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99|回复: 0

莲师二十五大弟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发表于 2010-8-27 2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當蓮師抵達西藏之時,宮內已傳出有一無上密乘之上師將傳金剛乘道之說。未幾,不少弟子即依止蓮師,精進修持。其中有超凡能力者冒出,蓮師即個別傳以甚深之修法及儀軌。以二十五大弟子,及其弟子負起早期將經文翻譯成藏文的責任,不少即存收於寧瑪密法之《寧瑪十萬頌》中。二十五大弟子各有特殊成就,依次介紹如下:
一、駕馭日光~南卡寧波  以金心形狀之花供獻,南卡寧波得入揚大黑嚕嘎之壇城,而能融合佛陀嚴謹之教誨與隨起之大行。因「翻譯」與修習密咒道教法與大圓滿見,其能於原始覺性之空中,騎在日光之上。  初春之某日,其侄因農店之售罄,問其取些種子以播種,南卡寧波答:「既然連農商亦缺,吾乃一修行者,又何來可獲種子?」然仍取了些小石,命其磨碎播下,不久地上即長出各類之蔬果。南卡寧波慣於在空中飛馳,一日在空中欲將念珠掉下一村莊,而當其俯身拾取,手指著地時,地下即長出五朵金花,花心顯出五空行母,繼而現出五塔,留存至今。  其弟子常獻食供求加持。然於一次,他欲頒下小石。以如空性之覺性加持之,乃變成寶貴之松石。南卡寧波長期於不丹之山岩修法而最後化虹光飛去。
二、馬嘯繞頂~佳哇卻揚  生於東拉薩柏尤之南蘭族,佳哇卻揚為寂護訓練的菩薩之一。以守僧伽之淨戒,以其身、語、意之花供投向黑嚕嘎壇城,即與馬頭金剛無二。以表與本尊無分別,其頂上常現一馬首。以修離言說,無思境,「無修之馬」之無來去故,遠離一切造業,了知相與非相之無分,常顯無量光佛之覺性光而能將自身熔化為烈火。佳哇卻揚曾承事藏王赤松德真而能將諸行融會為當下之自在之道。
三、起死回生~移喜措嘉  移喜措嘉為蓮師最密切的弟子而能掌握大師之全部教授。於壇城之灌頂,她將花供投于普巴金剛,向其顯示原始覺性與一切功德。本為赤松德真之妃嬪,得蓮師賜「措嘉」一名,意即「海之主者」。一日,移喜佛母於路上遇一剛死去的年青人,由悲憫其未亡之母故,乃使其複生。自此,當起周遊時,即解脫無數眾生於下趣之苦惱。  移喜佛母常與蓮師交談,向其請益,並將其教授記下。以此,她即能請教密法之精要。由於博問強記,她將蓮師之教授記錄成高度之符號化、密碼化之傳本,只為高灌弟子方可瞭解者。她將這些傳本或岩藏,寫於黃色之羊皮紙上,有的縮成一頁,有的較詳細而有多頁。這些傳本數以百計,小心包好,不受天氣及腐爛之破壞,藏於蓮師指定之地點中。  蓮師離藏之後,移喜佛母與桑傑耶謝再度結集多冊關於蓮師之教授廣傳。她常周遊西藏及尼泊爾境,勸人發菩提心,並教以蓮師咒。據稱她在此世上超過二百年,而為大辯才天女之化身。她不曾死亡,而是化虹光到銅色山與蓮師會合。以其與蓮師無二故,一切灌頂,岩取者及悉地均來自移喜佛母。由其大慈悲行故,能使常念蓮師咒及修習其教授者得到覺悟。
四、伏瑪莫神~仲米巴吉耶謝  生於生德附近之博羅,巴吉耶謝不斷研習及「翻譯」寧瑪密法,於開發壇城之時,其花落於拉美黑嚕嘎處。當整個壇城顯現之時,身、語、意之攀緣即熔為原始覺性之大火。以其怒目即摧壞自作之障礙而能出人與非人於惡趣之苦及劣受,教其警覺性及死之必定至。他於雪嶺之岩中修行,而訓練出不少有成就之弟子及喇嘛。
五、調伏眾生~巴吉欣給  生於朗族,巴吉欣給八歲時以遍遊雪山,受嶺地格薩爾王之請,降伏鄔金之不少魔障。為遣往印度「譯師」之一,巴吉欣給成為蓮師心子。以其用心修習「唧頓嗟多」(即對世界之讚頌)儀軌之故,對因緣之交錯關系切實明瞭而遠離積集業果之顛倒追求。他曾到惡趣中解脫為妄執染污之人與非人。巴吉欣給將密法傳於兩妻所生之三子,他曾長處不丹附近之雪山修法,供于法之甘露。
六、大智大慧~毗盧渣那  毗盧渣那為西元八世紀人,生卒年不詳,為蓮師之最恩寵之弟子。生於拉薩附近遮卡之巴角族,他是藏傳佛教「前弘期」初期的一位著名藏族密宗大師,也是藏傳佛教史上最早正式出家的「七覺士」或「七試人」之一。由於雙重身份,毗盧渣那在藏傳佛教特別在寧瑪派中享有盛名。據記載,其八歲時已於尼母的石上留下陷入的足印,以表其修持境界。作為寂護訓練七僧之一,受赤松德真派往印度,就學於師利星哈,入夜,大師密至,授與阿底瑜伽之密法,以羊乳寫於白布,師利星哈言:「將布燻於煙中,即可見其中之字,然應將此教授密藏。」當毗盧渣那回藏,即成為當時最受敬重之譯師,將三藏與般若教典以嚴謹與見地譯出。此後,受益於蓮師,故得編成八函寧瑪密法儀軌,包括普巴金剛及馬頭金剛之續。
七、具大威力~赤松德貞  為西藏最具威力之王(755~97 AD.),赤松德貞將其邊域遠推藏土之外,而其勢力遙及當時已知地域之三分之一,不滿於世成就,而欲統一雪域佛陀之教法。以此之故,邀寂護菩薩以經意教藏人,十六戒律與大乘之薰修。具信於無上之佛教授,赤松德貞更延請鄔金大師,具名蓮花生入藏,蓮師即帶入印度密法之內義與密教梵咒道之口耳傳授。即為藏王灌頂,為其與高法弟子開許諸佛壇城。藏王所供金花落於壇之中央達勒黑嚕嘎處。以此修法,藏王之心意遂與馬頭金剛無二而入於三摩地。  赤松德貞與寂護共研帶入之經典,乃決定將之由天竺文(印度梵文)翻為藏文。以此之故,赤松德貞遂遣過百大臣前往印度學習梵文,隨又帶回更多印度班智達所造之經論。後有毗瑪拉密札與毗盧渣那加入,於桑耶大寺中,將無數顯密梵文經論,翻成藏文。  赤松德貞乃文殊化身,接受蓮師之全部教授,而為蓮師之法嗣,繼而傳下名為「羅本青波巴邁加索」之大圓滿教授。藏王造經論之疏釋,修習密法,而入於正定。此後,不少學者與譯師來自印度,獻上寶貴之舍利與珍寶。赤松德貞乃以此修建松贊干布已開始營造之一百零八座佛塔。因赤松德貞之督導,佛法乃於全藏弘開猶如日光之普照。
八、以杵碎石~桑傑耶謝  生於藏西肥沃之納地,得蓮師開許忿怒黑嚕嘎之壇城,桑傑耶謝將金花投於大威德金剛,顯露世間法之無常。當於桑耶隱蔽岩洞內,修密咒乘教授,觀想大威德與文殊時,突然間所有大威德壇城諸尊自然現前。修普巴金剛法時,勘破表像之局限性,而能以普巴杵將石碎為小塊,以此故,成為著名之大成就者。將日月之光芒,收攝入身,乃於自身悟出覺性光。  於朗達瑪之毀壞佛法時期,桑傑耶謝七次越過雪山求學於尼泊爾與印度。於此,其研習及翻譯大乘經典與寧瑪密續,再配合蓮師之口訣教授。於修無上密之瑪哈、阿努、阿底瑜伽時,修法乃得成熟。其成就與無畏使朗達瑪得知「大神通」之名,乃召桑傑耶謝入宮,王問:「汝具何力?任汝展視?」桑傑耶謝接受此挑戰,以指向空,念誦真言,一隻如犛牛大之蠍子站於其指尖,王大驚,不止於此,由大蠍(邪惡之吞噬者)出一金剛杵將附近之石碎而成沙。此足以懼朗達瑪而誓言不加害密咒之在家長髮者。  桑傑耶謝乃寧瑪派之一重要喇嘛。曾於朗達瑪之暴政時期與移喜佛母結集蓮師秘藏之經卷。於此世上一百一十三年,其後,其弟子續將密法傳播,尤以普巴金剛法為主。
九、岩取甘露~嘉那辜瑪拉  生於雅龍,受寂護所訓練而為毗盧渣那弟子之教授,嘉那辜瑪拉掌握不少顯密教法而結集不少寧瑪初期之譯著。其出生時,兩黑羊狀如十字金剛杵現於喉間,表對我相及世法之出離。當蓮師灌頂許入壇城時,供於遷蹉黑嚕嘎得飲其誓水。當其與佳哇卻揚住於雅龍之岩洞時,他化成一牛看佳哇卻揚是否認得。又一次,化成乳駱駝於修洞中跳躍,然兩者均為佳哇卻揚認出互相問安。  嘉那辜瑪拉曾於毗瑪拉密札處修學普巴密法,其對普巴傳統之修習令其覺性生起,而可於岩中取出甘露。以密法之「大譯事」與大行馳名於世。
十、如風遊行~多傑敦珠  多傑敦珠生於渣龍族而為寂護與蓮師入藏時期赤松德貞之大臣,一日於極黑之岩中修法預見桑耶大廟將近完成之像,即從已封的岩洞門隙中出,至今仍可見此一通道。得入唯一壇城之時,其花落於即壇錯圖黑嚕嘎,於桑耶附近兮不列山岩修普巴金剛法時,斷除意之根而以普巴杵插入岩中表之。將自然心意處於任運,能於空中如風之遊行,刹那到各大洲。於往下的轉世中曾回渣龍,於名為鳥巢處之紅岩「翻譯」密典及授以弟子大乘之教。以駑心氣,瞭解萬法之相對及不可得而逝。後再轉世為岩取者,又於近世為蔣揚欽哲旺波。
十一、來去淨土~耶謝揚  耶謝揚為蓮師密傳內典八大結集者之一。於甚深修法中,了意於廣大如虛空的心的生滅,其覺性超乎時空而入於無念。以提其自心之清澈,能飛越至空行刹土而獲知岩藏經典之秘密紀錄法。由依從蓮師之指示,其將不少蓮師之心要口授藏於隱蔽之地點如石、深湖、岩洞及空中。稱為梵志(班智達)或大導師,他以清晰、確切之教授見著。他障一切世染,而與拉巴間森住於山林,一天,他飛天而去了。
十二、降伏猛虎~拉巴間森  以在家金匠故,拉巴間森體格健碩,常以傳統方法跏坐操作風箱及炭火。為善友耶謝仲努所攝受並得傳密典及口語注釋。由修習普巴金剛之內儀軌,以清靜意之分別。由對無明與幻念之忿怒降伏,他能馴伏野虎。其住於野外山中之溪畔,直至離開世界。
十三、如鳥飛行~那南耶謝  那南耶謝為寧瑪早期大「譯師」之一。作為普巴密法之大師,勘悟萬法之幻像,能斷業縛,可於空中如鳥飛行。他更對以百計所譯經典的密意與微細差別特別敏銳,有如龍欽巴尊者,理解寧瑪之密續及儀軌。此學者之僧人生於楊族,而早年被稱為梵的耶謝德。於其一生中多次顯現神通,其教授那南普巴傳承至今仍作普巴金剛儀軌之修行。
十四、杵觸解脫~巴吉旺秋  巴吉旺秋為移喜佛母之兄弟,偕蓮師周遊全藏。如子之肖其父,巴吉旺秋於修行中會悟蓮師之教授,而成蓮師之心子。結合密咒與手印,擎起普巴杵,以妙觀察智之劍,降伏萬法之幻像。只須將普巴杵一揚,可將熾然熱浪直迫其敵人將之降伏,消除心靈覺知之一切障礙。寶貴之在家大師,巴吉旺秋常偕移喜佛母周遊全藏。在在處處均傳播早期寧瑪派之口耳教授。
十五、不忘總持~丹瑪澤芒  生於康地之丹瑪澤芒,將藏字變成草書,以精通「梵文」,他翻譯編寫蓮師教典之注腳,以其精心瞭解,洞識其密義。不少岩取者取出之精典,均由其手書而保存至今。丹瑪澤芒能一次過多天不斷無誤背誦顯密教典,故能得無二心之清明,而不為時空概念所礙,在研習密典之後,常修儀軌,而隱於山林中。
十六、具他心通~嘎哇貝乍  譯師嘎哇貝乍早歲已被蓮師認定為印度大班智達之轉世,發願降生藏土,以「翻譯」傳播佛法。生於拉薩以北之啤布,為寂護訓練顯教七菩薩之一,亦為桑耶寺三大「譯師」之一。由蓮師之指導,嘎哇貝乍研習密法能得法樂、輕安及諧和,使其得天眼。有宿命與未來通故,其天眼通使其得一切智而遠離習氣、除浮覺之障。其所譯甚多經典之外,嘎哇貝乍寫有甚多注釋以配合密典。其創之藏文楷體,風行一時,而存於不少寧瑪之岩庫。
十七、河水逆流~修布巴欣  生於赤松德貞之族,而本為苯教之徒,修布巴欣被藏王遣往迎接蓮師入藏。深研「梵文」多門教理後,請八著名學者入藏。受蓮師之指導,其修父、母及無二續,而超脫黑業之果受。  以其修習,獲得不少悉地。一次欲度大河,以普巴杵觸水流,巨河分流,使可以徒步通過。另一次,以普巴杵放於石上,即可穿石而過。又一次,於桑耶附近尖蒲,以一普巴手印,即令河水倒流。常以生於苯教自嘲曰:「吾降自天族!」他曾積極參與桑耶寺之修繕而於東面建一大白塔。其又將一長管插於地上,即噴出酥油,分與各人沖茶之用。  多年來,他曾於諸岩中修法,其傳承中亦有不少大師與僧人。修布巴欣之廣傳及其不少翻譯仍存於藏中。
十八、殭屍變金~嘉威洛智  本為赤松德貞之總管,嘉威洛智赴印度出家與成就八大悉地之爾遮嘉雅,一同學習「梵文」。由蓮師處得口語教授,能除輪迴種子,得童身寶。從修心意之「一」,具足圓滿,嘉威洛智從閻羅處救出其母及眾多有情,並將其屍變成純金,並藏之入岩及塔,為岩取者所取出。以修揚大黑嚕嘎,激起長壽,住於山林弘佈佛法達三百年之久。
十九、空中捕鳥~契穹羅乍  認出為印度大悉地之轉世,契穹羅乍生於博羅族,早歲已任運通達「梵文」。蓮師曾授以多種密法,教其修習,憑密咒乘知一切大師轉世。對於難以思議者可即時洞識,用無染誠信而得如空之自在。以一手印即可引捉飛鳥,教之一切無常。示作居士,住於藏東肥沃山谷而後於卡托轉世為岩取者他陳多道多傑寧波。(即敦珠法王之上一世敦珠寧波)
二十、降伏野牛~詹巴南卡  詹巴南卡曾出席於苯教與蓮師弟子之爭辯,而指出覺者亦無須分別是苯是佛。凌空而起以日月作鈸相擊,並云:「無須於眾生法界熾然知識中加分別。」被苯教以為是其始祖之化身,詹巴南卡以金刀剃其髮,受蓮師灌入密咒乘。及後,於山林中修法而入於離萬法之覺性。單以手印能將北方之野牛馴服,且能教化下三道苦途之眾生。他曾細校大圓滿心部等甚深佛典,對蓮師口語教授作「翻譯」與注釋而後來轉世為一岩取者。
二十一、如魚游水~沃詹旺秋  沃詹旺秋為蓮師之在家弟子並受許多秘密教授,作為具才智之譯師,進入忿怒密尊之壇城時,斷除對法之幻執。以其觀修,將黑業與障礙轉化而入無二之流,溶入自發智慧之巨河。仍保有其種姓嘎瑪傳承,及修習其口語教授。
二十二、吞食巨石~瑪托仁謙  生於中藏瑪族,瑪托仁謙為寂護訓練之僧,而為蓮師灌入密咒道。將物質界觀為意念之結晶,於諸岩中無須食用而修,將石化為甘露而食。作為經疏之「譯師」,通達龍樹之教法而於桑耶寺與中國大乘和尚辯經,他更從密師毗瑪拉密札學習,而得幻化續及密集金剛續之教授。瑪托仁謙為八大學者之一,而譯有《瑪哈瑜伽》之密典,包括十八主要密續。其一生中,寫有蓮師、毗瑪拉密札及佛密著作之二百五十注釋,內含大圓滿阿底瑜伽之精要。  在朗達瑪死後,瑪托仁謙東行往康地將《瑪哈瑜伽》密法傳於珠古寧青桑尼,而繼續傳播其注釋密法之法。此等教法仍存於康地。作為寧瑪巴最重要之導師,瑪托仁謙曾多次轉世作為岩取者以開發密藏。
二十三、飛簷走壁~巴吉多傑  巴吉多傑生於拉薩附近(聶其卡母朗),而東行至漢藏邊界。以悟世法之無常,聞桑耶遇佛教大師之名,乃與二兄弟前往中藏。於此從學於毗瑪拉密札,並受蓮師灌入密咒道之口語教授,蓮師離藏之後,周遊於山中住岩而修。一次於山峰修法被大風吹到一隱蔽山林,而自此即有不少神通。住於等持,能空過岩穀,在山中飛行。  後巴吉多傑於耶俾梨寧布岩中修法,聞朗達瑪之毀法,乃往赴將此瘋王度脫,免再造業。於是穿上一身黑衣以炭塗面,騎白馬而往,巴吉多傑抵拉薩時,藏王正觀調神戲。混入舞中,以慈心發箭,至王葬而返,於孚布河畔洗刷其馬。續行至藏東續於山中為眾生苦修法。經長壽獨修,其身化虹光而去。
二十四、擊雷為箭~貢邱炯內  貢邱炯內生於尚他尼(北黑馬)而名為朗度南,為赤松德貞之一重臣。亦為蓮師之密弟子,受大圓滿領體之教授~對當體之直截經驗。於身心之無作意,觀空與相之無別~如風、氣之無別而了知覺性如虛空之遍滿。以雷電及金剛杵,他將其淨覺之忿怒杵用以解脫人與非人之焦慮與畏縮。當其壽盡,此在家「譯師」化成光圈。循其傳承他陸多瑪巴,再此轉世為岩取者惹那寧巴。
二十五、懸空盤坐~嘉哇將邱  西藏八大自學師之一的嘉哇將邱,接受蓮師之密咒教授而成具模範之僧人與「譯師」。蓮師離藏之時,召弟子群集,蓮師以廿一日宣示法要,將儀軌、密咒、觀想、禪修正定及多種修習方法之要訣再最後開示,此時,蓮師召嘉哇將邱入法界壇城,而於當體之無生死,坐於不變法界中。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3 22:4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