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18|回复: 9

探索梦的奥秘 (摘自时空自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3

主题

1772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积分
33891
发表于 2006-8-16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梦里无论出现任何征兆 , 都不要过份执着。否则,就会转变成违缘。假如是美梦就沾沾自喜,徒增傲慢,那会给修行带来不利影响。假如是恶梦就挂虑万千,忧愁成疾,而导致精神上出现障碍。因此,不管是吉祥之梦,还是凶险之梦,都不应过于执着。

我们对梦既不要极端地执着,也不要漠不关心。就象有些人说的那样: “ 梦中的一切景象都是虚假的幻像,大可不必费心劳神观察分析 ”—— 就此观点,并非符合实际情况。在《十地经》、《宝积经》和《梦境预言经》中皆指出: “ 证得圣地之前兆,均从梦境得观察。 ” 在密宗续部中曾提到: “ 获证成就与否,当依梦境观察。 ” 在大圆满窍诀中也阐释说: “ 成就征象依三门显现,成就标准根据梦境判断。 ” 既然历代已获殊胜成就的高僧大德有时也依于梦兆进行预言,那么普通人就不言而喻了。玛杰拉仲(注 16 )说: “ 一般凡夫人是很难得以证实(指本尊亲自现前)或在觉受中获得印证的。因此修行中的正误标志,都须参照梦境观察判断。 ”

依凭梦境为什么能够先知先觉呢?因为具有习气的意识和风脉明点是创造我们生命的原动力。所以,事情的发生事前早已内在运作,潜移默化,在意识中已经出现蛛丝马迹 —— 我们即可通过观察梦境而未卜先知了。此中之理,恰与人在未出现病症之前,依靠切脉问诊,预知即将身患什么疾病的理论是一样的。

既然如此,是否所有梦境都有预测的效用呢?并不是这样。有些梦具有预测的价值,有些却没有。针对这一课题,如今在梦学领域从事研究的某些学者指出: “ 梦境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是由象征和隐喻组成,百分之十五是实际记忆,最后的百分之十五是变形和伪装。 ”

在他们的有关资料中,提供了具有科学性大致的归类框架。但在梦相实际应用价值取向方面,哪些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梦,哪些是不具有应用价值的梦,并没有明确阐示。

在密法有关梦修法部分中,对此有专门的论述:不论观察吉祥之梦,还是凶险之梦,都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第一、整个夜晚出现作梦情况依时间划分,有初夜(天黑至 11 点)、中夜( 11 点至 3 点)和后夜( 3 点至 7 点)三个阶段。

其中,初夜所作之梦,习气起到主导作用。这里所说的习气,包含了白天在衣食住行所作所为过程中,所积聚的习惯性成份,潜匿在梦中表现出来。它包括当天的习气、昨天的习气 …… 上个月或前几年的习气,甚至前世所积累的习气,都有可能在当晚梦中显现。但是这类梦况,对先知先觉与预言来说,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在初夜所作梦中,具有预测性质的梦的比率极少)。

在中夜所作之梦,一般都受到非人鬼魅活动的影响。这一时间阶段所作之梦,都不适合观察。

一般来说,最适合观察梦的时间是后夜阶段。所作之梦,既不受浓厚习气的支配,也未受非人鬼魅的干扰,是相当清晰的境状,为深入分析梦境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我们应该努力把握这一有利机会。

第二、为了提高观察梦境的准确度,还需要保有合适的睡卧姿式。不然,气脉不能正常运作,容易引发噩梦。例如,左侧卧式,或者手放于胸口,可以导致梦魇。因此,最好培养自己养成依狮子卧式睡眠的习惯。

第三、若身体患有某些严重疾病,就会作梦纷杂或者引生噩梦。同样,在精神上受到刺激,内心痛苦不安之时,也会作噩梦 …… 出现这类情况,是不适宜观察梦境的。

第四、如果白天对某人某事思虑过度,极有可能当晚作些相关之梦 …… 这种梦境,也没有预测价值。

第五、梦中景象,纷纭模糊;梦境时间过短,或者醒来之时,几乎忘记 …… 这类梦境不具有观察的实质意义。

值得观察的梦境特征是:景象清晰,次序完整;作完梦后没有出现与之无关的纷乱之梦;在醒来之后,梦境景象记忆犹新,而且心中有非同寻常之感 ……

若符合这些条件,所作之梦就具有观察价值。我们所说的先知先觉和预言之梦,也是籍此为前提予以观察分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3

主题

1772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积分
3389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6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BR> 回复:探索梦的奥秘  <BR> <BR><FONT color=#c6072d>先知先觉之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来发生的事情,先于梦中直接显现。例如,在一个陌生地方遇见一个陌生的人 …… 在作了这种梦后不久,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另一种是将来发生的事情,在梦中以象征形式显现。例如,在梦里自己骑龙飞行 …… 这种梦象征自己声誉鹊起,或者堪获高位,而并非真的是将要骑龙飞行。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作为象征,具有不可忽视的预言作用。但一般人不明了象征的实质意义,对此,想着重对象征性类之梦予以介绍。我们根据麦彭仁波且的《各类观察文》以及历代高僧大德有关观察梦境的许多资料,向大家展示梦兆象征的意义与作用 ……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中若见到善知识、父母高堂及有名誉福分的尊长耆宿和天人,向自己恭敬赞叹;或者看见大象、骏马、狮子、大雁和野兽等吉祥动物;或有看见硕果累累的树木、汹涌澎湃的海洋、姹紫嫣红的花园、百花争艳的草地、清柔飘滢的细雨 …… 这种梦相表示祯吉祥瑞。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日月升起、农夫耕种、庄稼成熟、豪华装饰、美食华衣、富宅阔舍、家具华贵;或见到打扮高雅,面容俊秀的少女赠送自己物品 …… 这种梦相表示福、财、寿吉祥增上。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自己身披铠甲,手持武器,消灭怨敌;或者战胜敌人、角力获胜;与敌交战化险为夷 …… 这种梦相表示消除违缘。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自己武士装束,手提枪矛,安坐坚固堡垒之中 …… 这种梦相表示免于疾病与魔障祸害。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高举宝幢飞幡、扬起吉祥彩旗、敲响大鼓、吹起海螺、主持会场 …… 这种梦相表示名声远播。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攀登高山、登上房顶、爬上楼梯;乘车子、坐轿子;跨骑牛王、骏马;骑坐老虎、狮子;坐乘大鹏、巨龙;驾御日、月,飞行空中 …… 这种梦相表示证悟获得成就 …… 依此类推,我想,若梦到乘飞机、坐飞船,翱游太空 …… 这类梦相也肯定是吉祥的。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乌云密布,雷声滚滚,花雨纷降;口吞日月、畅饮大海;身入火堆,吞咽烈焰 …… 这种梦相表示能快速修成密法。 </FONT></P>
<><FONT color=#c6072d>梦到给人传法、照看美镜(见镜中自己若头无冠帽,则不太吉祥);手持法轮、擎托日月、举山旋绕 …… 这种梦相表示博通佛法。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飞游各大部洲(东胜神洲等);爬上山巅、了望无垠天宇;行于海上、手提灯烛;观视太阳中心 …… 这种梦相表示证悟圣谛。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沐浴洗澡、身着白衣、登上雪山、窥见曙光、转绕晶塔、身坐火中(摘自《十地经》) …… 这种梦相表示业障清净。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制作轮船、架筑桥梁 …… 这种梦相表示助人行善,度化众生。 </FONT></P>
<P><FONT color=#c6072d>修行期间,若梦到佛菩萨圣像、得到经函、自在飞翔;头长鲜花、爬上大树;作写诗歌;手持宝剑、身着盛装 …… 这种梦相表示修行已入正道。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从未见过的怡人风景、俊俏少女喜迎自己、花果饮食丰盛 …… 这种梦相表示获得某种成就。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中自变本尊、本尊空行与自己共融一体;有众多菩萨空行母向自己顶礼;或者他们以象征方式向自己传法 …… 这种梦相表示获得本尊成就。( 顺便在此谈一下修本尊法的一个问题:自已正在专修某一本尊,而梦到与此本尊不同的其它上师或佛菩萨赐予加持等征象。因而自己产生这样疑问:是否有必要更换本尊?对此,乔美仁波且指出: “ 这说明所修本尊已获成就,而不必更换。 ” )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有关不吉祥的梦相,同样纷纷不一。一般来说,与吉祥梦兆相反的梦相,都归并于噩梦。 </FONT></P>
<P><FONT color=#c6072d>具体来说,梦到猪、狗、驴、蛇猫和狐狸等动物;衣衫褴褛的侏儒,涂抹烟灰的赤裸黑人、面目狰狞手举大刀的人、弱小苍白的小孩、身高体大的裸体人 …… 一见到这些就忐忑不安。若遇到他们、与之交谈;或者他们侵扰自己 …… 这种梦相都非吉祥之兆。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自己被猛兽、士兵追逐;在战场、赛场惨败;乱蹦乱跳、唱歌跳舞;与盲人、瘸子、驼背人等谈话 …… 这种梦相表示遇到违缘。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口食污秽食物,虫子爬遍全身、恶狼扑上来 …… 这种梦相表示身患疾病。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自己关进监狱、掉入深洞、雹石滚砸、万箭穿身 …… 这种梦相表示被人诅咒。 <BR> <BR> <BR>  <BR> 作者: 光知子 2005-9-10 16:38   回复此发言  <BR> <BR>--------------------------------------------------------------------------------<BR> <BR>19 回复:探索梦的奥秘  <BR> <BR>梦到枯井、骷髅头、堆堆白骨、危房废墟 …… 这种梦相表示受到魑魅的祸害。 </FONT></P>
<P><FONT color=#c6072d>梦到天际黑暗、日月坠落、风吹雨打、洪水冲走、烈焰烧来、身穿破衣;爬登沙漠山丘;骑坐驴子、骆驼前往南方(这是死亡之兆);与死人喝酒乱舞;行于险径渊侧;走下高山峻岭;身肢折断摔伤 …… 这种梦相表示寿命福报衰败终竭。 </FONT></P>
<P><FONT color=#c6072d>如果在作噩梦之后,随之又作吉祥之梦,这表明逆缘已转变成顺缘,那就不必担心了。</FONT> </P>
<P>采取上述方法,可以大致观察梦兆吉祥与否。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科学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所需所用物品日新月异。假如梦中梦到这些新鲜事物,因从历代高僧大德所提供的观察梦兆资料中找不到类似观察方法,所以,在具体象征意义上就很难加以解释。不过,依据《征相神异明镜文》中所说的那样: “ 吉凶当依推理知, ” 也就是讲,根据逻辑推理,比照推断同类事物,就能知道大多数梦兆意义如何了。 </P>
<P>但是,在推理判断过程中,我们应该懂得:有些表面是吉祥梦兆,而实质却潜藏危机。同样,有些表面是凶险梦兆,而实质却蕴含生机 …… 对于如此变数情况,若未充分掌握应用,就会出现混乱不清吉凶颠倒的错误判断。 </P>
<P>表面吉祥实质凶险的梦相,例如;梦见许多装饰华丽的美貌姑娘轻歌曼舞,恭敬承侍自己,这表示自己将被业力与世间空行母接走,而危及生命(若为修行空行母本尊之时,则为吉兆) …… 除了专修怀业法以外,非时梦见自己处于遍满红花之地,或者浑身上下以红花严饰,这表示将有血腥灾祸 …… 梦到自己身坐安全的堡垒中,这是吉兆,但是,若坐在高峻红色碉楼顶端,周围是堑壕城墙环绕,这表示会有灭顶之灾 …… 梦到自己获得大量黄金,修法期间是成就之兆;修财法时是将获财宝之相;而对办理事务,则会久拖不成;若是非时梦到,则是亡身之祸 …… 梦到自己获得大量白银,在修息业法与财法时,为吉兆;而非时梦见,则受魍魉危害 …… 以上这些梦相,从表面看有些吉祥,但一梦到或一醒来就感会到心慌意乱,这就表明是凶险之兆。 </P>
<P>表面凶险实质吉祥的梦兆,例如:梦到自己呕吐、排泄脓血;大火把自身烧成灰烬被风一吹而净。这种梦相表示业障消除 …… 梦到自己砍掉自之头胪、生吃人肉、用鲜血擦洗全身、大口饮酒(非就酗酒者而言)、剪剃自己头发、自之肠子环绕村庄、与美丽少女白昼同床共枕 …… 此类梦兆甚是吉祥 …… 梦到自己吃掉自之心脏、喝干自之血液、摧毁自之身体;自己身体从里到外翻转过来,披穿五脏六腑。这表示已获良好证悟 …… 上述这些梦相从表面看有些不吉祥,但一梦到或一醒来,就感到身心舒畅,这表明是吉祥之兆。 </P>
<P>总之,不管出现什么梦相,都要以上述原则为标准。不然,自以为吉祥之兆,有可能并非很好;自以为凶险之兆,有可能并非不好。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曾经让三位大弟子祈梦,观察各自未来情况。 </P>
<P>米拉日巴尊者说道: “ 卫地的法师(冈波巴)、金刚称(惹琼巴)和寂光,你们三人今天晚上都要祈梦,(看看你们各人的未来,)明天早晨老父我当为你们解释梦兆。 ” 于是当晚三人就遵命祈梦。次日清晨寂光首先跑到尊者面前来说道: “ 尊者啊!昨夜我作了一个很好的梦。我梦到东方升起一个温暖的太阳,这太阳随即进入我的心间消融了。 </P>
<P>惹琼巴说: “ 我梦见走到三个大山谷流域中大声的喊叫。 ” </P>
<P>冈波巴大师哭丧着脸说道: “ 我作了一个极坏的恶梦! ” 尊者道: “ 梦兆好坏很难讲。不要管它,你且说来听听。 ” </P>
<P>大师说道: “ 我梦见许多种类的众生,我把他们的命脉斩断后,把他们的气全都吸进来了。我一定是一个恶业深重的罪人啊! ” </P>
<P>尊者说道: “ 拉杰比丘(冈波巴),我的儿啊!莫要哀泣了。把你的手伸出来。 ” (冈波巴伸出手来,)尊者以自己的手握住他的手说道: “ 我对你充满希望,你也没令我失望。依靠你,将有许多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我想,我的愿望肯定是能够实现的。老父我在衰朽不堪之际,诞生了一位象你这样的儿子。我对佛法应做的事,现在可以说已经做完了! ” </P>
<P>然后对寂光说道: “ 你的梦只是中平而已,因为你的发心太小,所以不能做广大的利生事业。但是你却可以往生清净刹土。 ” 最后对惹琼巴说道: “ 因为你太顽强的缘故,违反了我的嘱咐一共三次。(以此因缘,)你将在三个山谷流域出生,作三世声名远播的佛学博士,以后才得成就。 ”  <BR> <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在下发不了新贴,只好跟贴:</P>
< 0cm 0cm 0pt\"><FONT size=6>可许则许<p></p></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陈海量居士著<p></p></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前言<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序<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缘起<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三义略释<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事实引证<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业报释疑<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感应释疑<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附:代跋<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前言<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我在香港自修时,仍是免不了常有信众问佛,问法,问感应等事;他们问:‘我信佛已多年了,常供养三宝,亦常参加各处法会,而且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都是不发达?这真是难免令我退道心!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感应呢?有了感应才好交代家人啊!否则他们问我信佛,佛为何不保佑?我没有具体的事实感应可回答呀!’<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唉!这许多疑问,实令我答不胜答,即使解说明白亦难令其接受。因为一般人信佛,都只求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待到明日,那就不灵啦!因此,乃忆起在大陆时曾读过:陈海量大居士所写的《可许则许》小册子,足以解答上述所问。于是虽处在兵荒马乱之年,我仍不惜尽一己之棉力,耗费很多时间,精神,从万难中请购了不下千余册,与疑难人结缘,化愚为智,令正信学佛。<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今者在台湾已很难见到这本大众化,契时契机的《可许则许》;故早已屡思将此小册子特别改版重印大字,大量赠送,以解众疑。若有疑未解,实是信佛、学佛之一大障碍啊!<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恰好五十年前了,我尚未读《可许则许》,就已先读过陈海量大居士的《知己知彼》一书,而后不久又读到其《建设佛化家庭》一书;欣喜之余,对此位大居士普济法施,利益众生,启发正见之悲智,赞佩不已。<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此时转瞬之间,忽尔又过五十载;欣逢旧书再阅,对该老居士更是敬佩有加,他的智慧真是如‘海’,慈悲心‘量’实同大地呢?<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是的,在此恶浊时代弘扬佛法,还是以佛化家庭著手,不失为度生之一大基础、方便。所以我冀望能为他老将上述三种著述广为流通,作人世长夜之灯塔,慈航普渡之舟楫;以慰在西之灵,高升莲品也。同时祈请有缘读者,生前正见学佛,没后同归莲邦,同证无生法忍,同于十方世界解众生疑,乃至同圆种智也。<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西元一九九六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民国八十五年二月十九日<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念佛僧释妙莲改版前记<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序<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本《可许则许》的时代似乎是不同了。可是事实上,因著政治、经济、军事的混乱,我们所受到的生活不安定,较之大战时期实在没有多大的改善,或者可说更为恶劣。我们还没有脱离苦难的时代呢!<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一般不明因果的人,受著环境激剧的波动,生活高度的压迫,他们彷徨,他们愤闷,他们哀怨,表现出种种不平的情绪。强者挺而走险,巧取豪夺;弱者找不到出路,乃自寻短见,以为可一死了之。而不知道现在的纷乱现状,都是我们过去贪嗔痴业力所造成。我们要得到安定的社会,平静的生活,还须从根本上著手;依著佛法规修戒定慧,痛自忏悔,改过修善,重新建立起太平的世界来。<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所以在现在更须使大众明白因果的道理。可许则许,虽是这么小小一册,其解释祸福休咎因果关系的详尽圆融,早已脍炙人口,确乎是近年来佛学书籍中的名著。在短短三年中已经重版五次,就是事实上铁一般的明证。原著是典雅的文言文,一般教育程度较浅的读者,不易尝到法味,这是很可惋惜的。为普遍使大众受到法益,于是不顾文字的简陋,把原文演绎成通俗的语体文。<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本文译成之后,曾蒙陈海量老师印可,并经润色修正,使得和原著大意不致有很大的出入。希望弘法大士兵赐与流通,使人人明信因果,同修净业,才不负陈老师一片婆心啊!<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民国三十六年五月三十日门人不息<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缘起<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无我老居士感到兵连祸接,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老人家悲天愍人的心,不禁油然而生。于是每晚召集家里的人,在佛菩萨前礼拜祈祷;我也参预其间。他的祈祷词是:‘弟子某某,赤诚地代上海人民,忏悔无始以来所造恶业。至诚恭敬,礼拜称念,大悲观世音菩萨!求菩萨威神,护持我们,使我们业障消除,减轻劫难。望菩萨慈悲摄受我们,倘若可以允许我们的,就请允许我们的请示罢!’<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起初我读了他的祈祷词,心里很是疑惑,于是我问老居士:‘祈求菩萨为我们消灾免难,应当希望所求的,一定能完成我们的愿望才是。为什么你的祈祷词结尾说:“倘若可以允许我们的,就请允许我们的请示罢”?这种祈祷法,恐怕被人家听到了,要怀疑祈祷没有效用罢!’<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无我老居士对于我的疑问,解释得很是圆满。他说:‘凡事不可强求。世间上的事和出世间的事,真理是一样的。“倘若可以允许我们的,就请允许我们的请求罢”这句话,是我师父刘上师告诉我的。这里面实在包含著无穷深妙的意义,你可去仔细研究研究!’<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后来我静静思惟,过了几日,果然觉得这句话意义深长圆妙。以后我们向佛菩萨祈祷,除求生极乐世界的发愿文外,其他如消灾延寿,免难愈疾,求子求财,找寻职业等等,都应该用:‘倘若可以允许我们的,就请允许我们的请示罢’这句话,做祈祷的结语。这样的祈祷词才可称做圆满。这里面有‘许’,‘不必许’,和‘可许可不必许’三种意义。现在把它简要地说明如后:<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三义略释<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许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仰求佛菩萨为我们设想,为我们审察!假使我们所求的事情,于我们究竟有益无害的;就请佛菩萨允许我们,护持我们,使事情实现,满我们的愿望。<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二,不必许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倘使我们所求的事情,现在虽然可以满足我们的愿望,可是日后有不可设想的祸患预伏著,而我们凡夫所预料不到;这是要求佛菩萨慈悲保护,不必允许我们的请示,以免后来的祸患。<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三,可许可不必许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善业恶业的报应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身前身后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没有慧眼怎能知道呢?从前恶业做得多的人,不但今生要受苦报,就是来生也不容易了结。现在因为我们归依三宝,忏悔过去罪业,修行种种善事,就能得佛的慈悲保佑,使严重的果报变得轻微一些。像净土圣贤录,吴毛遭难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p></p></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假使我们的业报中,应该先受到水灾,火灾,盗贼,病苦,以及谋事无成,家口不安等等厄</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我们只希望苦难受得轻一些—所谓重报轻受,使得我们消除从前的业障;然后因著这不如意的因缘,</P>
<>才能引起更大的福利收获,以达到现在所求的愿望。这是我们所不能预知的,只有求佛菩萨保护我们,许</P>
<>可我们!这一层意义,比较第一种‘许’义,更进一层。<BR>可不必许的意义:若是我们的前因,本来可以达到我们所愿求的,可是所求的事情,倘若伏有后患;这样</P>
<>虽然我们祈求您,也请您可怜我们的愚痴,非但不必允许我们的请求,并且要求您,就是在我们夙业分上</P>
<>,本来可以得到的,也要使我们所谋求的不能成就。这较第二‘不必许’义,也深一层。<BR>往往有许多事情,暂虽然得到快乐,而未来已隐伏著大祸。这何异小孩子用舌尖舐刀头的蜜,而不知有割</P>
<>舌的危险呢?这是须要父母给与监护的。佛菩萨就是众生的父母,《楞严经》里说:‘十方如来,怜念众</P>
<>生,如母忆子’,他们怎能忍视他们的孩子,去贪食五欲刀头的蜜呢?所以想祈求世事快乐的人们,必须</P>
<>仰求佛菩萨,为他们保护支援。</P>
<>我们不可以因暂时的得失而生怨恨,以增加自己的罪业;碰著不如意的事情,应当生欢喜心,因为已经消</P>
<>除我们一层罪业障了。达观人的见解,是深远而广大的,我们应该自勉啊!</P>

<P>事实引证</P>

<P>以上我已经把‘许’,‘不必许’和‘可许可不必许‘三种意义约略说过了。现在我来引证几件事实作为</P>
<P>证明。因果关系非常复杂,我们凡夫俗子怎能知道?人事的发生,有的似乎是凶险的,而实在倒是幸福的</P>
<P>;有的似乎是可喜可庆的,而实在是可悲可吊的;有的似乎是可悲可吊的,而实在是可喜可庆的。祸福是</P>
<P>互相倚伏著的,得失没有一定的啊!</P>

<P>我现在将史册的记载,和耳闻目见的事实,写述几则,来说明祸福休咎的微妙。我们明白了因果以后,自</P>
<P>然就能达观了。</P>

<P>[遭劫未必是祸]</P>

<P>《净土圣贤录》载:吴毛是青阳吴姓的仆人,平时持斋念佛,同时修行种种善事。当左良玉的兵,渡江的</P>
<P>时候,吴氏合家都避去了,只留他一人在家看守。兵来了,他被击中七枪死了。等到主人回家,吴毛又苏</P>
<P>醒过来,对主人说道:‘我因为宿世的恶业,应当受七次的猪身;因为今生斋戒念佛,得以七枪散冤。现</P>
<P>在佛来接引,往生西方去了!’说完话,就合掌而逝。这事是在清顺治元年。</P>

<P>[丧子未必是凶]</P>

<P>(一)《华严五祖纪》:唐朝杜顺和尚,有一天到外面去化缘的时候,有一个斋主抱著他的儿子,求和尚</P>
<P>给他消灾延寿。和尚定睛对著孩子看了许久,说:‘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现在应该给他忏悔。’吃完了</P>
<P>斋以后,和尚叫斋主把小孩抱到河边。到了那里,他说把小孩子抛入水中。这时斋主夫妇不禁捶胸顿足,</P>
<P>嚎哭起来。和尚说到:‘请不要闹!你们的儿子还在那里呢!’说著,就用手一指,果然,他们就看见他</P>
<P>们的儿子,化作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地斥责斋主说:‘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还杀了我推入</P>
<P>水中。若不是菩萨同我解怨,我是决不饶赦你的!’于是夫妇俩默默然信服和尚的神力了。</P>

<P>(二)梁敬叔笔记:姚伯昂先生说:‘传说人世间的夫妇儿女,有还账的,有讨账的。我于是想起,从前</P>
<P>我的一个妹子,当她五岁的时候,出天花很是危急,呻吟床褥,非常哀苦,一连几日夜,叫号声不止。我</P>
<P>的母亲说:“这样地受痛苦,为什么不早些去呢?”她听见了,大声地反抗说:“你们还欠我八千文钱,</P>
<P>尚未还清。等你们还了我,我就去了!”我的父亲就差我去关照她说:“我们一定把这笔钱做你的棺殓费</P>
<P>,再加千文烧些锡箔给你。这样你可以快些去了,何必等待著活活受苦呢!”我对她说了以后,她就在这</P>
<P>一夜里死了。这样看来,还账讨账的传说,是确有其事的。’<BR></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梁敬叔先生说:‘常州有个甘学究,是以教小学生为生活的。当他的儿子才只三岁的时候,他的妻</P>
<>子忽然死了。他只得带著他的儿子,到他教书的馆舍里去养育。到四,五岁的时候,就教他识字读书。这</P>
<>个孩子倒很聪敏,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四书五经都读得烂熟,也可以做教书先生了。每年父子二人教书</P>
<>的收入,凑合起来有四,五十金,除去生活费用之外,还可以稍稍积蓄一些。后来甘学究就预备为他的儿</P>
<>子娶个媳妇。当他们正要行订婚礼的时候,他的儿子忽然生起大病来,病势很是危急。</P>

<>在病中,他狂喊著他父亲的名字。甘学究惊惶失措答应说:“我在这里!你有什么事吗?”他的儿子说道</P>
<>:“你前生和我合伙做生意,欠我二百余金。某事除去若干,某事除去若干以后,现在应还我五千三百文</P>
<>。快快还我!还了我,我就去了!”说完了话,就气绝而死了。这真是世俗所谓讨债的了。大凡年幼夭折</P>
<>的儿女,多因讨债而来的;不过像甘学究的儿子般,分明说出来的,十个之中没有一,二个罢了!世间一</P>
<>般做父母的不明因果,反为这种讨债的子女悲伤哭泣,不是很可笑吗?</P>

<P>(四)纪晓岚笔记:朱元亭有个儿子,生肺病将死的时候,有气无力地自言自语道:‘现在还欠我十九金</P>
<P>。’这时医生正在开药方,预备给他吃一服人参,可是人参还没有煎好,他就死了。后来算算那人参的价</P>
<P>值,刚好是十九金。这是最近的事实。</P>

<P>(五)天台有位袁相钦先生,是我的远亲。他有一次在梦中,看见洒坛里现出一个人来,指著他说道:‘</P>
<P>三百千!三百千!’他就醒了。这时他的妻刚巧生个儿子。相钦本来没有儿子的,所以很钟爱他。这个孩</P>
<P>子,四岁生病很厉害的时候,在病中,他忽然叫喊著说:‘拿算盘来算帐!拿算盘来算帐!’相钦突然想</P>
<P>起从前的梦,就责骂他说:‘讨债鬼!你到我家里四年,我为你花费的,已经不止三百千了!’他的儿子</P>
<P>听了这话,就死去了。</P>

<P>印光大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生儿子,大概有四种原因:一种是报恩,一种是报怨,一种是还债,还有一</P>
<P>种是讨债。’</P>

<P>报恩是:因为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恩惠,为著报恩,就来做他们的儿子。所以服劳奉养,生事死葬,都</P>
<P>称父母的心意。世上的孝子贤孙,都是属于这一类的。</P>

<P>报怨是:因为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亏负的地方,为著报怨,就来做他们的儿子。所以怨恨小的,就忤父</P>
<P>母;大的,甚至为非做歹,闯下大祸,害及父母。做父母的,活著的时候,不能得到儿子的奉养;等到死</P>
<P>了,还因为儿子的不争气,带著羞耻到九泉去。这是报怨的一种。</P>

<P>还债是:因为儿子在过去世欠父母的资财,为著偿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倘若债欠得多的,父母就终身</P>
<P>由他奉养;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读书才得了些功名而丧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财利而身死</P>
<P>的。</P>

<P>讨债是:因为父母在过去世欠儿子的资财,为著讨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小的债,不过损失些学费聘金</P>
<P>;等到债还清了,父母虽想望他成事立业,而他忽然夭亡,再也不留片刻。若是大的债,那做父母的损失</P>
<P>,可就不止此数,必定要废业荡产,家破人亡才罢!</P>

<P>这种报恩报怨的因果关系,不独子女是这样,就是夫妻也是这样的。总之,眷属聚会,无非恩仇报复。假</P>
<P>使能够互相感化,大家念佛修行,同归极乐净土;那么恩仇眷属化为菩提眷属,就完美到极点了。</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病痊未必可喜]</P>

<>明月笔记:浙江上虞蒲湾地方,有个钟秀峰。当他年纪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个儿子,秀峰很钟爱他。那孩</P>
<>子十岁的时候,生病很危险,秀峰夫妇哭泣著到神祠里去祷告。在夜里梦著一个神对他说道:‘你的儿子</P>
<>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那会就死去啊!’醒来之后,他非常庆慰。后来儿子果然病好了。等到这个孩子长</P>
<>成以后,挥霍放荡,忤逆父母,无所不为。钟家便被他破败了,秀峰夫妇终于饿死。这就应验著神梦所说</P>
<>:‘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的预示,原来他是来讨债的。</P>

<>[延寿未必可贺]</P>

<>觉有情半月刊载:杭州栖霞洞有个智印和尚,能够预先知道未来的事情。有一天,寺里一个短工染疫死了</P>
<>;短工的妻子到山上来,请寺里的长工相帮埋藏。智印和尚知道了,阻止他们不要去埋藏,并且对他们说</P>
<>道:‘这个人还有许多苦难没有经过,决不会就这么死了的!’他的妻子回答道:‘气早已断了,难道还</P>
<P>会活转来吗?’她怀著一肚子的疑团,悻悻然而去了。等到第二天早晨,这个短工果然又活转来了。</P>

<P>[得财未必是福]</P>

<P>《大庄严经论》说:有一次,佛和阿难在舍卫国的旷野中行走,看见有一堆金子埋藏著。佛对阿难说:‘</P>
<P>这是大毒蛇’,阿难对佛说:‘这是恶毒蛇’。这时田里有一个农夫在耕种,听见佛和阿难说有毒蛇就去</P>
<P>看看。他走到那里一看!原来是一堆黄金;他就拿回家里,从此他就立即变成富翁了。后来被国王知道了</P>
<P>,就把他关在监狱里。他从前所得的黄金,到这时已经用完了,但是还不能免去刑罚。他真悔恨极了,不</P>
<P>禁叫喊著说:‘恶毒蛇阿难!大毒蛇世尊!’</P>

<P>国王听见了,觉得他说得不伦不类,很是奇怪。于是传讯他:‘你怎么说毒蛇,恶毒蛇呢?’这个农夫对</P>
<P>国王说道:‘我从前在田里耕种,本来很可以安闲度日。有一日,听见佛和阿难说有毒蛇,我去一看!原</P>
<P>来是黄金;不禁贪欲心起,拿归家中。今日想来,这黄金原是毒蛇啊!’同时他又唱出一首偈:‘诸佛语</P>
<P>无二,说为大毒蛇。恶毒蛇势力,我今始证知。于佛世尊所,倍增信敬心;我今临危难,是故称佛语。毒</P>
<P>蛇之所螫,止及于一身;财宝毒蛇螫,尽及家眷属!我谓得大利,而反获苦恼!’</P>

<P>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一九四三年十一月里,上海报上登的一则新闻:有一个李姓的妇人,有一天得到十余</P>
<P>万元,喜出望外,她拿了款子坐汽车回家。在途中被强盗拦劫,把她的所有全数抢去了。这个少妇竟因此</P>
<P>死亡。世上的人因著财产遭殃的,耳闻目见,真是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尽的。</P>

<P>[家难未必不幸]</P>

<P>吕碧城女士说:‘我家从前住在安徽六安州。当我十三岁的时候,偶然得到一卷观音白衣咒,说持诵百日</P>
<P>,能消灾得福;我就每日焚香虔诵。等到刚满百日之期,忽然遭到家难;我家的人都被许多族人禁闭在本</P>
<P>宅内,长年不得和外界通消息。后来母亲设法,用密函向外祖母家请示援救;结果得到援助,我们得以到</P>
<P>来安县舅父家里寄住。</P>

<P>那时我常常想:为什么持咒百日,求福而反得祸呢?其后有土匪白狼来侵扰安徽,六安被蹂躏得变成废墟</P>
<P>。当时我家旧宅里,只有孀嫂和她的女儿翠霞,和她的女婿汪君居住著。白狼闯到宅中,把汪君杀死了,</P>
<P>翠霞也在这时殉难。我的嫂嫂逃到上海,不久也就病死了。现在我才明白:倘若那时我仍旧住在六安,一</P>
<P>定同遭到匪难的。我们避居到舅父家里,实在是因祸得福哩!’</P>

<P>[谋事得成未必可庆]</P>

<P>绍兴黄大动君,失业以后,因居在家里的时候,有一次,去求他的先生给他介绍一个职业。他的先生荐他</P>
<P>到某军司令部,充任秘书。他到那里去办事,还不到一个月,两军开战了,他所属的军队被打败了。黄君</P>
<P>幸而在枪林弹雨中出了性命,可是物件尽都损失了。他身无分文,沿途借贷,受尽千辛万苦,总算憔悴而</P>
<P>返。他的先生见他这样狼狈回来,对他说道:‘这是我害你了!’</P>

<P>[谋事不成未必可悲]</P>

<P>吴县王玉如君,住在上海的时候,想谋一个轮船司账的职位。因为谋这个位子的人很多,玉如恐怕事情不</P>
<P>成,来同我商量;我就劝他念观世音菩萨。玉如就听我的话,早晚持念,可是结果事情还是不成;玉如怀</P>
<P>疑菩萨无灵。我对他说:‘目光要放得远大些,不应该以一时的得失,就怪菩萨无灵。菩萨是不会辜负你</P>
<P>的!’过了两月,这条船被风浪沉没在大西洋里,里面的人都落水溺死,没有一个幸免。不幸的消息传到</P>
<P>上海的时候,玉如跳跃著来向我说道:‘这真是菩萨保佑我呢!假如我从前所谋的职位成就的话,我也早</P>
<P>就葬身船腹了。’</P>

<P>以上种种的事实,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使我们可以灼然无疑于因果的存在了。可是还有为我们凡情所不易</P>
<P>了解的,我再来解释一下:一、业报释疑,二、感应释疑。</P>

<P>业报释疑</P>

<P>我们在世间上,所碰著的一切灾殃苦患,不如意事,都是从恶业招致得来的;一切福禄寿康吉庆,都是从</P>
<P>善业所获得的。今世所享受的,是前世所作的果;而今生所造作的,又为来世苦乐的因。所以作怎样的善</P>
<P>,得怎样的福;作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识田的感招,像数学上乘除一样,是一定不易的。所以戒杀放</P>
<P>生得长寿少病报,廉洁布施得权威厚报,贞节得夫妻贤淑报,偷盗得贫穷耗财报。相反的方面也就可类推</P>
<P>而知了。</P>

<P>善恶业报都是自作自受。因果的道理很是精微,虽然极其错综复杂,可是乘除消长,是决不会错乱的。倘</P>
<P>若我们能够改过为善,诵经念佛,就能使善业日日增长,恶业日日消除。要得到幸福,远离祸患是无须我</P>
<P>们祈祷,而自然能够实现的。</P>

<P>不过我们前世所作的业因,千差万别,所以善恶果报不能以一世的行动来下判断。假使行善而仍旧穷困的</P>
<P>,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恶业比较重;正因为这一生行善,已经灭去了殃祸,而啬他的清安了;否则,还不止</P>
<P>受这样的苦难。可是来生的福泽,也已经种因在这里头了。</P>

<P>有的人为非作歹,而现在仍旧得到安乐享受,那是他前世的福泽深厚。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他所应得的福</P>
<P>禄,已经被他自己损耗了;否则,富贵尊荣还不只这地步。可是来世的祸患沉沦,也已种因于这里头了。</P>

<P>况且世事变幻没有一定,一时的苦乐不足为祸福的定论。所谓:</P>

<P>‘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P>
<P>‘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P>

<P>因果律是分毫不会错误的!</P>

<P>印光大师说:‘作恶而得到幸福的,是过去世善因栽培得深;假使不作恶,那幸福必定更大。譬如富家子</P>
<P>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曾立即受到冻饿,那是因为他的遗产富厚;倘使天天这样浪用,即使他有</P>
<P>百万家财,不到几年,也就要家破人亡,不可收拾了。’</P>

<P>‘得善而遇到灾殃的,是过去世罪业造得深;假使不行善,所的殃就更大。譬如犯重罪的人,在没有行刑</P>
<P>之前,立了一些小功;因为功小的缘故,罪业不能完全赦免,可是总能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因为功</P>
<P>积得多而且大的缘故,罪就可以获得完全赦免,重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了。’</P>

<P>今生的善恶影响今生的祸福,这叫做花报。今生的善恶决定来生的苦乐,叫做果报,也叫做业命。今生花</P>
<P>报的影响来得轻,今生所受前世已成熟的果报业力比较强;所以只有大善大恶的人,才能转变今生的业命</P>
<P>,因为他们的心力比他们的业力还强。一普通的人就不能超出业命的范围,因为他们的心力敌不过业力的</P>
<P>坚强。世人往往略行小散善,就痴心妄想地要获得转移业命的效果,不是很谬妄吗?所以那一碰著逆境而</P>
<P>退失修善心,和希求不能达到目的的因而退悔的人们,都是因为他们修省改过的功夫还未能做到。这种人</P>
<P>怎能挽回定业呢?我们应该自省一下啊!</P>

<P>信奉佛法的人们,倘若求子病愈而子反死了,可不必哀伤退悔。我们怎能知道,也许这个儿子是为讨债来</P>
<P>的呢?他日或许被他弄得破家荡产,使父母吃老苦呢?现在佛菩萨的慈力,消除宿怨,使他早些离开,正</P>
<P>是做父母的大幸事啊!譬如我得罪了人家,他想来报复;幸而得有势力的人,从中为我们调解,使对方的</P>
<P>怨恨消释了,不再同我为仇。这上多么幸运的事啊!因为仇恨的心像是黑暗,遇到佛光一照,黑暗随即消</P>
<P>灭。所以能得佛为垂护的,任何怨仇没有不能解散的。</P>

<P>世人求子病愈而子反死的,做父母的正应该感谢佛菩萨的大恩,努力奋勉修习佛法,并且劝化众生共同信</P>
<P>佛才是。倘若反生怨心,悔心,退心,怪佛菩萨无灵,这真是辜负佛恩呢!至于求其他眷属如:父母,夫</P>
<P>妻愈病而反死的,都应当作这样的看法。因为一家眷属的聚会,无非报恩和复仇而已。</P>

<P>或许有人要问:‘儿子生病祷求佛菩萨而反死去,说是佛力解怨使他即便离去,固然不错!然而为什么不</P>
<P>解怨以后使他勿去,而仍旧做我的儿子呢?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假使他不是来讨债的,那么终究是我的</P>
<P>儿子了;不求佛力救助,他也不至于死的,何必要祈祷呢?’</P>

<P>我的回答是:人生所遭遇著的,都是从过去世善恶业力所感召得来的。心力弱,业力强,就被业力所支配</P>
<P>。只有学习佛法,心力训练得强的,可以不被业力所束缚;普通一般的,大多数不能超出业力范围的。你</P>
<P>的儿子——因为你和他在过去世所种业因的关系——为著讨债而来,现在佛力消除了宿怨;而你还要他不</P>
<P>死,仍旧做你的儿子。</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病痊未必可喜]</P>
<>明月笔记:浙江上虞蒲湾地方,有个钟秀峰。当他年纪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个儿子,秀峰很钟爱他。那孩</P>
<>子十岁的时候,生病很危险,秀峰夫妇哭泣著到神祠里去祷告。在夜里梦著一个神对他说道:‘你的儿子</P>
<>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那会就死去啊!’醒来之后,他非常庆慰。后来儿子果然病好了。等到这个孩子长</P>
<>成以后,挥霍放荡,忤逆父母,无所不为。钟家便被他破败了,秀峰夫妇终于饿死。这就应验著神梦所说</P>
<>:‘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的预示,原来他是来讨债的。</P>
<>[延寿未必可贺]</P>
<>觉有情半月刊载:杭州栖霞洞有个智印和尚,能够预先知道未来的事情。有一天,寺里一个短工染疫死了</P>
<>;短工的妻子到山上来,请寺里的长工相帮埋藏。智印和尚知道了,阻止他们不要去埋藏,并且对他们说</P>
<>道:‘这个人还有许多苦难没有经过,决不会就这么死了的!’他的妻子回答道:‘气早已断了,难道还</P>
<P>会活转来吗?’她怀著一肚子的疑团,悻悻然而去了。等到第二天早晨,这个短工果然又活转来了。</P>
<P>[得财未必是福]</P>
<P>《大庄严经论》说:有一次,佛和阿难在舍卫国的旷野中行走,看见有一堆金子埋藏著。佛对阿难说:‘</P>
<P>这是大毒蛇’,阿难对佛说:‘这是恶毒蛇’。这时田里有一个农夫在耕种,听见佛和阿难说有毒蛇就去</P>
<P>看看。他走到那里一看!原来是一堆黄金;他就拿回家里,从此他就立即变成富翁了。后来被国王知道了</P>
<P>,就把他关在监狱里。他从前所得的黄金,到这时已经用完了,但是还不能免去刑罚。他真悔恨极了,不</P>
<P>禁叫喊著说:‘恶毒蛇阿难!大毒蛇世尊!’</P>
<P>国王听见了,觉得他说得不伦不类,很是奇怪。于是传讯他:‘你怎么说毒蛇,恶毒蛇呢?’这个农夫对</P>
<P>国王说道:‘我从前在田里耕种,本来很可以安闲度日。有一日,听见佛和阿难说有毒蛇,我去一看!原</P>
<P>来是黄金;不禁贪欲心起,拿归家中。今日想来,这黄金原是毒蛇啊!’同时他又唱出一首偈:‘诸佛语</P>
<P>无二,说为大毒蛇。恶毒蛇势力,我今始证知。于佛世尊所,倍增信敬心;我今临危难,是故称佛语。毒</P>
<P>蛇之所螫,止及于一身;财宝毒蛇螫,尽及家眷属!我谓得大利,而反获苦恼!’</P>
<P>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一九四三年十一月里,上海报上登的一则新闻:有一个李姓的妇人,有一天得到十余</P>
<P>万元,喜出望外,她拿了款子坐汽车回家。在途中被强盗拦劫,把她的所有全数抢去了。这个少妇竟因此</P>
<P>死亡。世上的人因著财产遭殃的,耳闻目见,真是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尽的。</P>
<P>[家难未必不幸]</P>
<P>吕碧城女士说:‘我家从前住在安徽六安州。当我十三岁的时候,偶然得到一卷观音白衣咒,说持诵百日</P>
<P>,能消灾得福;我就每日焚香虔诵。等到刚满百日之期,忽然遭到家难;我家的人都被许多族人禁闭在本</P>
<P>宅内,长年不得和外界通消息。后来母亲设法,用密函向外祖母家请示援救;结果得到援助,我们得以到</P>
<P>来安县舅父家里寄住。</P>
<P>那时我常常想:为什么持咒百日,求福而反得祸呢?其后有土匪白狼来侵扰安徽,六安被蹂躏得变成废墟</P>
<P>。当时我家旧宅里,只有孀嫂和她的女儿翠霞,和她的女婿汪君居住著。白狼闯到宅中,把汪君杀死了,</P>
<P>翠霞也在这时殉难。我的嫂嫂逃到上海,不久也就病死了。现在我才明白:倘若那时我仍旧住在六安,一</P>
<P>定同遭到匪难的。我们避居到舅父家里,实在是因祸得福哩!’</P>
<P>[谋事得成未必可庆]</P>
<P>绍兴黄大动君,失业以后,因居在家里的时候,有一次,去求他的先生给他介绍一个职业。他的先生荐他</P>
<P>到某军司令部,充任秘书。他到那里去办事,还不到一个月,两军开战了,他所属的军队被打败了。黄君</P>
<P>幸而在枪林弹雨中出了性命,可是物件尽都损失了。他身无分文,沿途借贷,受尽千辛万苦,总算憔悴而</P>
<P>返。他的先生见他这样狼狈回来,对他说道:‘这是我害你了!’</P>
<P>[谋事不成未必可悲]</P>
<P>吴县王玉如君,住在上海的时候,想谋一个轮船司账的职位。因为谋这个位子的人很多,玉如恐怕事情不</P>
<P>成,来同我商量;我就劝他念观世音菩萨。玉如就听我的话,早晚持念,可是结果事情还是不成;玉如怀</P>
<P>疑菩萨无灵。我对他说:‘目光要放得远大些,不应该以一时的得失,就怪菩萨无灵。菩萨是不会辜负你</P>
<P>的!’过了两月,这条船被风浪沉没在大西洋里,里面的人都落水溺死,没有一个幸免。不幸的消息传到</P>
<P>上海的时候,玉如跳跃著来向我说道:‘这真是菩萨保佑我呢!假如我从前所谋的职位成就的话,我也早</P>
<P>就葬身船腹了。’</P>
<P>以上种种的事实,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使我们可以灼然无疑于因果的存在了。可是还有为我们凡情所不易</P>
<P>了解的,我再来解释一下:一、业报释疑,二、感应释疑。</P>
<P>业报释疑</P>
<P>我们在世间上,所碰著的一切灾殃苦患,不如意事,都是从恶业招致得来的;一切福禄寿康吉庆,都是从</P>
<P>善业所获得的。今世所享受的,是前世所作的果;而今生所造作的,又为来世苦乐的因。所以作怎样的善</P>
<P>,得怎样的福;作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识田的感招,像数学上乘除一样,是一定不易的。所以戒杀放</P>
<P>生得长寿少病报,廉洁布施得权威厚报,贞节得夫妻贤淑报,偷盗得贫穷耗财报。相反的方面也就可类推</P>
<P>而知了。</P>
<P>善恶业报都是自作自受。因果的道理很是精微,虽然极其错综复杂,可是乘除消长,是决不会错乱的。倘</P>
<P>若我们能够改过为善,诵经念佛,就能使善业日日增长,恶业日日消除。要得到幸福,远离祸患是无须我</P>
<P>们祈祷,而自然能够实现的。</P>
<P>不过我们前世所作的业因,千差万别,所以善恶果报不能以一世的行动来下判断。假使行善而仍旧穷困的</P>
<P>,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恶业比较重;正因为这一生行善,已经灭去了殃祸,而啬他的清安了;否则,还不止</P>
<P>受这样的苦难。可是来生的福泽,也已经种因在这里头了。</P>
<P>有的人为非作歹,而现在仍旧得到安乐享受,那是他前世的福泽深厚。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他所应得的福</P>
<P>禄,已经被他自己损耗了;否则,富贵尊荣还不只这地步。可是来世的祸患沉沦,也已种因于这里头了。</P>
<P>况且世事变幻没有一定,一时的苦乐不足为祸福的定论。所谓:</P>
<P>‘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P>
<P>‘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P>
<P>因果律是分毫不会错误的!</P>
<P>印光大师说:‘作恶而得到幸福的,是过去世善因栽培得深;假使不作恶,那幸福必定更大。譬如富家子</P>
<P>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曾立即受到冻饿,那是因为他的遗产富厚;倘使天天这样浪用,即使他有</P>
<P>百万家财,不到几年,也就要家破人亡,不可收拾了。’</P>
<P>‘得善而遇到灾殃的,是过去世罪业造得深;假使不行善,所的殃就更大。譬如犯重罪的人,在没有行刑</P>
<P>之前,立了一些小功;因为功小的缘故,罪业不能完全赦免,可是总能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因为功</P>
<P>积得多而且大的缘故,罪就可以获得完全赦免,重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了。’</P>
<P>今生的善恶影响今生的祸福,这叫做花报。今生的善恶决定来生的苦乐,叫做果报,也叫做业命。今生花</P>
<P>报的影响来得轻,今生所受前世已成熟的果报业力比较强;所以只有大善大恶的人,才能转变今生的业命</P>
<P>,因为他们的心力比他们的业力还强。一普通的人就不能超出业命的范围,因为他们的心力敌不过业力的</P>
<P>坚强。世人往往略行小散善,就痴心妄想地要获得转移业命的效果,不是很谬妄吗?所以那一碰著逆境而</P>
<P>退失修善心,和希求不能达到目的的因而退悔的人们,都是因为他们修省改过的功夫还未能做到。这种人</P>
<P>怎能挽回定业呢?我们应该自省一下啊!</P>
<P>信奉佛法的人们,倘若求子病愈而子反死了,可不必哀伤退悔。我们怎能知道,也许这个儿子是为讨债来</P>
<P>的呢?他日或许被他弄得破家荡产,使父母吃老苦呢?现在佛菩萨的慈力,消除宿怨,使他早些离开,正</P>
<P>是做父母的大幸事啊!譬如我得罪了人家,他想来报复;幸而得有势力的人,从中为我们调解,使对方的</P>
<P>怨恨消释了,不再同我为仇。这上多么幸运的事啊!因为仇恨的心像是黑暗,遇到佛光一照,黑暗随即消</P>
<P>灭。所以能得佛为垂护的,任何怨仇没有不能解散的。</P>
<P>世人求子病愈而子反死的,做父母的正应该感谢佛菩萨的大恩,努力奋勉修习佛法,并且劝化众生共同信</P>
<P>佛才是。倘若反生怨心,悔心,退心,怪佛菩萨无灵,这真是辜负佛恩呢!至于求其他眷属如:父母,夫</P>
<P>妻愈病而反死的,都应当作这样的看法。因为一家眷属的聚会,无非报恩和复仇而已。</P>
<P>或许有人要问:‘儿子生病祷求佛菩萨而反死去,说是佛力解怨使他即便离去,固然不错!然而为什么不</P>
<P>解怨以后使他勿去,而仍旧做我的儿子呢?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假使他不是来讨债的,那么终究是我的</P>
<P>儿子了;不求佛力救助,他也不至于死的,何必要祈祷呢?’</P>
<P>我的回答是:人生所遭遇著的,都是从过去世善恶业力所感召得来的。心力弱,业力强,就被业力所支配</P>
<P>。只有学习佛法,心力训练得强的,可以不被业力所束缚;普通一般的,大多数不能超出业力范围的。你</P>
<P>的儿子——因为你和他在过去世所种业因的关系——为著讨债而来,现在佛力消除了宿怨;而你还要他不</P>
<P>死,仍旧做你的儿子。</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譬如有人到你家里来讨债或报仇,当时因著一位有道德威望的人从旁调解;这个人意气平静下来,就此</P>
<>放弃债权。你想,那时这个讨债的人,仍旧留在你家里呢?还是回去呢?当然的!他一定就回去了。现在</P>
<>你的儿子为著讨债而来,怨气平释以后,他也当然回去了。理由是一样的。</P>

<>关于第二个问题:‘假使他不是为讨债来的,不求佛力,他也不至于死。’这话你只说得半边。人们的疾</P>
<>病,表面上虽然是从风寒虚劳,四大不调而起,实在是他们前生的恶业作为主因的。你儿子的病苦,一方</P>
<>面固然为讨债而使你受累;而另一方面,他也有他自己的恶业存在著,使他不得不受病苦而至夭折。假使</P>
<>他前世的恶因是十分,那么这病就得受十分的苦果。譬如拍球,用十分的力气向下拍,它反跳的高度也有</P>
<>十分。力的强弱,要看拍的人而有差别;也就如造恶因的时候,心力的猛利程度各有不同。</P>

<>倘使你儿子有十分的恶因,他一定要自受十分的苦果才能了结;要想减受五分,是不可能的。假使能归信</P>
<>佛法僧三宝,至诚恭敬地忏悔,并且做种种善事,就能得佛菩萨的慈悲保护,可使重报减作轻受。譬如世</P>
<P>间法律所规定的一般,杀人的人要处死刑,倘使去自首,罪就可以减轻。向佛菩萨忏悔的,就和自首一般</P>
<P>,病苦怎得不减轻呢?</P>

<P>然而不要误会!佛菩萨并非制裁人们罪恶的主宰者。佛说‘一切唯心造’,祸福寿夭,恩怨眷属,一切是</P>
<P>我们自心所造,自作主宰的。因为归向三宝,至诚忏悔的心,能顺合忏悔者本具的佛性,顺性而起,就和</P>
<P>佛菩萨已经证到本具佛性的境界相契合;这是此方的感而得到彼方的应,很自然的结果。</P>

<P>众生心力的光很是微弱,不容易消灭黑暗的业力;现在和佛菩萨光明无量的心光接触,就能增强我们心力</P>
<P>的光,足以消灭我们黑暗的业力。然而还须看各人归向佛菩萨的心力强弱程度怎样,而决定其减轻苦报的</P>
<P>分数。譬如五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烛光的光明;五十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十烛光的光明。因为光</P>
<P>度强弱不同,黑暗的减退也就随之有异。所谓心光,本来是人人都有的,只因各人被业力所蒙蔽的程度有</P>
<P>差别,所以所显现的就各不相同了。</P>

<P>贺国章先生说:‘有一位黄桐生君,他的眼能够看见鬼神,并且能够辨别人的气色。据他说,头上有白光</P>
<P>的,这个人必定是佛教徒。尊贵的人有紫色的光,财富的人有红色的光,生病和失意落魄的人,他们头上</P>
<P>的光是灰色的。普通的人则是蔚蓝色的。头上的光现出黑气的,这个人定要死亡,否则是个大恶人。’</P>

<P>心光虽然是常人所不能见到,然而是可以实验的。冯宝瑛居士说:‘我们可以拿布施的事做试验。假使真</P>
<P>心为人而布施,没有利己念头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有一特别愉快的景象,这就是光明发越的表征啊!’专</P>
<P>心念佛,也容易得到愉快的景象。融空居士说:‘静寂地念佛稍久一些时候,就能觉得头部热蒸蒸的,四</P>
<P>肢百骸融融地。这就是心光透露的证验。因著发光而生热,这是物理学的定理。’《华严经》里也说:‘</P>
<P>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P>

<P>当我二十九岁的时候,和我的妻远信住在赤城山。这时远信是二十五岁。在某一日的早晨,她下山去,行</P>
<P>走在田野间的当儿,沿路专心在念佛。这时太阳刚上山,晨曦遍地,她偶然看看她自己的影子;发现顶上</P>
<P>有一圈圆形的光,周围和肩相齐,其大小约有直径二尺光景。它发出灿烂的光辉,有不可形容的美妙,和</P>
<P>佛像背上的圆光相似。</P>

<P>她心里觉得奇怪,还是继续地一面走一面念佛,并且时时看她的影子;这个圆光依旧焕发著,她稽首这是</P>
<P>念佛所得的现象。于是,她试试看,停止念佛而念世间的杂事,同时再看看影子,圆光就没有了。因此就</P>
<P>可以知道,念佛最能发挥我们本有的光明,消除业障的黑暗。</P>

<P>念佛,念杂事都是念,为什么所表现的有这样的不同呢?这譬如人的忧喜,忧的时候愁眉苦脸,喜的时候</P>
<P>嬉皮笑脸;忧喜同是心念,而表情就不同了。佛号的念随顺我们的本性,杂事的念是违反我们的本性;念</P>
<P>的主动体固然是同一个心,可是被动的念头就有分别了。假使念佛功夫得力,那么尘劳就是佛事,在酬应</P>
<P>一切世事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妨碍。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到这个时候,顺性,</P>
<P>逆性不过是方便之谈罢了。</P>

<P>人的疾病,多是业报的关系,在业报没有完尽的时候,假使要求其早日痊愈,就非求佛力保护不可了。世</P>
<P>上很多中外名医没法医治的危症,因祈祷佛菩萨而获得痊愈的事实。</P>

<P>如最近邵联萼君也因念佛得救:邵君是杭州人,年十九岁,在上海患著重症,到宝隆医院去疗治。经医师</P>
<P>诊断以后,说他这病是没有希望了。在进院后第七日的夜里,他忽然看见牛头马面,夜叉小鬼,摇摇摆摆</P>
<P>地向他的床边直奔而来。这时室中电灯很是明亮,而他的神志地很清楚。他稽首这是来捉他的,他是将死</P>
<P>了,于是鼓足勇气坐起身来。</P>

<P>后来再一想,既然有鬼神,一定有佛菩萨的。就想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随即大声地念起来。当他</P>
<P>一念之后,许多的鬼怪突然都给他吓退到数步之外,不敢走近身来。邵君觉得这六个字有不可思议的效力</P>
<P>,能够退却鬼的袭击,于是诚心诚意地不断诵念著。因为小鬼捉他不到,后来阎罗王也亲自出马来了——</P>
<P>他是身穿绿袍,头戴平天冠的;然而他也被佛号挡了驾而不得近身。邵君看见佛力这般伟大,更加放胆高</P>
<P>声地念起来。</P>

<P>院中的医生们,认为他的声浪妨碍其他病人,就来劝阻他不要再念,而邵君在这生死关头怎肯停止呢?后</P>
<P>来医生没办法,只得把他搬到另外一间病房去住,邵君仍继续著在念佛。这样经过了将近五日,他忽然看</P>
<P>见一颗金光,渐次地由小而大,顷刻照耀遍满大地。<BR></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光中,有一位金身的佛,卓然地伫立在空中,足下有金色云一朵,佛身上更放射著光芒,左手持著数珠</P>
<>,右手合指放在胸前,对著邵君在微笑。慈颜喜悦,态度很是可亲,原来就是阿弥陀佛啊!这时那一群鬼</P>
<>怪不知在什么时候都消失了,后来佛身也就隐去。邵君既然亲眼见阿弥陀佛的降临,他是更加兴奋了。病</P>
<>苦已经消失,第二日就出院,身体轻快康健已经恢复常态了。</P>

<>念佛能愈不治之症,那么,念佛人不就可以不死了?</P>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释:人们的生是业力而来的,等到一期业报完毕以后,这个身体也就完了。这</P>
<>个身体譬如是烛,佛菩萨是灯笼,风雨来的时候可以遮蔽;假使烛的本身完了的时候,灯笼也就无能为力</P>
<>了。不过寿命的长短,也可以随心力而转变的;精修佛法的人,是不被业力所拘束的。</P>

<>佛菩萨救度众生,有顺度的,有逆度的,有显度的,也有隐度的。求病得痊,或所求遂意的,那是顺度;</P>
<>求寿反夭,或所求不遂的,那是逆度。感得佛菩萨为你现身的,是显度;因祈祷而感得人事凑合,机缘相</P>
<P>助的,是隐度。</P>

<P>周梅泉居士说:‘佛菩萨是慈悲无量的,他们有很多的方便法门;遇到人力所绝对不能挽回的事情,就以</P>
<P>不可思议的神力加以救度。若是世间常理还可以办得到的,就在冥冥中使其机缘宛转凑合而加以救度。又</P>
<P>何必件件事情都显现不思议的方式,使世俗的人们惊怪,才算是灵感的征验呢?’</P>

<P>明白了顺显隐救度的道理,信心就能纯正而加强了。倘若遇到水火盗贼疾病,能够当境了然,没有疑惑,</P>
<P>就稽首是学佛以后,重报已减轻受;设使不学佛,痛苦决定不止此。这不是故意自己安慰自己,事实上,</P>
<P>因果感应的道理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深深体味,当生欢喜之心,感谢三宝慈悲垂护的深恩啊!</P>

<P>‘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的人看了这首偈之后,就怀疑:既然是‘所</P>
<P>作业不亡’,为什么祈祷感应,能转祸为福,重报轻受呢?岂非颠倒因果,错乱报应吗?</P>

<P>不是的!这首偈是专对业力强的人说的。转祸为福,重报轻受,那是对心力强的人说的。佛法圆融无碍,</P>
<P>并没有颠倒的地方,我们须加心精细地分别观察,才能把握它的真理。</P>

<P>梦东大师说:</P>

<P>‘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P>

<P>‘心何以能缚心?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P>

<P>‘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P>

<P>‘一切现世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P>
<P>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P>

<P>‘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P>
<P>,前境来报定而不定。’</P>

<P>‘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P>

<P>可知一切唯心造,祸福之权都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勤奋学佛,结果终究是吉祥的。</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主题

6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649
发表于 2006-8-20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应释疑</P>

<>众生祈祷佛菩萨叫做‘感’,佛菩萨救济众生叫做‘应’,感应通了以后,苦厄就能度过了。《华严经》</P>
<>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佛存</P>
<>在著,而且常常显现在我们之前,而我们竟不能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呢?非但是佛,就是诸位大菩萨,也</P>
<>无不常常显现在我们之前。《华严经》说:‘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切毛端悉亦尔,如是</P>
<>乃至遍法界。’普贤菩萨是这样,其他如:文殊,弥勒,地藏,观音,势至诸位菩萨也无不是这样。而我</P>
<>们也没有看见,这岂非欺人之谈吗?不!不是的。佛的话非常真实,决不会虚逛的。海可枯,石可烂,佛</P>
<>语是不可改的。</P>

<>我们的身体不是细胞的集合体吗?细胞是物质之一,科学家把物质分成原子,不过只有数十种。若再进一</P>
<>层分析起来,就只有原子核,阴电子和阳电子罢了!试问这种物质现象,怎么能转变作生命现象?全世界</P>
<P>的科学家没有一个能够彻底答覆的。科学家能够把生物分析成原子,可是不能把原子造成生物;世间科学</P>
<P>的技巧到这里就没有办法了。</P>

<P>释迦牟尼佛是无上的大科学家,由他亲身实验修证,清楚地知道:组合我们这个身体的,无非是业力的幻</P>
<P>现。细胞是物质,而物质的根本乃是能力的集合,并没有实在的体质。从前有一班科学家,以为乙太是唯</P>
<P>一的实体,然而这乙太何尝有实质呢?</P>

<P>我们这个身躯是地水火风四大所合成,从阿赖耶识幻变出来的。真是因为阿赖耶识持有四种的功能:一,</P>
<P>障碍功能,叫做地大种。二,流润功能,叫做水大种。三,炎热功能,叫做火大种。四,飘动功能,叫做</P>
<P>风大种。这四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就叫做物质了。因为四种功能集合的成份各有不同,,所以有各种差别</P>
<P>的原质。周叔迦居士说:‘倘若将四大种和科学中电子论作个比较,那么,障碍的功能就是电子,流润的</P>
<P>功能就是电子吸引的力量,炎热的功能就是电子的电量或电子所含的热,飘动的功能就是电子流动不停的</P>
<P>力量。’</P>

<P>阿赖耶识譬如有波浪的海,波浪停息的时候,海水澄静,就是识性,也叫做法性真如。这法性没有形状,</P>
<P>也没有边际,无始无终,超空间,越时间的。众生无始以来——譬如环形,无始无终;众生的生死,如在</P>
<P>环形里回转著,所以叫做轮回。不像直线般——是有始终的。都是从阿赖耶识发挥出来的功能,前后相续</P>
<P>,没有间断。正如波浪汹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不能和真如相应。</P>

<P>佛菩萨已经能使这个识性澄清静息,证得广大无边的真如法性。这法性本来具备一切的功德,从此发起妙</P>
<P>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能够分身十方,普遍地显现在一切众生之前;譬如月到中天,它的影子显</P>
<P>现在万千江湖之间一般。</P>

<P>佛菩萨既是普遍在一切空间,为什么我们不见不闻呢?这是因为佛菩萨和众生所处的境界不同。佛菩萨已</P>
<P>觉,如睡醒的人;众生不觉,如睡熟的人。睡醒的人在睡熟的人之前,正在做五欲的梦,怎能见到佛菩萨</P>
<P>呢?</P>

<P>再有一个譬喻:当明月照耀在天中的时候,一群盲子是看不见的。这一群盲子因为没有看见的缘故,就说</P>
<P>天中没有月的存在,不是很错误吗?众生没有慧眼,看不见当头的佛月;因为看不见的缘故,就说没有佛</P>
<P>。这和盲子说没有月亮有什么两样呢?</P>

<P>上面二个譬喻太简略,或者还不能明白;我再取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譬如无线电波,本来是普遍地充</P>
<P>满在任何地方的——不论茶杯里,抽屉里,房间里,以至旷野虚空之中都充满著电波。到处都有无量数的</P>
<P>音声同时并作,各各相入,各各不碍。就是我们的耳内,也充满一切音声的电波,可是我们一无所闻,没</P>
<P>有感觉。</P>

<P>难道是电波在欺骗我们吗?当然不是!假使我们用一台良好的收音机,拨动刻度的指标,对准周波度数;</P>
<P>当周波度数和某电台相同,某电台的播音就来相应。拨动指标对准其他周波,就有其他电台的播音,立即</P>
<P>现出声音来了。佛菩萨时常显在我们之前,而我们不见不闻;也就如无线电波处处现在我们之前,而我们</P>
<P>没有闻到一般。</P>

<P>电波可以实验而证明其确实存在,佛菩萨的存在也可以实验的。我们的身体就是很好的一台活动收音机呢</P>
<P>!佛菩萨的法身譬如乙太,乙太是充满整个空间的;应化身譬如无线电波,到处都有的。我们的心性本有</P>
<P>十种法界,也像收音机本来有若干周波的刻度一般。所谓十种法界就是: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P>
<P>,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五,天法界;六,人法界;七,阿修罗法界;八,鬼法界;九畜生法界;十</P>
<P>,地狱法界。现在把佛和菩萨法界说明一下。</P>

<P>我们倘使拨转我们的心针——念头,执持圣号,趣向于寂照的心境(杂念不生就是寂,了了分明就是照)</P>
<P>,精进不息,不起杂念,净念坚固,于是这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到了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的境界;这</P>
<P>样随顺著心性,能使本有的其余法界暂隐伏,而和佛法界或菩萨法界相感通。</P>

<P>我们的心愿和某佛,某菩萨的夙愿各有不同,如各电台周波各不相同一般;念弥陀的就有弥陀来相应,念</P>
<P>观音的就有观音来相应。也像收音机拨某周波的度数,就有这个周波的电台来相应一般。</P>

<P>《法华经》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P>
<P>音声,皆得解脱。’众生是无量的,菩萨怎能一一都照顾到呢?这譬如有百千万亿的收音机,同时收某一</P>
<P>电台的播音,只须各各拨准其周波度数,那个电台的播音,就没有先后地在各个收音机里发出同一的声音</P>
<P>;菩萨寻声救苦也是这样的。</P>

<P>幽谷大师说:‘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度众生,而众生念念和他们的心愿相违背!’这怎能怪佛菩萨没有</P>
<P>感应呢?众生念佛的诚恳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心力强弱有别,感应也因此而有辨别;这就如收音机构造的</P>
<P>不相同啊!</P>

<P>至于《华严经》所说:‘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这句话怎样解释呢?这譬如巨大的播音电</P>
<P>台,发音遍布全地球,而菩提座的电台并没有移动。这里所取的譬喻都是一往之谈。再进一层说,那么乙</P>
<P>太如阿赖耶识,电波如第六意识,这样说法比较相近些。</P>

<P>世间的事相很复杂,一事的发生为祸为福不容易断言,而且不能预先知道。我们碰著意外的事应该做祈祷</P>
<P>,假使能得佛力慈悲保护,终究能够安乐的;若是能为众生忏悔回向,功德更是伟大。</P>

<P>中轮法师说:‘有的人说:“回向和平,世界就能够和平吗?假使是这样的话,那么现在并不是没有人在</P>
<P>回向,为什么世乱还是如鼎沸,而不能稍微停止呢?”我说:“众生的恶业在逐渐增加上去,念念不停,</P>
<P>时时加盛,旧的恶业才息,新的恶业又起。少数人的功德回向真是消不胜消,不过劫难已经因之减轻了。</P>
<P>譬如医生治病,用足药量,可是病人不忌生冷,不避风寒,旧病才减,新病又加;这不是药石不灵,实在</P>
<P>是病人自作孽哩!’</P>

<P>我们假使有所祈求,要是诚心祈祷,没有不得感应的;佛菩萨一定以顺显隐种种方便,来满足祈求者的心</P>
<P>愿。因为佛菩萨具有同体大悲心,看待一切众生,就和他们自己一般,没有彼此的分别;他们无时无刻不</P>
<P>在想念众生,设法拔去众生的苦,而给与众生快乐呢!</P>

<P>关于‘可许则许’我已约略解释过了,希望读者诸君精勤地来修佛道啊!<BR></P>
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01: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