人气血未定,恐至伤目。各位师兄请千万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

    主题

    510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6320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说并无根据,以下医书有云:<FONT color=#ff0033>总之,一般说直接灸之艾炷,以麦粒大小为适宜,一般成年人,每穴五、七、九壮,小儿灸三、五壮,每次取三、五、七穴为标准。</FONT><FONT color=#000000>小儿灸并没有收入禁忌之中!只是时间应减少,不宜用大炙条而已!</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主题

    11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01
    发表于 2006-9-3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00ff>师兄,我们北方艾条不常见,一般药店都能买到已经制成的艾条吗?</FONT>
    <><FONT color=#3809f7>隔姜灸就是下面这样的方法吧,是把点燃的一端直接触到生姜上?</FONT>
    <>祖国医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隔姜灸疗法,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生姜,而后点燃艾柱治病的方法。此种方法既疗效独特,又简单易学,且舒适无痛苦。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隔姜灸疗法,供参考应用:<BR>  <BR>  尿频:令患者仰卧,腹部放松。 <BR>  取鲜生姜切为2毫米厚的薄片,以三棱针或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然后,把姜片置于中极穴(肚脐下4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气海穴,既可三穴同时施灸,也可分别施灸。将艾绒捏成花生大小的圆锥形艾柱,放在姜片上并从顶端点燃,此为1壮。每穴灸3~5壮,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可见效。<BR>  <BR>  便秘:取神阙穴(脐中),把普通食盐置于其中,后在食盐上放置直径约为0.3~0.5厘米的姜片,厚约3~4毫米,上置艾柱施灸,连续灸20分钟,至皮肤发红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BR>  <BR>  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脐上4寸处)、内关(手腕内侧正中上3寸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把生姜切成0.1寸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艾柱,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柱,大约灸45分钟,1日2次。<BR>  <BR>  气管炎:白芥子3克、半夏3克、公丁香0.5克、麻黄5克、细辛2克、麝香0.2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毫米的姜片盖在药末上,上置大艾柱施灸。每穴灸1次,10次为1疗程。 <BR></P>
    嗡 啊 吽 痛苦遍满轮回宅,此无不生痛苦处, 由此定生出离心,即为别别解脱戒; 三界父母诸有情,无不于己恩德育。 愿诸证得大觉心,即为大乘菩萨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主题

    91

    帖子

    7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087
    发表于 2006-9-3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记得,很多年前翻看《针灸大成》,其中写道关于足三里的保健灸法,特别提到一句,此法千炷为妙,不适用于三十岁以下的人。是不是这样呢?还请那位学医的师兄辛苦,翻看原著确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1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33
    发表于 2006-9-15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00ff>每次点燃艾条的一端后直接对准穴位薰烤,是薰烤不是直接贴皮肤上烤吧?要隔点点距离吧??</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8-7-29 21: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艾炙时用手拿着艾条很麻烦,也很费时间,还有可能烫伤,我发现淘宝网上有许多"温炙盒",据介绍非常方便,有的还可以边走边做,特此介绍给诸位,以下网址是我在淘宝网搜到的各种款式“温炙盒”,我今天也买了其中一款.
    http://search1.taobao.com/browse ... =%CE%C2%BE%C4%BA%D0

    另外,现在很多医院也都开设了“冬病夏治”、“三伏炙”的特色门诊,网上一搜就很多。对治疗哮喘、慢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以及身背寒冷、吐白稀痰等阳虚偏寒的症状尤其有效。这些病最好的治疗季节是三伏天。

    我有颈椎炎,我小孩有过敏性鼻炎,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了这个特色门诊,是在针炙科作穴位敷贴,用的也是艾绒等各种芳香药物制成的药团,放在穴位处,然后贴上胶布,1.5小时左右后取下,一个疗程5次,我做完以后,感觉效果非常好,因此简单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71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一切诸

    积分
    2147483647
    QQ
    发表于 2008-8-14 2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d9a10010098k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2
    发表于 2008-9-28 14: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1 13:26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382

    主题

    622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2147483647
    发表于 2008-10-2 15: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 [s: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7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305
    发表于 2008-10-3 12: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15:0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