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68|回复: 5

[注意]从善导大师的行持评判所谓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主题

8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05
发表于 2007-12-13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2 15:01 编辑

<DIV><FONT size=4>从善导大师的行持评**"本愿法门"</FONT><BR><FONT size=3>   </FONT><FONT size=4> 作者:隆盎</FONT><BR><FONT size=4>  **本愿法门是**净土真宗的教门,是**僧人源信及法然曲解佛经而建立的邪门。他们称建立此教门的主要根据是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等著作。善导大师言行一致,现在我们从善导大师的行持来看本愿法门是如何全悖善导大师本意的。<BR>  善导大师出生于隋朝大业九年(613)圆寂于唐朝永隆二年(681)世寿六十九岁,安徽人(一说山东人),俗姓朱,年少出家,师从密州明胜法师,研习《法华》、《维摩》等大乘经典。明胜法师是三论宗的开创祖师嘉祥大师的弟子。隋末唐初佛教鼎盛,嘉祥大师的三论宗、智者大师的天台宗均已建立。道绰大师在太原地区大力弘传净土念佛法门。善导大师比玄奘大师小十一岁,是同时代活跃在首都长安的***师。善导大师十几岁时见到《西方变相图》即发出欣求极乐的愿心。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即研修《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二十多岁在长安侧的兰田县终南山悟真寺亲证观想念佛三昧。后又不远千里到山西晋阳玄中寺参访道绰法师,直获传授念佛法门。返回长安后,大师普劝民众念佛,教化信众忏悔业障,行善积德,念佛求往生。在大师的教化下,念佛声遍布长安。诵读《阿弥陀经》十万至三十万遍,每日念阿弥陀佛圣号一万至十万声以及证得念佛三昧,有瑞相往生者,不知其数。<BR>  善导大师精进修行,特别重视《阿弥陀经》,他曾亲手书写十万卷《阿弥陀经》,画净土变相图三百余幅与念佛人结缘。大师念佛至心纯一,口念一声佛号,即有一道光明从口中射出,后世称为终南大师或光明和尚。大师还在河南洛阳主持过龙门石窟大佛造像。弘扬净土的著作有《观经四贴疏》等五部九卷。<BR>  <STRONG>善导大师严持戒律,‘护持戒品,纤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他尊敬一切人乃至沙弥亦不受礼,‘绝意名利,远诸戏笑。’人们争相供养,全不自受,好吃的送大厨供养徒众。自己吃粗食物。看到寺庙破落坏损,都发心修缮。三衣瓶钵全由自己洗涮。</STRONG>修行四十多年很少睡眠,除了洗浴外,不曾脱衣。与人相处,不谈世事,只劝人念佛。大师念佛,入堂则在佛前跪下,一心念佛,非竭力不止,在寒冬也必念到流汗(参见《净土往生传》)。<BR>  善导大师相传为阿弥陀佛的化身,他是中。。国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莲池大师在他的《往生集》中赞叹善导大师曰:‘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现其自行之精严,利生之广博,万代而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设非弥陀,必观音,普贤之俦也。’印光大师赞叹道:‘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扬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在评价善导大师的专杂二修时,印光大师说:‘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税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之铁案也。’<BR>  我们从善导大师教化行持事为可以清楚证明**本愿法门是对善导大师本怀的背叛。<BR>  一、 善导大师发无上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劝人念佛求往生,毫无私我之心,这与本愿法门声称的‘选舍菩提心’是根本背离的,他们还胆敢说:‘阿弥陀佛不赞叹菩提心’(《真宗教旨》第十六)。我们知道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舍弃了菩提心,靠什么成佛?能成佛吗?本愿法门不提往生极乐净土成佛是为普度众生,他们宣扬的往生极乐净土成佛是为普度众生,他们宣扬的往生极乐净土是去享福的,是去免费吃弥陀早已为我备好的‘珍果’的。这与佛的本愿根本不相应。不发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能往生西方净土的。本愿法门根本不属于大乘佛教。善导大师是中。。国大乘佛教的祖师,怎么能作反对大乘佛法的**本愿法门祖师?<BR>  二、 善导大师专门注述《观无量寿佛经》,着有《观经四帖疏》。他一直将净土三经作为统一体,绝没有舍弃《观经》和《阿弥陀经》,更没有只选取《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而舍去其他愿的意思。善导大师劝人诵的是《阿弥陀经》,他亲手书写十万卷《阿弥陀经》就是最明白证明。本愿法门竟敢‘选舍’割裂佛经,甚至攻击《观经》是邪定聚,是假方便,说什么按《观经》和《阿弥陀经》修行,往生后只能到边地疑域去胎生,佛经中哪里找得到?佛根本没有说过。他们完全曲解佛的本意,歪曲祖师的本意。<BR>  三、 善导大师持戒谨严:‘护持戒品,纤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绝意名利,远诸戏笑’。而本愿法门怎么能从善导大师那里得出可以不持戒的结论呢?他们废除戒律,允许和尚饮酒吃肉、娶妻生子,这难道是善导大师的本意吗?废弃戒律,使僧团遭到破坏,使如来家业无人荷担,使佛陀正法无人弘扬,本愿法门的居心何在,不是昭然若揭了吗?<BR>  四、 善导大师弘法利生,为法忘身,非常注重修福修慧,行善积德。他劝人念佛是出世间大善,但也不忘‘粗食自食’,见坏寺坏塔‘悉皆修营’,并监造龙门石窟佛像。**本愿法门却要舍去行善积德诸行小利,说什么‘念佛人何必强修有上小利余行乎?’(见《选择见愿念佛集》第41页。)<BR>  五、 善导大师提倡‘一向专念’即‘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阿弥陀佛,这些本来就是精进的自我修行,是积累往生三资粮。**本愿法门将此曲解,一辈子只要念了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决定往生,没有任何条件,将其他一切余行包括发菩提心、布施、持戒、行善、积德,统统都斥为毫无必要的杂行。称为‘菩提心杂行’、‘持戒杂行’、‘布施杂行’等等,并且认为有了这些杂行回向往生最多只能往生到边地疑域胎生,而不要这些修持却可直接往生到弥陀报土,这又是对善导大师的曲解和背叛。印光大师明确指出杂修是‘兼修种种法门’。如果执行他们这一套,那么中。。国佛教的一切优良传统全都要废弃,这哪里还是大乘佛教?哪里还是真正的佛教?<BR>  六、 善导大师一生的修行都是为修圣道而弘扬念佛法门的。阿弥陀佛在因地修圣道而成佛,任何成佛之道都是圣道。往生西方净土也是为了永不退转地修圣道。善导大师等虽然著作中提到了圣道和方便道,难行道和易行道,但最终都是为了横超生死而快捷地切入更高层次的圣道,绝无取舍之意。**本愿法门‘选择念佛’本意不合,与阿弥陀佛的本怀都是从根本上背道而驰的。他们根本不懂得善导大师以发菩提心为出发点,以念佛为方便,经由易行道直趋圣道的本意。<BR>  善导大师恳切教诫我们:‘生死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这就是他对**本愿法门只靠佛力不要自力的深刻批判。<BR>  从善导大师一生的行持可以清楚看出**本愿法门绝不是善导大师的传承者,而是善导大师的叛逆者.<BR></FONT></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主题

8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2 15:02 编辑

<DIV>**的本願法門是歪門邪道!<BR><BR>   念佛与悲智兼修<BR><BR>   ---惟贤长老为四川遂宁广德寺念佛会歌咏队的开示<BR><BR>   節錄<BR><BR>    现在有一种歪门邪道,那就是**的本愿法门,我给你们讲讲。本愿法门来自**,**京都有个东本愿寺,还有个西本愿寺,是**真宗建的。**真宗的祖师是谁呢?叫亲鸾。他的生活行为是吃酒吃肉,而且娶得有妻室。现在的**和尚,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家室的,而且这个家庭在庙上,不像我们中。。国的出家人,不像我们中。。国的寺院。我们的出家人,是在外面招收的,他用不着招收,生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徒弟,自己的夫人就在庙上,他们的佛教就是这种佛教。真宗的内容把净土里面的修三福业,守戒、发菩提心,都不讲了。你要发菩提心,读诵经典,要守戒,要培功德,要做好事,他认为你这个是杂修,你想他好歪曲佛家的理论哪。<BR>    他提倡什么呢?就是念一句佛号。他的理论就等于我们准备坐火车去某个地方,什么都不用带,念一句佛号就等于买了火车票,就可以到那个地方去,不管你念多少,你打麻将赌钱也可以念,吃酒也可以念,你只要念一句佛号就行,这个理论多歪曲啊,简直歪曲的很!虽然他提倡念佛,但实际与佛的经论,与净土法门是完全违背的,那恶人就可以尽量作恶,只要念一句佛号,临终就可生西,这第一点与我们的佛理本义相违反。第二点就是放纵恶人,以念佛的名义掩护罪恶。现在有人在提倡本愿法门,但是处处遭到反对,其中一个人叫圣苏。这个人来过重庆,也去过乐至,他最初在江西提倡本愿法门,他是九华山人,因为他在九华山提倡这个法门,他的师父就教育他、批评他、呵斥他,他不听,就被撵下山。这次我遇到他师父,老法师给我讲:这个家伙邪知邪见的,乱宣传,我把他撵出去了。这件事,好多居士不知道,他出来后到江西,后到四川宣传本愿法门,江西宗教局、公安局都要找他麻烦,可是他东窜西窜又窜到四川乐至、重庆来了,他宣传的是一种邪法,一种歪门邪道。有正信的居士,是看得清楚的,你们一定不要相信。你想只是念句佛,生活行为不讲究,这些人不孝父母,广行杀戮造罪,只要念句佛就生西了,这是什么理论啊?净土经典所讲的要有助行,要有资粮,要修三福业,就是包括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要持戒,要发菩提心,要广种福田,广行善事,念佛人不讲这些怎么行呢?本愿法门与现实不相结合,与佛说的不相应,与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以及赵朴老提倡的人间佛教,完全是背道而驰。</DIV>

深入佛门兮决不改!归命弥陀佛兮毕命礼!功德回法界兮亦同体!成就佛接引兮决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主题

8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2 15:02 编辑

<H2>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怎么样才叫真念佛!!!</H2>
<DIV>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BR>2007-10-19 14:04:00 <BR>1<BR>推荐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原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连爱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着?既不知生死之根,则念佛一边念,生死根只听长。如此念佛,与生死两不相关。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那时方知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迟矣!故劝今念佛的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中见得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者一声佛,果能敌得者爱么?果能断得者爱么?若断不得者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岂更有别妙法哉?</DIV>

  
深入佛门兮决不改!归命弥陀佛兮毕命礼!功德回法界兮亦同体!成就佛接引兮决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主题

8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2 15:03 编辑

<DIV><FONT size=4>念佛人须知:不要自力只讲他力属邪见 <BR><BR>0<BR>推荐对于网上流布的不要自力只讲他力的见解,本想不说什么,自己心知肚明就好,何必因此而徒增是非人我呢?但又总觉得,如果不把这种邪见指出来,不但会误了主张者自己及其周边的学人,还会误了许多网上的初学。所以,不讲出来,对不起人啊!<BR><BR>自他,指能念与所念,即念佛人本身与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BR><BR>自力与他力,简单讲,就是指念佛人自己的力量与阿弥陀佛的力量。<BR><BR>不要自力的主张,最后肯定会得出这样一个荒谬的结果:一位学人什么事都不做,把自己本身应尽的因果责任全部推给阿弥陀佛,然后对着天空说:阿弥陀佛,你要保佑我啊,你要接引我啊,我全靠你了!大家想想,阿弥陀佛会来吗?一个懒汉,一个不讲道义的人,阿弥陀佛怎么接引?经上说,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你基本的人间善法都消极对待,怎么有资格往生去做无私大爱的佛呢?这是最浅显的、明白不过的道理,还需要讨论吗?<BR><BR>下面略引净土三经经句来说明,以正视听。<BR><BR>《佛说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这是说,学人不培养自己的善根,不勤除业障,不修积自己的福德,遇不到净土的殊胜因缘,是无法往生的。<BR><BR>《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段经文讲得够清楚了,字字句句并没有离开自力啊!<BR><BR>《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里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靠自己的修为,不靠自己的力量,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BR><BR>综上,不靠自力的修持是无法成就的。实际上,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用佛号对治烦恼妄念,就是薰修清净心,就是自力先要练习看破,放下,断恶修善当然还是有自力的成分在里头。<BR><BR>祖师大德们也告诉我们:如果有人临终被六道欲境所牵,心起颠倒,起了一个不想去的念头,阿弥陀佛就是想拉你,也拉不动。<BR><BR>祖师大德们又说:一万个念佛人,往生的人三五个而已。本来,念佛法门,万修万人去,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原因就在于,“自力”出了问题,不是阿弥陀佛不接引啊!<BR><BR>所以,不要自力只讲他力属邪见。那么,他力重要不重要呢?这是不言而喻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已将“他力”显露无余,还要我辈去考证吗?一句话,自他二力是一,不是二,一偏就错了。<BR><BR>  另外,顺便提一下。好像有不少人将阿弥陀佛称作佛父,这是不妥的。佛教的教义与教理都没有这个说法,为什么一定要学其他宗教的称谓用语呢?佛教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显明真相:生佛平等;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为自性平等啊!迷了是凡夫,悟了就是佛。何必要加上一个“父”字呢?如果说是为了更加恭敬,那也没有必要在称谓上做文章。本来,一切恭敬,才是佛弟子。 <BR><BR><STRONG><FONT color=red>恪守五戒,力行十善。这是一个真正佛弟子应该对自己做出的要求,无论修什么法门。 佛法是圆融的,不是偏执的。不可以将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对立起来。不可以将第十八愿与其他经文对立起来。不可以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就放任耍赖。 知道自己业障深重,更要惭愧忏悔、洗心革面、勇猛精进、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不可以因为自己业障深重就破罐子破摔、靠阿弥陀佛来收拾残局,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无赖心态。妄称佛子!</FONT></STRONG><BR><BR></FONT><STRONG><FONT color=red><FONT size=4>一者自力。祖师所言,拈去自力等,当指末法众生凭自力几乎无法了生脱死,必依弥陀悲愿之救拔方可。借此劝人放下妄想分别执著,非谓平日不依自力而修,消极懒散也。</FONT><BR></FONT></STRONG><FONT size=4>一者佛父。有人欢喜如是称,就作如是称吧!但万不可改掉六字洪名。</FONT></DIV>

深入佛门兮决不改!归命弥陀佛兮毕命礼!功德回法界兮亦同体!成就佛接引兮决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主题

8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2 15:03 编辑

<DIV><STRONG>劝说不契机之流弊 (忠告误信“本愿法门”的人)<BR><BR></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12px\"><FONT size=4>劝说不契机之流弊 <BR><BR>0<BR>推荐千万不要以为念佛是愚夫愚妇之事。当代大德、示现在家相、集儒释道于一身的南公怀师,每每在说法讲演之中,还不忘劝人念佛呢!“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语)。以怀师的道德修为,登峰造极的学问,劝人念佛,不管是教授、博士、位高权重者,还是普通的修行人,都不会不入耳几分的。可是怀师劝人念佛,并没有说随便念念佛就能往生啊!<BR><BR>但也千万不要张口闭口,不分对象、场所,不顾自身的威望和影响力,当着任何人的面都讲什么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话。如若这样,世尊何必指出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又何必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留下三藏十二部呢!<BR><BR>更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过于容易,而去反对人家强调光是嘴上念佛还是不够的真实用意。不管是谁,我慢不除,还有把握往生吗?充其量——聪明正直,死后为神。其实,真正的德行是谦虚和包容。<BR><BR>一般情况下,劝人念佛是没有错的,但总不要不顾及对象的根性、习气、修学的程度,通通去讲什么“必生”的大话。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说一边在造业,一边在等着临终发生奇迹而往生;也不是说,不在心地上下一点真功夫就有把握往生。所以,不契机的劝说是有很大的流弊。<BR><BR>妄语的嫌疑。对于那些贪小便宜习气很重的人,你却拍着胸脯说,我们是罪恶凡夫,一切靠倒阿弥陀佛就行了。你说听的人会怎样?贪点小便宜不碍事的,因为我是罪恶凡夫,不是说一切靠倒阿弥陀佛就行了吗?习气一点都没有改变——小贪也是贪啊!到了临终,如果贪的习气一发作,恐怕阿弥陀佛也无能为力。对于那些爱生气的人,你也这样说,结果肯定同样害了他。所以,说的人就落下了妄语的嫌疑。<BR><BR>如果对方心地好,行为善,已是人中的君子,你跟他说一切靠倒阿弥陀佛,那就没错了——他们往生必定无疑。可是,如今世间的君子又有几人?再者,真靠倒阿弥陀佛,非普通人所能办到;怕是真靠者少,假靠者多,那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一般劝人从生活当中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下手是比较稳妥的。<BR><BR>吹牛的嫌疑。如果有人整天理直气壮地说:一切靠倒阿弥陀佛!那么他就有可能不太注意日常起居生活那些微细的不好的起心动念,行为上有时难免会疏忽,留下一些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在旁人看来,特别是在不明净土教义的人看来,这个有缺点的人还想做佛——唉,吹牛!本来,有缺点的人,若能改过,是绝对可以往生做佛的,但这是另一个话题。<BR><BR>求名的嫌疑。许多祖师大德都是这样开示的:要积功累德,要从起心动念处修,要培养和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要抱着临终十念得生的侥幸心理;念佛多少不是决定因素,“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能否往生在于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于功夫之浅深;念佛功夫的深浅不在口上,而在心上。可是,有人就喜欢独辟蹊径,不看对象是何种根性,一概主张念佛都能往生,好像自己就是阿弥陀佛一样。这在深明净土法门之修持的人们看来,无异于求名,破坏佛家的形象,而非慈悲度众之举。<BR><BR>念佛就能往生,一切靠倒阿弥陀佛,等语,只适用于心无贪瞋痴慢名闻利养之挂碍,烦恼少、求生切、老实念佛的人群。而念佛好啊!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等语,则可以普遍适用。<BR><BR>所以,智慧不足,观机不对,不可随便讲话。倒不如做一个默默无闻、甘于寂寞、实实在在的念佛人。做功夫、求往生要紧,何必为了虚名,为了凑热闹,误人误己,耽误了生死大事。</FONT></FONT></DIV>

深入佛门兮决不改!归命弥陀佛兮毕命礼!功德回法界兮亦同体!成就佛接引兮决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主题

8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2 15:05 编辑

<DIV>我是罪恶凡夫 2007-10-27 0:28:00 <BR><BR>0<BR>推荐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明末)密云悟禅师<BR><BR><BR><BR><BR>我是罪恶凡夫,因为我还有不良的习气,比如吸烟、喝酒、想中奖、想发财。中奖或者发财以后,可以大行布施。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忏悔,罪恶凡夫之罪,或许会减轻许多。<BR><BR>我是罪恶凡夫,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世间不公道、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太多了。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忏悔,罪恶的凡夫也有转机的时候。<BR><BR>我是罪恶凡夫,因为我还会生气,还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忏悔,还敢继续在佛像前做一个罪恶凡夫吗?<BR><BR>我是罪恶凡夫,因为我还会羡慕,还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生出一点点妒意。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忏悔,烦恼会少了许多。说不定念佛以后,可得几分法喜。<BR><BR>我是罪恶凡夫,因为我还有执著,认为自己是祖师们的传声筒,原原本本地转述他们的话语,竟然有人对此不服。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忏悔,最后体会到:别人没有错,是我错了!那么,罪恶凡夫顿可变成大心凡夫。<BR><BR>天天念,时时念,真诚地念:我是罪恶凡夫,我是罪恶凡夫,我是罪恶凡夫……这可以算是一个咒语。然后忏悔,改过,念佛,一切靠倒“南无阿弥陀佛”,不往生才怪呢!<BR><BR>  怕就怕,天天念“我是罪恶凡夫”的咒语,到了临终,果然“咒语”灵验——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十足的罪恶凡夫,那就麻烦了。有些罪恶凡夫,由于过去的因缘加上临终真诚忏悔,可得弥陀慈悲救拔,但不是每一个罪恶凡夫都有这种侥幸的机会啊!念佛不能不踏实啊。临终抱佛脚不行的啊</DIV>

   
深入佛门兮决不改!归命弥陀佛兮毕命礼!功德回法界兮亦同体!成就佛接引兮决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4: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