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快乐之本,发心助人更可以令自己更快康复。
近年的科学研究终于找到证据,解释个中的道理。
我们周围,好像越来越多人久病缠身,屡医不愈,长年累月生活在地狱之中,想尽办法也无法恢复健康。
如果你有亲友属于这一族不幸人类,或者你自己也是多多少少不断在跟病魔纠缠,以下的资料说不定是上天的祝福。
施恩竟是最有效疗法
近年各方科学研究逐步证实:原来想医好自己的顽疾,妙手回春,有个很简易但骤听来难明的绝招,就是布施。
助人为快乐之本,谁都懂讲。快乐乃是、才是健康之源,道理也简单。当你感到开心满足的时候,身体即会产生种种变化,将自己的健康改善过来。
“布施”即是帮助他人、付出、分享。
不过现在科学家开始用科学方法揭开个中的秘密,倒也蛮刺激的。
布施如何成为灵丹妙药
《今日心理学》学报1988年10月号登载了一篇名为〈助人者的快感〉的论文,报道说: “纽约市健康增进学院分析过一千七百多个妇女的健康状况,她们都是长期做帮助人的工作的,结果发现她们每次为别人做事之时,自己的生理疾病亦告减轻甚至消失,包括头痛、失声、因狼疮或多发性硬化导致的疼痛、抑郁症等。”
哈佛大学心脏病专家赫伯特.本森解释这个现象说:当我们动手做事去帮助他人时,不期然会“忘我”,于是身体各部分产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一种特别的感觉,就是所谓“助人者的快感”
做义工病会快好?
据前引那篇论文的报道:“在先后两次调查中,那些﹝做义务工作的﹞人士实际做帮助他人的工作之时,分别有68%及88%不约而同感到一种明显可辨认的生理经验。有一位妇女形容它是‘胸部颈部轻微紧缩,好像血液流通增加了’;另一位说‘感到自己很妥当健康、舒畅幸福,就像游泳时出现的感觉一样’;另一位到老人院做义工的女士形容那种感觉,好像打完一场网球时一样又开心又疲倦。许多妇女形容说,做完义务工作之后,觉得整个人平静自在,自己有价值。”
越辛苦越快乐
有个美国大学生玛吉到医院里长期当义工,被派到急症室服务。第一晚,她已经觉得差不多捱不住了:四个车祸伤者同时送到,其中两个已经不似人形,抵步时证实死亡,另外两个伤势危殆,半昏迷,全身多处骨折,鲜血披面,表情扭曲,急症室中人手忙脚乱,情况不堪,连义工新丁也迫得加入工作。经过好一番努力,伤者才稳定下来,送进了手术室仔细调理。
一切归于平静,急症室负责人多赛医生留意到那位义工玛吉独个儿躲在角落,坐在矮凳上,动也不动,目光呆滞,脸如死灰。
“妳没事吧?”他说。
过了好久,她才抬起头,有反应,想开口,但又说不出话来。多赛医生知道发生了甚么事,她会病倒的,于是叫护士扶她上一张空抬床上休息。过了一会,她觉得好多了。
“妳第一次来急症室做?”
“不用问你也看得出了?”她显然觉得不好意思。
“一次生两次熟,很快就没有问题了。讲开又讲,为甚么妳偏偏要自己拣来这个刺激地方?”
“你听到了别笑我:我想结识念医科的学生。我以为这种地方最易相熟。”
后来玛吉果然频频来急症室当义工,她大学毕业之后唸研究院,仍然坚持常来。
多赛医生再次碰到她,开玩笑地问她初时的愿望有没有得偿——找到了医生对象没有。
她笑着说:“幸好没有呢!我来做义工不再是为了搭上医学生,现在我结了婚有一年啦。”
“那么妳还来这里干甚么,不是喜欢义工那些小丑式制服吧?”
“说起来真是不理性,总之我每次在这里工作,都感觉到人生很圆满。实在奇怪,越忙得要死,甚至越恐怖,反而我觉得越快乐。暑假期间我去了别处,反而很怀念这个鬼地方!”
玛吉的遭遇是个经典例子:上天充份回报任何善心的工作。施比受更有福,是真的。
祝福原理曝光
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这一种无名快感的生理基础,发现原来是大脑分泌出脑内吗啡呔,这种化学物质不但令人兴奋,感到无名的快乐、平静、满足,还会令全身的细胞减少氧化,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美国木球场州立大学心理学家杰克.潘克塞佩肯定那种经验是脑内吗啡呔的杰作,指出我们每次跟其他人共聚相处开心时,都有这种东西分泌。其实我们跑步、游泳、打太极等等之后,大脑也一样分泌这些吗啡,分别只是在于:(1)帮助他人时,这种分泌特别有保证,几乎是一定有那种美妙快感,其他活动(跑步等)则未必。(2)即使事后隔了一段日子,回想帮助别人的工作,大脑一样再次分泌脑内吗啡呔,虽然份量较少,感觉不及真正动手做时那么强烈。
总之,布施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科学家怎么解释,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