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66|回复: 0

刚波巴大印口诀  幸运者之心中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4

主题

649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1832
发表于 2009-2-7 08: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16 09:05 编辑

刚波巴大印口诀
刚波巴大师造
三世诸佛总集身  大悲光明照十方  除我心中黑闇者  三世上师前敬礼
噫嘻我今正告汝  若欲养育自明智  应于自然无作中  身心柔软似棉花
松松放置此明识  莫依心念舍诸务  不可作意心求悟  只需宽坦放纵之
昏沉掉举生起时  即于彼上而观察  于心有害诸作业  渐次缓缓舍弃之
贪欲生时知为魔  无作之心即佛陀  造作之心非佛意  昼夜六时行住中
松松缓缓放置去  如是放置之心性  无执明朗似虚空  此即离边之正见
无须疑虑自然生  清净无垢似水晶  明而无执此正观  无有间断自然生
无作舒松似婴儿  离诸贪着此正行  超诸立破自然生  因果同时甚希奇
无虑无求此正果  本来圆成自然生  离却如是之自心  向外寻求佛陀果
穷尽十方与三世  终难觅得离心佛  是故常应观自心  务令熟练时习之
幸运者之心中宝  二世敦珠仁波切
─ 大圆满介绍 ─
敬礼吾师!
邬金大师尝言:
勿究事根本,探求心之本。
一旦知心根,得一一切解。
若不得此心,全知却不解。
当作观心者,坐直且任运出入息。眼非阖亦不睁大,望向面前虚空。观想为一切如母有情故,观吾觉性,即普贤王如来本面。向与邬金上师莲花生大士无二之根本上师殷切祈祷,如是与其心相融。如是平等而住。
然如是住已,无法久住明觉之空性。汝心即开始浮动。忐忑不安并跑这、跑那,到处跑,如猴子。此非心性之觉受而只是意念,若依附并追随之,则开始有诸多记忆,钩起不同需要,并策划种种行动。此等思维活动,正是过往将汝掷进轮回黑海者,无疑未来亦如是。若能断此不停扩散、及汝等思维之漆黑幻觉,则甚佳也。
若能破此思维链锁则如何?觉性何似?其为空、澄净、不可思议、轻、自在与乐!非为其表征所囿或区分,于轮涅中无有不被包涵者。自无始来,于吾人中,本自具足。吾人从未离之。故为远离行动、力用及想像者。
又或问,了悟此觉性明体何似?纵能体现亦无法言喻──犹如哑人欲说梦!汝住于觉性之境界与体现中之觉性无法分野。若任运住此赤裸无边觉性时,一切不稍歇、自生及恼人之思想── 一切思念、一切恼人之计划 ──即失其力量。彼等消失于觉性之空灵无云晴空中。
彼等破灭、毁塌及消失。其力量尽失于觉性中。
汝之觉性实于汝中。其即为法身之清澈赤裸智慧。然谁能向汝作介绍?汝当如何确立?
所决定者为何?首先,汝师为示汝觉性境界者,当悟此本性后,汝即为自认自性者。轮涅一切法,皆为汝觉性之显现,故只当立足于此觉性上。犹如海中之波升起亦沉回海中,一切升起之思念亦沉返觉性中。当于此之消溶具决定见,如是者住于无有修法者、无有所修之法之境界──超乎修法之意念。
汝或问:若如是者,则无修法之必要哉 ( 因具足觉性故 )?余肯定言之:有其必要!自悟此觉性无能令汝解脱。汝自无始过往生中,积集错误观念与习性。由是至今,每刻均为汝思想之奴隶,悲惨而过!而当死时,投往何处毫无把握,随业飘流而将受苦。以此故,当作修法,常住此得介绍给汝之觉性。全知龙钦巴尊者云:“汝或能自知本性,然若不修并串习之,犹如婴儿弃于战场,必为汝思念之仇敌所带走!” 普言之,修法之义,为于此元始无整治之自性中熟习。亦即为惯于止住于觉性境界,摒弃掉举与执着。
如何如是串习住于心之自性中?修时若思念现前,任其出现,不必视之如敌。当其生起,于此生起中任其自然。反之,若不生起,勿紧张寻伺,看其是否现前。任运住于此无思念中。
又若清楚之意念于修法时突然显现,则较易觉之。然微细之动念出现,则只能于其逐渐发展后方能认之。若能经常警觉,上座下座一如,食、卧、行、坐等,皆如是──汝得之矣!
莲花生大士云:
或示百法于千遍,汝只当执持于一。知一而一切解脱 ,住于汝内自性中!
亦云,若不修,无法得决定;若然,则可。然何者之决定?若以坚决喜悦之愿而修,证量出现并能串习住于自性中。对各感知之怒气与执者能渐松,而对苦乐、希疑等染着亦慢慢减弱。汝对上师之至诚,及对其口授之坚信能增长。久之,汝之紧持、相对观念溶解至于一点。金与石、食与秽、神与鬼、善与不善,一切于汝均无分别──对天堂地狱之选择亦已茫然!然于此之前(仍受各观念所囿) ,善与恶、佛刹与地狱、苦与乐、行为与业果 ── 于汝仍是真实。如莲师所言:“吾见高胜天,吾对行为与其果之觉察,则比粉更细。”
当以清净虔信及三昧耶、与乎不掉举之强烈欢喜、愿望为坚实之基础。若能如是修,摒弃世法,必能得甚深大圆满道之无上功德。云何待以来世?当下即能住于元始之城堡。
此教授乃余心之血脉。当紧持之并永不弃失!
弟子黄毅英恭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23: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