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91|回复: 0

[善文分享] 佛法汇集海第八辑_融合佛法与现代知识的卓越心灵导师满亚法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66
发表于 2007-7-17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em01]佛法汇集海第八辑_融合佛法与现代知识的卓越心灵导师满亚法师
(准提慧明 惭愧居士的网络搜索2007.07.17)

(编者的话:鄙人是一个全方位的修行者,涉猎很广,对于佛教各宗各派没有什么偏见,天文地理都喜欢涉猎一番。人生总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家居士,人事之间的纠纷,亲情之间,婆媳之间的纠纷更是《惊心掉胆》。还没有找出《出世间》之路,都已经《战死沙场》了。

当鄙人介绍了佛教徒的生活论《学佛群疑》以后,脑海中闪现出这一位魅力无边,融合佛法与现代知识的卓越心灵导师《满亚法师》,东南亚最受欢迎的演说家。鄙人曾经拜读法师的《談情說法》文章,令鄙人对这位法师刮目相看,不得不介绍。可惜网络找不着这本书。这一位当代著名的以佛法化解家庭去纠纷的专家,令无数马来西亚女信徒爱载的法师。当法师从马来西亚佛光山主持、被调派去南非南华寺当主持时,听闻不少的女信徒曾要求当家上人《留人》。可见《满亚法师》确实有其独当一面的才华。

-------------------------------------------------------------------

佛理看人生百態

《談情說法》摘錄的文章,是歐芙伶和滿亞法師于1998年在某雜誌裡的對談記錄。1998年,呵,多么久遠的年代,可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問題卻從來不曾減少,人們的心靈反而愈來愈空虛寂寞。

書裡沒有大條道理,而以佛教來看人生百態。由歐芙伶提出疑問,滿亞法師解惑。兩名作者以當時(也是現今)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婚姻等以情說法,教人向善、惜福、慈悲且凡事寬容以待。

歐芙伶說:佛法,在生活中可以用到;在感情問題上,可以用到;在紅塵中,佛法更是大用。

所以,談到最普遍的婆媳相處而結成惡緣的問題時,滿亞法師答道:“要用慈悲觀來化解惡緣,用慈悲回向給仇人,這樣才能改變命運。因為你時時刻刻願意去原諒包容,因此你的福德因緣裡就沒有仇人,你的仇人也會變成你的貴人,或者仇人就遠離你、不會再來找你。要改變別人,就要先改變自己。”

在佛教的角度而言,我們來到人間都帶著過去的福報,福報會增加也會用完。惡緣怎么來?就是從善緣而來。

我在想,若有惡緣,那么在今生應該終止。從現在開始創造好的因緣,因為一個相信因果的人,才能活得更積極自在。

-------------------------------------------------------------------

创造圆融关系 实践圆满事业
我们不是孤单一人与世隔绝地生活着
我们在与他人、与外界的沟通中会产生快乐
但似乎更多是产生烦恼
甚至是痛苦
其实,人生的秘密就潜藏在我们对于和外界关系的理解中
如何能将这种无法切断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美满
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
——《接触》

满亚法师是一位融合佛法与现代知识体系的身心灵导师
她的智见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日常烦恼的根源。
——胡因梦(台湾著名演员、翻译家、身心灵导师)

-------------------------------------------------------------------

东南亚最受欢迎的演说家
每年公开演讲200场以上

满亚法师,英国文学系毕业,美国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资讯管理硕士。1988年依止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于美国西来寺出家、受戒。历任西来寺社交组长、美国洛山矶佛光会秘书长、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佛光山监寺、马来西亚佛光山主持、南非南华寺主持。

目前满亚法师云游参学中。她曾到西非、印度、尼泊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法国、澳州、纽西兰、美国和杜拜等地参学。她视自己为心灵工程师,她认为自然的生活环境比任何修行教法更为重要,因为自然健康的环境可以帮助大家从个人的执染习惯中解放出来。

满亚法师希望人人提高责任感,如果我们能学习如何观照自己及平衡个人身心的话,家庭及社会将随之和谐太平。满亚法师时时勉励:只要我们给自己增加全心付出的机会,做了就放下,自然的生活环境,健康的饮食;人人一步走,就能走向净化整个世界的一大步。

-------------------------------------------------------------------

媒体报道精选

满亚法师:营造温馨家庭,从生活中表达爱
《南洋商报》2007/05/21

释满亚法师说,青少年存有自杀的倾向均是长期的血脉联系失平衡,累积负面压力而将暴发的举动。

她建议父母与家人须从生活教育方式着手,把父母的爱与包容心,让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及感受人生真诚的“爱”,子女心灵上在家人真执爱的滋润下,能幸福快乐的成长。

她昨晚在麻坡彩虹酒店7楼举行演讲会上,对一名女听众发出青少年存有自杀念头问题时,这么说。满亚法师说,西方人父母对子女关系较真诚表白,把内心的爱用“我爱你”表露在生活环节中,子女心灵获爱的滋润中成长,顿感家庭是温馨窝。

“东方人,尤以现代华裔父母对儿女的生活教育贫乏,虽然他们对儿女的爱是不质疑的,往往鉴于长尊有分及面子作祟,对子女的爱的表达都难于启齿,难把爱与关怀子女的举此生活化,长期负面教育子女重重压力下,就衍生了许多家庭问题与悲剧!”

-------------------------------------------------------------------

满亚法师讲座:唤醒幸福
《檀香电子报》2006/08/20

演说家家满亚法师表示,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光明自在的心,但却因为知识与方法等等的因素,导致这颗心变得沉重。

她说,幸福是每个人本来都具有的,只是人们常常因为执着于过去,以及想象着未来,使得幸福被掩盖了。她说,因为有偏好,喜欢与不喜欢,以至我们失去很多原本属於我们的因缘。这也使我们变得空虚和烦恼。法师说,每一个人因缘都是不会重复的,每个人的每一刻都是独特的,但因为人们的偏好,造成我们失去很多因缘。她认为要感受原本就存在的幸福感觉,我们应把每一刻都当作是全新的时刻,对待每一个因缘际遇。满亚法师指出,一个幸福的人,要无时无刻都以“即不知道,也没见到” 的心境,不论什么因缘出现,都当成是自己学习的际遇。

满亚法师是于8月19日在檀香寺主讲“唤醒幸福”。法师也在讲座后回答出席者的问题,讲座会吸引了大约300名听众出席聆听。

-------------------------------------------------------------------

满亚法师:社会教育由家教开始
《亚洲周刊》2006/12/08

满亚法师指出根本社会教育以家教作为起点,所以社会人士应该对家教的重要性有更高的醒觉。她表示,执行家教的灵魂人物乃是母亲,这也意味著身为人母者是何等神圣,肩负著教育生命的使命。

她说:“教育孩子是不可预测,因为生命是无法预测的,而母亲会通过和孩子的相处去开发他的专注。”满亚法师分析,因为去学校受教育的学生尚若没有家教,老师根本无法教导他们;缺乏家教也很难通过宗教得度。她指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一体,不分先后而产生连锁反应,只要每一个人都能够修身,那就可使到天下太平。

她也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总是维持著以“我见”来认识对方,因此形成了现今的人类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法师认为生命教育重要的是享受生命,只有享受生命才能获得自由,同时也不会出现心事重重的情况。

-------------------------------------------------------------------

滿亞法師:自我溝通
驅走心中憂魂 2005/11/09
報導:林艾萱

曾有一位哲學家說過:“生命的價值並不在于長短,而是在于是否精彩!”對生命無悔是一般人所期待的;然而,物質發達的今日,人類最單純簡單的心靈聲音已逐漸被物質、科技所蒙蔽。

有多少個日子,你已不停的忙碌工作?有多少個日子,你不曾停歇觀看路邊的人、景、物?在日子不停超越的今日,你的心靈是否感覺有點累了?

若你稍微的感同身受,就請你停下腳步,喝一杯茶,與我及滿亞法師共赴一場心靈之旅,讓我們的智慧喜悅悠然生起……

人──充其一生都在尋覓當中,尋求好的學校、好的事業、好的伴侶、好的人生,追求是一種期待,一種單純的想法,然而現代人窮其一生都不知自己欲追求什么,也因此,追求變成了一種貪欲。

有許多人在遇到低潮時總是會說“很煩,但不知道為什么;很累,但也不知道為什么”,數一數日子,你已有多久沒有與自己溝通,沒有與自己的心靈交談,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

對生活不滿,是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或你壓根兒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覺得累了,是因為身體過度操勞呢,還是純粹覺得心靈累了?人生的許多答案,或者我們窮其一生,也無法了解,然而若能一時的頓悟,解救心靈,或者你就會了解生命中蘊藏的意義……

這篇文章,字字句句皆記載了滿亞法師的“處世”道理,沒有多加的花俏語句裝飾,為的僅是讓你更貼身親近法師,也讓你更了解法師言語中的句句精髓……

-------------------------------------------------------------------

【憂郁篇】
自我釋放解開心結

社會進步,導致憂鬱症的個案也隨之增加。憂鬱的產生,是來自內心對生活的反抗,人生都有一個低潮,在憂鬱低潮時,人需如何去沖破這個障礙?

從小,從最小的家庭單位到踏入社會,人都會習慣性沒有坦承透露心中事,造成一種心病,沒有及時透露,沒有及時表達,造成了心事。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醫生,這個醫生會告訴你的心有什么意識,有什么灰塵或石頭,若你有興奮、悲傷、痛心,是非常單純;若你感覺是非常沉重,那你的感覺就錯了。這就如同悲傷及興奮的感覺都是非常單純的,心中也有起風下雨的情況,但它會停。

然而,現在人是把任何悲傷的感覺都放在心上,沒有辦法停止。這是因為你的心中有太多心事,卻無法表達出來,那種悲傷的經驗並沒有離開你,所以沒有康復及放開的感覺。

憂鬱症或可說是一個健康的過程,是一個過渡的現象,就比如你早上起來或會感到頭暈,就是要你暫時不要起來,因為能量不夠,這是一個幫助我們得到解放的一個助緣。就比如頭痛,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號,然而現在許多人卻是利用止痛藥,去勉強要自己站起來。

又比如睡覺,應是自然醒,由身體時鐘把你叫醒,然而現在太多人是被鬧鐘吵醒,那都不是一個自然而充足的休息時間,而日益的惡性循環,我們有時會出現起不來,這是因為身體告訴你,它不要起來,它需要休息。

如果你睡足夠了,身體自然讓你醒來。現代人的問題是,該睡的時候不睡,就會有很多人失眠,錯過睡眠時間而導致睡不著,身體已失去本能,永遠沒有累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神經衰弱而產生憂鬱。

身體永遠沒有放棄我們,永遠保護我們,然而我們卻不懂得與自己的身體溝通,包括接受正確的訊息,接受生理的病。藥物治療永遠僅是壓抑,沒有辦法永久性治療心理的病。唯有在憂鬱的時候,懂得釋放,才可以驅走住在你心中生病的“憂”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2 07: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